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丹醫秘授古脈法》

《丹醫秘授古脈法》

前言

夫脈學者,切候「形生」動靜陰陽之術也。是必配以察陰陽、觀五色、鑒五音……等之常變,相互參伍,各辨陰陽,究神炁 形質生化之妙,然後方可察疾斷病決死生。其中又有理、氣、象、數交錯為用之奧妙,未可執其一端而言用者也。

惜古之脈學真髓已不可見,而今世醫家所宗,概不出叔和《脈經》、高陽生《脈訣》,其所以相襲成風者,一則以其淺簡,為衣於醫之輩所近;二則以中醫學術遷流至今,嚴格說來,大抵已成應用技術,四診之中,幾獨靠「問」字一訣,而切診是已淪為敷衍塞責之過場矣,不獨自欺欺人,反美其名曰「吾獨取寸口以決死生」,其中乖謬大矣,其失古者亦遠矣。余見一病者詢其醫曰:「吾病但非脾亦非胃,抑非病胰乎?」醫怒目曰:「吾行醫六十年,讀中醫典籍萬卷,書中從未言有胰臟,汝敢難我乎?!」病者退而喃嚕曰:「屠夫學宰之日,即知牲有沙肝 ,是醫真不如宰匠也。」

復按寸口者,太淵肺脈也。經雲「脈會太淵」、「肺朝百脈」,又肺司均衡、出制節,故人身上下氣脈之常變,肺脈亦隨而具其象,故以寸關尺分三焦 ,實不過由肺脈以佔全身也,此不亦象學乎,而叔和竟不知此,輒言此心脈、此肝脈、此脾脈,反覆推衍,玄訛百出,唯心所造,不一而足。千古醫家有識之者,而亦有昧於叔和之說,竟一生抱殘守缺,至老死而不悟者,為多數也。參見朱肱、俞嘉言、徐靈胎、王宗正、吳草盧、李時珍諸說,思過半矣。而今之醫家,每宗叔和之舊,拘形為象,亦如是呀呀學語曰:此心脈此肝脈,相襲而來,似已皆不知其所以然,若問何以一根脈管可以候如是之多,則將張口結舌,詢王叔和之骷髏可也。總而言之寸口之用是用之小也。是誠有乎象,而無是乎脈。經云:「十二經皆有動脈」而切取部位無傳矣。《內經》雖有三部九候之說,亦難得古人脈法之全豹。

茲搜採散存民間之舊論,著廿部正奇經道分經候脈之法,余甚寶之,因錄其要於後,其有不足或謬誤之處,尚希方家見教。

古人云:脈雖分部而又必須各部體用互參,不可分割,進而配合望聞問(各亦有分部口訣,另錄)方可言決死生之分,云云。

香江慈臣甲辰於北京

太淵脈第一以穴名也。

一、所候:太淵脈實為肺脈,但因肺朝百脈、脈會太淵、肺主氣、司均衡、為血帥、開於寅、得氣最先,故診太淵以候人身上下,此不過脈象也。晉王叔和以後把各脈出入部位亦置於此,誤人非淺。然單診太淵只能考各經之「象」而尚不能究其「形」也。

二、部位:太淵穴寸關尺三部。

三、診法:左手取右、右手取左,先用大指抵病人的指歧骨間陽池穴前凹陷中(按即天河穴),伸直,然後下寸關尺三指,中指持關上,再分下寸尺二指,身大者稀取,身小者密取,幼科一指取之,指腹正落於脈管上。醫者以小指之起伏之竅勁定浮中沉。

四、所主:

甲、太淵又分浮、沉、遲、數、滑、澀、長、短,總稱為八字訣。此均屬病脈也。其脈以緩為正常,一息五至為其數:一呼二至、一吸二至、潤太息一至也。以浮沉定陰陽,浮、數、滑、長屬陽;沉、澀、遲、短屬陰。八脈所主:浮為陽 主表 沉為陰 主里。數主熱澀主寒

