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靖是唐初名將,後來成為《西遊記》里托塔天王,他有幾個兒子呢?

李靖是唐初名將,後來成為《西遊記》里托塔天王,他有幾個兒子呢?

李靖出生於官宦之家,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詮仕隋,官至趙郡太守。他的舅舅韓擒虎是隋朝名將。李靖長得儀錶魁偉,由於受家庭的熏陶,從小就有「文武才略」,舅父韓擒虎每次與他談論兵事,無不拍手稱絕,並撫摸著他頭說:「可與之討論孫、吳之術的人,只有你啊。」李靖先任長安縣功曹,後歷任殿內直長、駕部員外郎。他的官職雖然卑微,但其才幹卻聞名於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書牛弘稱讚他有「王佐之才」,隋朝大軍事家、左僕射楊素也撫著坐床對他說:「你終當坐到這個位置!」

大業末年,李靖任馬邑郡丞,在李淵帳下和突厥作戰。這時,反隋暴政的叛亂已風起雲湧,動搖著隋朝的統治。太原留守李淵也暗中招兵買馬,伺機而動。李靖察覺了他的這一動機,就偽裝成囚徒,前往江都,準備向隋煬帝密告。但他到長安時,關中已大亂,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不久,李淵在太原起兵並攻佔了長安,俘獲了李靖。李靖在臨刑時,大聲疾呼:「您興起義兵,本是為了天下,除去暴亂,怎麼不欲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斬殺壯士呢?」李淵欣賞他的言談舉動,因而獲釋。李世民讚賞他的才識和膽氣,召入幕府,用做三衛。

唐朝建立後,著手統一全國,到武德四年(621),平定南方割據勢力的戰爭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李靖向唐高祖進呈平定蕭銑的十條計策。高祖採納,任命宗室趙郡王李孝恭為荊湘道行軍總管,徵發巴蜀士兵執行任務,任命李靖攝行軍長史,全權處理軍事,統轄十二總管,從夔州沿長江而下。高祖同時部署三支偏師從其他方向配合作戰。

九月,秋雨連綿,江水暴漲。蕭銑認為三峽四百裡間水勢湍急,李靖不至於冒險行船,於是沿江不設兵防備。李靖決定出其不意,率軍出發。諸將都請求暫停行動,等天晴水退再說。李孝恭同意李靖的決策。兩千多艘戰艦順流而下,佔據荊門、宜都二鎮,進入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蕭銑的部將文士弘率數萬精兵屯駐清江,李孝恭打得他大敗而逃,繳獲戰艦三百餘艘,斬首及淹死者將近一萬。文士弘糾集殘兵敗將再來戰鬥,又被打敗。當地總管蓋彥舉以五州之地投降唐朝。唐軍逼近江陵,蕭銑傾全城兵力出擊,李孝恭準備出戰,李靖制止道:「彼救敗之師,策非素立,勢不能久,不若且泊南岸,緩之一日,彼必分其兵,或留拒我,或歸自守,兵分勢弱,我乘其懈而擊之,篾不勝矣。今若急之,彼必并力死戰,楚兵剽銳,未易當也。」

李孝恭不從,留下李靖守營,自己率領精兵出戰,結果大敗。蕭銑部眾洋溢在勝利的喜悅中,只顧搶劫唐軍財物,亂糟糟一片,負重難以行走。李靖縱兵奮擊,大獲全勝,攻陷其水城,又繳獲大量戰艦。李靖建議李孝恭把這些戰艦放入江中漂走,諸將都說:「破敵所獲,當藉其用,奈何棄以資敵?」李靖解釋道:「蕭銑之地,南出嶺表,東距洞庭。吾懸軍深入,若攻城未拔,援軍四集,吾表裡受敵,進退不獲,雖有舟楫,將安用之?今棄舟艦,使塞江而下,援兵見之,必謂江陵已破,未敢輕進,往來覘伺,動淹旬月,吾取之必矣。」果然,一批批援兵看到大量戰艦歪歪扭扭順水漂下,以為江陵已經失守,不再前進。蕭銑無奈,只得開城門投降,其南方州縣紛紛歸附唐朝。

