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清和金國人的祖先肅慎人為何能跟華夏族和平共處?

滿清和金國人的祖先肅慎人為何能跟華夏族和平共處?

滿清入關,是華夏族的慘痛而恥辱的記憶。當時滿人全民族只有二十萬人,而大明朝卻有兩億人,是滿人的兩千倍,漢人一人一口吐沫足以淹死這個民族,但是我們的吐沫硬是吐不到一起!滿人的祖先是女真族,女真在1115年建立金國,1125年就滅了遼國,1127年又滅了北宋,1130年,南宋皇帝趙構上表金國皇帝,對金國稱臣,南宋成為金國的附屬國。這個女真族可以說曾經不可一世,橫掃中華大地。

當然由於蒙古國的迅速崛起,阻斷了金國的南侵的步伐,更由於蒙古和南宋的聯合絞殺,最終讓金國亡了國。

女真族是一個游牧民族,也可以說是馬上民族。冷兵器時代,騎兵對步兵有絕對的優勢,所以我們漢族政權先後敗給金國、蒙古國和滿清,是有這方面的原因的。當然政治的腐敗是漢族政權滅亡的內因。如果單純說外因的話,女真族無疑是一個能打的民族。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是,這個曾經非常能打的民族,他們的祖先怎樣?也像他們一樣能打嗎?

首先要弄清女真一族的源流。隋唐時期,女真叫做靺鞨,漢魏時期,叫邑摟,北朝叫勿吉,秦朝以前,叫肅慎。這個民族一直生活在東北廣大的地區,據可靠史料和考古發現,肅慎人居住地區在長白山以北,西起松花江,東到大海,北至黑龍江口。商周時期,肅慎跟中原王朝就有來往,肅慎當時派使者前來進貢他們的特產楛矢石砮,這是一種肅慎特有的射獵工具和武器,它的箭桿是用當地特產的楛木做成,箭頭裝上堅硬鋒利的青石,箭桿長一寸八尺,弓長四尺,強弩能射四百步。據說周武王得到這一貢品如獲至寶,把他送給女兒作嫁妝。周成王伐東夷,肅慎還派使者前來祝賀,成王於是命人作《賄息慎之命》以示答謝。史學界據以認為肅慎當時已經是周朝的屬國。

其實當時的肅慎還不能稱其為國,他們的文明程度還沒有發展到足以建國的地步。肅慎當時尚處於原始社會時期,他們只是有一些部落,部落之間還沒有統一成為國家。在《後漢書·東夷傳》中,對肅慎有較為詳細的記載:「挹婁,古肅慎之國也。有五穀、麻布,出赤玉、好貂。無君長,其邑落各有大人。處于山林之間,土氣極寒,常為穴居,以深為貴,大家至接九梯。好養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塗身,厚數分,以抵禦風寒。夏則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後。其人臭穢不潔,作廁於中,圜之而居。種眾雖少,而多勇力,處山險,又善射,發能入人目。弓長四尺,力如弩。矢用枯,長一尺八寸,青石為鏃,鏃皆施毒,中人即死。便乘船,好寇盜,鄰國畏患,而卒不能服。」根據這段記載,挹婁人(肅慎人)依然過著原始生活,他們還沒有君長,也就是君主,只是各邑落有大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各部落有自己的酋長。他們雖然有很厲害的武器楛矢石砮,但主要用於據險自守。他們雖然也盜竊鄰國,但是由於沒有形成國家,並不構成很大的破壞力。特別是他們那時還不騎馬,據有關史料記載,那時他們已經開始養馬,但是他們還不會騎乘,這一點也制約了他們的戰鬥力。所以史書上記載,肅慎族對我中原地區長期並未構成大的威脅,倒是強大的中原政權,對他們形成強大的威懾力,使他們主動到中原朝廷來進貢。

隨著文明的進步——這一點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於中原對肅慎的影響,肅慎人學會了騎馬,他們也轉向游牧生活。他們活動的範圍也不斷擴大,更重要的,他們終於有了自己的政權——金朝,而一旦有了政權,他們表現出強悍的戰力,於是就出現了金朝以後的兩次輝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開明母親堅決反對的婚姻,宋氏姐妹兩個孤獨終老,或許母親才是對
全隊僅66人,二戰時期美軍神秘部隊——「卡斯特納的兇手」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