滑主痰遲主血少氣滯。長 壽征 短 主氣不足

乙、順逆:凡陽病見陽脈、陰病見陰脈皆為順,反之為逆。

丙、太淵所現之蝦游、屋漏、魚翔、雀啄等十怪脈,皆為敗症。

丁、太淵別上魚際,為心臟病之徵。

戊、太淵隨息飄搖,一呼二三至、一吸二三至,呼吸間脈至稍遲;或強息時脈快,緩息時脈緩之謂也。亦危證見之。

五、開肺氣法:凡診得太淵陰脈、或十怪脈、或脈不出者,可以劍訣開氣法開之,開後再候脈。如脈頓轉佳者為可治,或勉可作無望之望而治。否則為難治或不治之證矣。其法先以劍訣取雲門,次以平指或丁頭勁取池澤(曲池與尺澤雙穴),再以鶴咀勁取列缺,後以丁頭勁取合谷,然後以「劍訣取劍訣手法」伸引之,最後以少陰祖氣勁搓揉法撫按之。然後再候脈,其脈轉正常者為佳,不出或暴出者死。取至列缺咳嗽者為肺有病或肺氣能通之徵。

六、太淵候氣法:太淵皮膚寒者為肺寒,熱者為熱,汗者為表衛虛,尺膚熱而紅者為陰虛之極。

七、獨取寸口之醫家,往往遇反關脈而不知,蓋只取此一部脈無所參校故,有時竟遇大實證誤投竣補之劑,徒令亢者益亢、害者益害,能不慎乎?

八、太淵動脈偏內、偏外、曲張,或極沉濡而無病,或極洪實而無病,在太素脈法中各有所主,此不贅。

離經脈第二易曰:一陰夾於二陽間,故曰離。以象心之用。

一、所候:手厥陰心包絡經。

二、部位:

甲、鬼哭穴(在中指尖下)

乙、蟹眼穴(中指本節與第二節交界橫紋處)

丙、外勞宮(手背中指本節內側歧縫間,脈管呈人字紋處;一說與內勞宮相對,脈診當依前說)

丁、天河穴(由外勞宮循歧縫上行至手腕關陷中有脈處)

三、診法:分候脈、候氣、候寒熱三部

甲、以離經指法候鬼哭穴之脈跳(但有人離經脈行於指尖兩側),陽脈為心陽外開,陰脈為心陽不足。

乙、此以候氣:捏鬼哭穴,外勞宮脈動加大;捏蟹眼穴,天河穴脈動加大,以候心氣。與候脈結合,則用以推氣與脈之間的辯證關係。左右手相比較,則可推心氣心血之辯證關係。

丙、候指尖寒熱

四、所主:

甲、小兒出疹發痧,身雖熱,而指尖冷。

乙、離經無脈者,可斷其心氣不出井,為心氣虛故。四逆者,必先見離經寒,次發展及手,厥過肘者不治。

丙、產婦分娩時離不出井,如氣(熱)與脈(動)由本節逐漸向上發展,待達於指尖,則宮口開大已至少三寸,胎兒將立刻娩出。

丁、離洪實而動甚者,慎勿投開散心氣之品。證治***詳《證治***品》。

守靈脈第三心為陰中之陽臟,體陽而性陰也,為君主之官,司神明,

按《黃庭經》:其神名元丹、字守靈,居泥丸之宮是也。

一、所候:心經與心包經同源而異出,本脈所候為心經,單候氣不候脈。

二、部位:少海穴。

三、診法:以離經指彈叩病人少海穴,有無麻脹感至小指。

四、所主:此經所主之心為「君主之官」的心,非心包也,故亦包括思維能力在內。叩三次無反應或反應不及指尖者為心氣虛。

五、凡叩少海無反應者,可用鶴咀勁、鴨咀勁等取通里、神門。叩後仍無反應者為心氣虛甚,為難治之證。

趺陽脈第四

一、所候:胃經脈

二、部位:沖陽穴及艮宮穴(魚際上正對合谷穴的下面)

三、診法:沖陽單用離經指法切,根據中指之一、二、三節,分為天、地、人三部,正常胃脈應長緩而有力,因陽明喜降故。艮宮單候氣不候脈,用丁頭勁上下對住合谷及艮宮二穴,用力捏之。

四、所主:沖陽以應指二節為長短之常,脈長過三節或過於太沖穴為胃家實,宜下之。短僅一節為胃氣不降,宜平降之。趺陽不出為胃氣絕,主死。左右大小不一,主半身不遂(《內經》曰:胃脈大小不一,此之謂也)。合谷、艮宮痛者為有陽疽(如潰瘍之類)。麻木不仁者為胃腑生陰疽(胃癌)時,掐之不僅不痛且魚際處皮肉發死呈老化狀。