武德八年(625年)八月,突厥頡利可汗率十餘萬人越過石嶺,大舉進犯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唐高祖馬上命李靖為行軍總管,統率一萬多江淮兵駐守太谷,與并州總管任瑰等迎擊敵人。由於突厥來勢兇猛,諸軍迎戰多失利,任瑰全軍覆沒,唯李靖軍得以保全。不久,又調李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以抗擊東突厥。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唐太宗剛剛登基,突厥頡利可汗乘唐朝皇帝更替之機,遂率十幾萬精銳騎兵再次進犯涇州(今甘肅涇川西北),並長驅直入,兵臨渭水便橋之北,形勢十分危急。在此種情況下,唐太宗曾冒險親臨渭水橋,與頡利可汗結盟,突厥才退兵。事後,唐太宗擢任李靖為刑部尚書,不久轉任兵部尚書。因他作戰屢建功績,賜實封四百戶。

在進擊吐谷渾時,利州刺史高甑生任鹽澤道總管,未按期到達,貽誤了軍機,受到李靖的責備,他心懷不滿。戰事結束後,即串通廣州都督府長史唐奉義誣告李靖謀反。唐太宗令調查此事,弄清事實真相,判定高甑生以誣罔罪減死,流放邊疆。從此,李靖「乃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

李靖不僅有豐富的軍事實踐,還有精湛的軍事理論。《宋史》卷207《藝文志六》著錄有李靖兵法多種:《韜鈐秘術》一卷,《韜鈐總要》三卷,《衛國公手記》一卷,《李靖六軍鏡》一卷,《李靖兵鈐新書》一卷,但北宋神宗時已經不見完帙。現在能見到的只有唐人杜佑《通典·兵典》保存的一部分《李靖兵法》。傳世的《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一般認為是假託之作。

貞觀十四年(640),李靖的夫人去世,太宗指示在自己的陵墓昭陵旁修造李靖夫婦的陪葬墳墓,依照西漢名將衛青、霍去病舊例,墓前築闕,修成突厥鐵山和吐谷渾積石山形狀,以表彰李靖的特殊功績。九年後,李靖病逝,享年七十九,和夫人合葬。

明代神話小說《西遊記》說:玉帝授予孫猴子弼馬溫職務,孫猴子嫌官小,一怒之下,反下天宮。玉帝決定擒拿他,托塔天王李靖及其子哪吒三太子請求執行任務,二太子木叉也參加戰鬥。托塔天王是天界的最高軍事長官,調動四大天王和二十八宿出戰,部將有巨靈神、魚肚、葯叉等。

據專家考證這些說法來源於兩個方面:佛教神話和歷史人物。唐代後來的名將為數不少,有的只是在政治上表現比較突出,有的只是在軍事上比較突出,有的是蕃族出身,不可能被漢人拉來做神靈。而且,比起李靖,他們都沒有水戰、步戰、騎戰的全面經歷,也沒有軍事理論著作。因此,民俗把李靖附會為托塔天王,在從唐朝到明朝這段時間內,應該說是很自然的事。

唐初名將李靖有兩個兒子,他的長子叫李德謇,《冊府元龜》卷134:「李德謇為將作少監,衛國公靖之長子。庶人承乾之廢也,德謇與之交通,流嶺南。後太宗以靖故改徙蘇州。」也就是說李德謇是太子李承乾的人,因此遭到流放,時間很可能是貞觀十七年或之後,但是當時李靖還健在,所以唐太宗下令改徙蘇州。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李靖還有個兒子叫李德獎。但似乎未曾入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流石 的精彩文章:

張賢約將軍煮皮帶充饑三過草地,與夫人相伴58年,隔年同月同日同時逝世
納蘭性德:他是滿清貴族,他是清初傳奇人物,他的子孫後代情況?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