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螞蟻脫了「金殼」

螞蟻脫了「金殼」

頭圖 東方IC

7月30日,彭博曝出螞蟻金服計劃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用以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

彭博信源還透露,螞蟻金服計劃將旗下的業務拆分成兩部分,分別安置在兩個公司主體下。一方面為減少資本需求,將持有的金融牌照相關業務劃入新成立的子公司,另一方面將原有的金融雲、風險管理等金融科技業務保留在螞蟻金服內。

螞蟻金服副總裁梁世棟的回復確認了這一事實,並稱「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有利於普惠科技金融的發展,螞蟻金服會與監管機構共同積極推進金融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言下之意,怎麼符合監管怎麼來。

在央行意見稿下發的第5天,螞蟻金服的對策就被曝光,形勢嚴峻可見一斑。7月26日,人民銀行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針對「非金融企業投資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盲目向金融業擴張,將金融機構作為『提款機』」的監管真空狀況,將對金融控股公司的資本、行為及風險進行全面、持續、穿透監管?。

螞蟻金服是阿里從電商平台向金融業務延伸的結果,正是非金融企業投資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典型代表。當然,不止是阿里系,騰訊系、京東系等互聯網金融公司們的好日子,都快要到頭了。

金融控股公司是啥?

金融控股公司,指依法設立,對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類型金融機構擁有實質控制權,自身僅開展股權投資管理、不直接從事商業性經營活動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你可以理解為,一個手上控制著兩種以上如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業務的控股公司。

金融控股公司是近代經濟發展的產物,直接作用於企業的資本來源,能改善股權結構,本質上是資產的高效化。各國的發展路徑基本都是從銀行類金融機構轉化而來。

美國金融控股公司沒有確切的法律定義,由符合條件的銀行控股公司轉化而來。銀行控股公司如果要開展金融綜合經營,必須轉換為金融控股公司;

日本的金融控股公司被定義為:擁有兩類或兩類以上金融機構的企業集團,或擁有一家與自身 類型不同的金融子公司的金融機構;

韓國的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控制一家以上金融機構、資產總額達到1000億韓元以上,並取得金融委員會許可的公司。

歐洲的主要國家,則採用金融集團概念,特指「主要業務活動在金融領域,至少包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中的兩個以上金融機構的集團。

中國的金融控股公司分為兩類, 一類是公司本身是金融機構,在開展主營業務的同時,投資或設立其他金融機構,形成綜合化金融集團,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 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大型銀行,均擁有基金、金融租賃、保險子公司。

此外,還包括控制兩種或以上類型的金融機構,母公司成為控股公司,其他行業金融機構作為子公司,如平安集團、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均已投資銀行、基金、信託公司。

另一類是非金融企業投資控股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金融機構,其通過設立、併購、參股等方式,投資控股多家、多類金融機構,最終成為金融控股公司。央行此前發布的《2018年金融穩定報》中,具體包括以下5種:

1.國務院批准的支持國家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投資控股了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如中信集團、光大集團均為中央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旗下擁有銀行、證券、基金、保險、期貨等金融機構及實業。

2.地方政府批准設立的綜合性資產投資運營公司,參控股本地的銀行、證 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如天津泰達集團、上海國際集團、北京金控集團等。

3.中央企業集團母公司出資設立、專門管理集團內金融業務的資產運營公司,如招商局、國家電網、華能集團分別設立了招商局金融集團、英大國際控股集團、華能資本服務公司,對原屬母公司的金融機構履行出資人管理職責。

4.民營企業和上市公司通過投資、併購等方式逐步控制多家、多類金融機 構,如明天系、海航集團、復星國際、恆大集團等。

5.部分互聯網企業在電子商務領域取得優勢地位後,逐步向金融業拓展, 獲取多個金融牌照並建立綜合化金融平台,如阿里巴巴、騰訊、蘇寧雲商、京 東等。其中,阿里巴巴劃轉全部金融資產成立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目前擁有第三方支付、小貸、保險、基金、銀行等牌照。

目前來看,影響最大的,仍是上述內容中的民營企業和互聯網企業。依據《意見稿》具體的設立許可條件,凡是非金融業務的企業、自然人實質控制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類型金融機構,且符合資金條件的,都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設立金融控股公司。

這意味著,很多像螞蟻金服一樣,有保險、基金等業務的互聯網公司需要持牌經營。

螞蟻金服:再來一張「准生證」

互聯網企業覬覦金融領域已久,尤其是巨頭們,大都通過原有業務掌握大量用戶的消費數據完成資源積累,一旦拿到相關金融牌照,便逐漸掌控業務的上中下游,提供消費—借款—存錢的一條龍服務。

非金融公司為給自身盈利提供服務而成為金融控股公司的普遍操作,現在被監管叫停。

金融控股公司的本質特徵,對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類型金融機構擁有實質控制權,恰好造成過度投資、野蠻擴張、虛假注資或循環注資、不當干預金融機構經營、 通過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

拿最簡單的例子消費來說。把錢存在餘額寶里,在淘寶消費,用花唄、借唄付錢。你會發現,你存的錢在支付寶,欠的錢也在支付寶。一般情況下,控股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就意味著有了資金來源。用戶餘額寶存的錢交由天弘基金管理,如果支付寶又把它用作花唄欠款或借唄借款的消費資金來源。那麼,「左手倒右手」的自融遊戲就輕而易舉。

將金融機構當作「提款機」的現象,早已引發監管的注意。2018年1月,央行《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發布現場,人民銀行辦公廳主任、金融穩定局局長周學東宣布,對5家金融控股公司——招商局集團、上海國際集團、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蘇寧集團和螞蟻金服模擬試點,並稱力爭2019年上半年推出。

至2019年3月,趨勢仍然向好。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王景武公開表示,5家試點公司過去一年試點情況很順利,金融控股公司管理辦法出台會很快。他預計5月試點結束後,金融控股公司管理辦法在程序報批後就能出台。

結果出人意料。按照此次《意見稿》,5家試點公司無一合格,全部需重新整改,申請牌照。

實際上,對企業控制資金來源,又掌握消費終端或資金需求的情況,我國商業銀行法早有相關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國家規定商業銀行不得投資實體企業。

實體企業投資金融機構這一監管空白,恰是央行此次的重點內容。而金融控股公司持牌經營的側重點,從螞蟻金服的業務拆分就可看出——金融公司管金融,實體公司干實體。央行在新聞發布會上還宣布,未經許可,連公司名稱中也不能帶有「金融控股」、「金控」、「金融集團」等字樣。

「監管部門的本意是要讓民營企業或是這類互聯網機構回歸本質。」資深互聯網金融觀察者畢研廣告訴虎嗅,央行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僅開展股權投資管理、不直接從事商業性經營活動,就是禁止企業自給自足還順帶外售的做法。但對以實體產業或者互聯網業務起家的金融公司來講,這等同於切斷他們原有的業務,讓其成立一個專門以金融控股為主的「殼公司」。

他認為,意見稿中不難看出,金控公司設立的門檻較高,螞蟻金服想要「在金融風險化解三年攻堅戰之內,想獲取牌照,實在是難上加難。」

切斷「財源」對阿里繫到底影響多大,目前尚未可知。但能確定的是,不少互聯網公司要改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55國接入中國支付,你的錢包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Switch 新款發布,更輕更小更便宜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