又艮宮亦候肺之虛實癰疽等。

又三里亦候胃也。

人迎氣口脈第五

一、所候:人迎氣口之部位,醫家有二說,一說在手部,一說在頸部,丹家同意後說,即結喉兩旁人迎穴處,所謂左為人迎,右為氣口,足陽明胃經穴也,但診胃時不用它,用其候上下氣血盈虧。

二、部位:如前述。

三、診法:用平指勁,以食指平對頸橫紋有動脈處候之。食指為天候心肺,中指為人候脾胃,無名指為地候肝腎。

四、所主:甲、正常脈如銀丸衝天魚貫而行。

乙、候上下左右是「四正」。正常氣口大人迎一倍半。反之,超過或不及是左右盈虧,表示肝肺不和,因肝氣右出左入,肺之氣脈左出右入。上下有區別時,為上有餘或下不足,或反是。上有餘為心肺有餘,下不足為肝腎不足,即陰虛火旺之徵。

五、氣脈上逆血溢於上、陽亢陰虛之甚者,候人迎脈當注意輕取,重取時間不宜過長、用力不宜過猛,免致眩暈厥逆,萬一遇此現象,宜急以劍訣取絳宮立止。

青龍脈第六《黃庭經》曰:肝稟東方太乙真木之氣,故號尊青帝,其氣為升,法象飛龍,其真神名龍煙。

一、所候:肝經脈。

二、部位:兩側期門穴。其穴位於乳下第二三肋間,接近劍突部之交叉縫中,與針灸上之期門穴部位不同。

三、診法:用離經指平貼如是部位,由外向內推以候動脈。

四、所主:正常人左脈大於右。右動極微。

患肝炎、黃疸、肝鬱等右脈亦跳甚,或左右相等,甚或大於左。

脈見分散呈兩邊者,主暴死,曾見於肝昏迷及肝硬化大出血患者。

肝陽上亢或不舒者,期門穴痛。

氣功偏差呈青龍白虎之爭戰者,曾見右期門脈上沖至乳房內側。

太沖脈第七

一、所候:太沖脈為青龍脈之別候,太沖雖為肝經穴,然又為候血份之專脈。

二、部位:兩側太沖穴。

三、診法:與一般切脈指法同。

四、所主:候婦女地道通塞及崩中帶下,得陽脈為月事趕前,為血有餘之徵。脈見短沉澀屬虛,月經愆期,經來腹痛或胞中冷及不孕。

決生死:亡血家太沖芤澀,脈絕者死。

龍曜脈第八《黃庭經》曰:膽之神名曰龍曜。

一、所候:膽經脈。丹家認為膽不屬腑,也不屬臟,雖歸於六腑而又不以腑為用也。蓋亦下受水氣、受坎宮之化道也,故《黃庭經》與《四季攝生圖》別立膽為一臟,以膽之用可陰可陽,故曰少陽為樞,半表半里是也。

二、部位:上候耳門雙穴,下候日月穴(在臍兩旁外開3-4寸、斜上約2寸凹部,與腰眼穴相對。腰眼穴取法:直立兩手上舉,身略側轉,腎腧外側有凹處是穴。

三、診法:病人取站立位,以指候脈之跳動。

四、所主:耳門穴動脈插鬢中為有餘。上入率角者為過。

日月穴左跳右不跳或微跳為正常,以左為日右為月,丹經所謂「日明月晦」者是也。日月相反為膽有病,慢性膽囊炎、膽結石等證,皆右大於左也。

神闕脈第九臍不僅為先天得氣之處,亦為後天得氣之處,亦「神客在門」

故曰神闕。又名太陰脈、長在脈等。

一、所候:脾經脈。丹家以六腑之中無三焦而有胰臟,而手少陽經應為胰經,而丹家在里支表裡相配上,以脾與胰為表裡,而醫家所謂之三焦不過是五臟六腑上貫於氣血榮衛之用相,即所謂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是也。經云:「三焦有名而無形」,故不可以三焦為腑,醫家之手少陽三焦經絡即出自胰臟,非得定功不知此也,證之臨床亦可印證丹家之說,估計為必然可能之事。蓋真理不可抹殺也。今日醫家舍胰經不論,是醫不如屠夫也。正因脾胰為表裡,故太陰脈之上端亦候胰也。

二、部位:神闕穴,虛里穴(經外奇穴,在脾胃之間重取可得)

三、診法:甲、以劍訣取神闕穴。

乙、以豹撲勁之拇指取神闕外開二寸之動脈。

丙、以豹撲勁之拇指取虛里動脈。

四、所主:甲、神闕穴:正常神闕脈閉,故僅能候氣,即神闕有吸指感,如不吸指反見脈外射,如蛇吐信狀者為病。陰黃、黑熱病及脾腫大者,頂指力極強,稍緩者為脾熱,見知飢善食之證。

又痛證者見神闕脈明顯,疽者神闕脈濡緩。

乙、神闕向左外開一寸之動脈(太陰脈、長在脈)亦與「神闕脈顯」之為證同,惟此動脈緊如轉索、直上直下直射氣海者為痃癖已成。經閉及氣功走火氣血溢入四肢而不歸經者,此脈亦極弱。按此脈痛感上行者,知肝亦有積。

丙、虛里脈急者為胰有餘之徵。反之為不足之徵。射過胃右者知肝亦有積。

五、以上三脈為腹部切診之最緊要者,導引急脈、解谿可左右以上諸脈。其效應如桴鼓,對心脾患者為特效。太陰脈先天出於臍右者,必急腹。

育嬰脈第十腎居北方水宮為黑帝,其臟神如鹿而兩首,有左右之分,其真神號育嬰。

一、所候:腎經脈

二、部位:太淵尺部後循經至尺澤。又後轤轆關(十四至十六椎間)

三、診法:兩部均以候氣為主,而不候脈。尺澤部候寒熱並測其長短,將臂三段來測量,與《內經》所載診尺膚法同。轤轆關亦候氣,令病人俯卧,用豹撲候之(拇指交接於十四椎處,四個指頭平貼季肋之下,然後拇指向左右平行分開,同時拇指內頂,取在靈台穴上,病人腰內有酸麻脹痛等八觸反應出現)。

四、所主:尺膚溫和者為正常,甚熱者為腎水虧,熱極而發紅色為陰虛之極。寒者為腎寒,男子失精亡血,女子夢交不孕。育嬰買長短合度而偏長且溫和者,按「太素脈法」主多嗣。

轤轆關候腎之本臟,正常人僅腰有酸脹感,如酸脹下行至臀腿為下虛之候,主腎虛;酸脹上行至陽綱、肝脾腧等處時,上有餘之候,主腎陽上浮。

竿珠脈第十一

一、所候:小腸經

二、部位:小海穴

三、診法:本脈以候氣為主,用中指叩彈小海穴。

四、所主:診法一般叩彈一次即出現麻跳,兩次方出現者為氣遲,三次方出現者為氣遲甚,四五次方出現者為小腸氣化功能極差。

叩彈後跳痛但不麻者為小腸熱證。

叩彈後麻木不仁為患小腸癰疽。此時需進一步檢查小指甲,甲血聚遲者為陰疽(腸癌),血自還速者為陽證(有熱),聚血紫黑者為中毒。

庚金脈第十二

一、所候:大腸經

二、部位:合谷

三、診法:甲、同胃經艮宮脈(候氣)

乙、候脈

四、所主:甲、掐合谷痛者為胃病,痠脹者為大腸病算帳,便秘者脹多,便溏者痠多。

乙、拉提虎口軟筋,痠感為常。又以痠、脹、痛定陰陽虛實。

丙、合谷脈長出虎口為大腸陰虛便秘之候,大便初鞕後溏者尤然。

丁、合谷脈長,候氣時具有麻脹感者為肩臂痛或肩臂不舉之症,治宜取手陽明,較服散風逐濕葯為佳。醫家每將關節經筋痛感以「風濕性關節炎」六字統之,其謬遠矣。

吏倉脈第十三胰為太倉之吏,司升降,蓋言五味入臟之支出分配,由胰主用是也。

一、所候:胰經脈

二、部位:陽池與支正穴

三、診法:單候氣不候脈,用大指和中指(蛇頭勁)捏患者無名指端兩側時,陽池穴應有鼓指感;同法捏無名指第二節兩側時,支正應有鼓指感。

四、所主:根據陽池支正穴是否應指,應指之多寡遲速,以判定胰臟之虛實盛衰。然後配以太陰脈診法,則胰之腑病可得矣。

水曹脈第十四膀胱之神名水曹櫞(《黃庭經》),主濁水之敗出,故曰州都之官(《內經》)

一、所候:膀胱經

二、部位:委中穴

三、診法:候氣並候脈,用豹撲勁取委中穴。

四、所主:甲、以脈之陰陽定膀胱之盛衰,濕熱重者,其浮洪弦動指。

乙、用中指彈按委中,出現痠麻脹感直下足踵者為常。不足脹者為本經氣滯,不出本穴者為本經氣虛過甚。

五、委中脈不出或脈弱者,可導引靈台穴,一手取靈台,一手取委中,呼按靈台,吸按委中,如是反覆三四次,脈出者為本經氣雖虛而尤易治也。

督脈第十五督為三陽之都督,率三陽而上。督任沖三脈同出於「玄牝之門」。

一、所候:督脈

二、部位:頞中(即山根,鼻之中部),為督與三陽之會。

三、診法:氣脈並候。用離經指候山根動脈。用同法候鼻之冷熱。或以掌候鼻息之冷熱。

四、所主:甲、動脈只現於山根者為常。脈至鼻樑中部或鼻尖者,為督與三陽交回失度,三陽氣脈下注不升。濕熱過重呈腳氣病者尤見此脈。脈跳由山根別走入目內眥,所謂別入龍宮(眼角處之經外奇穴),高血壓者多見之。

乙、鼻尖冷者為脾陽不足之候,其便必溏,食後欲寐。鼻冷一半者,四逆湯主之,山根冷者主死,據經驗不出一來複矣。額亦冷大汗如油者,亡在傾刻矣。鼻冷一半,但如額尚熱者,雖汗出,服獨參湯尚可救,額冷甚,不治。鼻息冷為脾氣絕,不治。

沖脈第十六發於黃庭,出氣街,夾任脈而上沖,故謂沖。

一、所候:沖脈

二、部位:鵲橋關(位於舌根下,下頜陷凹中,有脈應指處),並須與太沖合參。

三、診法:主候脈

四、所主:正常人脈如蛛網狀,來回團轉,病者反是。由是以察血分之盈虧。決生死法:鵲橋沉微,太沖脈閉為死候。一般臨死是太沖先閉,鵲橋後閉。

帶脈第十七帶環人腰間,由腎別出,自十四椎出章門,下帶而對於胞中,如腰帶前垂,統三陰三陽之升降。

一、所候:帶脈

二、部位:章門穴或倒八字筋

三、診法:以中指貼章門候脈,以提拿手法取倒八字筋(不宜重取)

四、所主:甲、本脈以緩為正常,遲濡為陽不足,數為陽升有餘,皆升降失度之表現。

乙、提拿倒八字筋,痛脹者為胞中濕熱,主帶下。

任脈第十八任脈起於胞中,出會陰,自中極而上,至唇下。任脈妊養三陰故名。

一、所候:任脈

二、部位:素髎穴及承漿穴

三、診法:素髎候氣,承漿候脈

四、所主:素髎破如瓜瓣者,主已破身。

承漿脈以沉細為順,脈閉是三陰內熱蘊藏,承漿放血為治。承漿色赤主陽明熱盛,男子承漿不生髭或少生髭主任脈虛,女子承漿黑主胞冷或不孕,亦任虛故。又胃虛者承漿及環口亦黑,須辨之。任脈自覺發燒,亦任虛也,當滋陰益血兼補沖任。

陰陽二維脈第十九二維者三陰三陽之綱維也。

一、所候:陽維脈與陰維脈

二、部位:手十宣及足中趾,此為診候之初階,二次第真氣候之。蓋二維雖維三陰三陽,主溢蓄,其脈氣固以三陰三陽為基礎,然其脈浮行於體表,無形質可究,故只可以真氣察知,以感攝法為用也。

三、診法:甲、指診法:大指候肺、食指候脾、中指候心包、無名指候肝、小指候心、足中趾候腎。

望切結合:望指之「形生」(肥瘦、長短、節粗細等)

望指之五色所主、五色相配、甲血聚散之遲速、指尖之冷熱,以察三陰三陽之平衡與否,推知二維之失度合度。

乙、真氣探測法:醫家運氣於兩掌,平掌離病人一二尺,撩循二維部位分別而過,以病人之「八觸反應」定其維脈之溢蓄狀況。

此法原用於導引術,其以不同方式用之,又能使陰陽不能自相維者,或三陰三陽間不相維者,得其中道,以合聖度。

惟此術非一般醫家所能運用,上師講學,其次第每因學人水平而施,是故前傳「廿部脈法」中無此次第,余得其概,姑錄於此,以傳來者研習。

由是以觀維脈之本性與夫十二正經者,各異也矣。苟如是則李時珍《奇經八脈考》尤未得其全也。

陰陽二蹻脈第二十蹻主一身之矯捷,入腦而主平衡。

一、所候:陽蹻、陰蹻二脈

二、部位:內外四池(經外奇穴也,內外踝直下前後之凹陷中)

三、診法:用指按穴,以候酸麻脹痛之氣。

四、所主:壓內池,氣下湧泉;壓外池,氣達至陰穴。以感覺之有無、遲速、長短,判定是否「矯健」。右脈不正常者病在左,左脈不正常者病在右。蓋腦之左右反其向而用之於四肢也。

五、二次第之診斷:其透氣法與陰陽二維脈之二次第診法略同。惟平掌,可改為雲手之擒拿手,於陽掌變陰掌時分別用於病者頭前後部,病者覺眩暈欲倒者是病,反之為常也。省老人安每詢其「矯健」否,其用詞是斯意也。

真氣探癥瘕法腹內積聚,有形可征者為癥,屬血積,故有定形,推移不散。

推移忽散忽聚,無形可征者為瘕,為氣聚。癥屬陰而瘕屬陽。

一、所候:腹內癥瘕積聚

二、部位:胸腹部各臟腑解剖部位之上或下

三、診法:甲、肝硬化或邊緣初期硬化者,捫之如蛇如鱉如臂等,可以落雁勁(用左手)覆肝區(小指正靠肋邊),然後行氣,進火退符之間伴隨蛹動勁,至手下冒涼氣,便問病家,病家亦必應之曰:有氣外吸。吸力達幾指,大致為肝區膨脹出肋骨部位,蓋癥屬陰,真氣外透為陽,陰陽相感故覺吸力。

乙、診肝陽有餘:其肝陰不足者肝陽必上越,如肝萎縮者是,以兩掌平對,成少陽祖氣勁手法,以指尖插抵肝區,同時行氣,進火退符之間,伴以蛹動,病家覺有氣上沖巔頂或覺胸口脹者為肝陽有餘而肝陰不足。

丙、鑒別腹脹是否屬氣脹法:以五指撮攏成雞心肘式,隔袴插抵病者後陰,徐入徐出三五次,然後以適當輕重定住,同時行氣,進火退符中,五指伴以撮捏勁,病人覺熱氣由肛上抵胃,同時有氣下沉至丹田部位者為氣聚氣脹,隨去手,病者必虛功數次而見腹輕,此在導引術中亦為閉地戶之用法。

丁、腸中生瘜肉為腸覃病,《靈樞·水脹篇》曰:「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摶,氣不得營,因有所系,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或成歲(疑為噦),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其診法一如甲項,如為腸覃則覺舒適,蓋覃者陰症也。

戊、《靈樞·水脹篇》曰:「石瘕生於胞中,客氣客於子門,子門閉,氣不得通,惡

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診法如前述,如為石瘕則必脹痛,遊走腰部。

《素問》、《靈樞》對原始經文的不同注釋

原文

《靈樞·小針解》

《素問·針解》

凡用針者

虛則實之

滿則泄之

菀陳則除之

邪勝則虛之

……

言實與虛,若有若無

察先與後,若存若亡

……

所謂「虛則實之」者,氣口虛而當補之也。

「滿則泄之」者,氣口盛而當瀉之也。

「菀陳則除之」者,去血脈也。

「邪勝則虛之」者,言諸經有盛者,皆瀉其邪也。

……

「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者,言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

「察後與先若存若亡」者,言氣之虛實,補瀉之先後也,察其氣之已下與常存也。

……

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

「滿而泄之」者,針下寒也,氣虛乃寒也。

「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

「邪勝則虛之」者,出針勿按。

……

「言實與虛」者,寒溫氣多少也;「若有若無」者,疾不知也。

「察先與後」者,知病先後也。

……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歡迎關注內丹360,一個專註於內丹養生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白玉蟾祖師——雲遊歌
明代道藏玄問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