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最不適合孩子讀的詩,卻是一個七歲孩子寫的,讀懂已是中年人

史上最不適合孩子讀的詩,卻是一個七歲孩子寫的,讀懂已是中年人

唐詩宋詞大多都不是寫給孩子的,但都可以適合孩子去讀。無論痴深幽怨的愛情,人生迷惘的失意,還是寸草春暉的親情,對床夜雨的友情,都值得孩子去品味人間滋味,去感受個中真諦。古人深諳此道,便編纂了經典的《唐詩三百首》用以開啟孩子的詩詞人生,而古時評價神童的標準中也有「幼能吟詩」一條。但並非所有的詩詞都適合孩子讀,因為它蘊含的價值觀太過黑暗,即便成年人都不一定真正讀懂。今天所介紹的這一首最不適合孩子讀的古詩,竟出自一個七歲孩子之手,不禁令人大為驚異。

在唐風宋雨里沐浴成長的少年,是無法與詩詞脫離關係的,在那個詩詞迸生的黃金時代,每個識字的人都或多或少擁有幾首作品。所以寫詩作詞要從娃娃抓起,如果這個娃娃又恰好出生於書香門第,那麼他的功底便會更加醇厚,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便是這樣過來的。黃庭堅是蘇軾的學生,卻能與蘇軾並稱「蘇黃」,可見其文壇地位之高,也可見其天賦異稟之處。就是這位大文豪七歲的時候,寫下了這一首奇詩,非常不適合孩子去讀。

黃庭堅很小的時候就聰慧過人,名氣傳遍九鄉十里,他的父親深以為傲。一天,其父招待酒席,不少友人飲酒吟詩,還吆喝著讓小小的黃庭堅為大家賦詩一首,黃庭堅不但沒有羞澀推卻,反而大膽應接,吟出了一首千古名作。

《牧童詩》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黃庭堅以牧童為引,前兩句描繪了一幅牧童放牛且放歌的悠閑圖,騎牛而過,短笛橫吹,笛聲悠揚;眾人聽到此處,皆以為黃庭堅要講一個童真的故事,然而他的下兩句卻差點讓眾人驚掉了下巴。

黃庭堅為何要寫牧童?因為要做對比。後兩句即事論理,以簡單快樂、沒有心機的牧童與城府很深的長安名利客作對比,說明那些只知追名逐利的庸人,費盡心思倒不如一位簡單的牧童來得快樂。這一貶一褒之間,7歲的黃庭堅給出了一個道理:寧願孤芳自賞,不與同流合污。

但是不要以為黃庭堅只是表達了一個思想,其實7歲的他就已經具備了足夠的寫作技巧。我們來看,「騎牛」與「吹笛」的巧妙結合,凸顯了牧童的自在和洒脫,而「前村」與「隴」的背景,則使畫面境界遠闊,更顯「野」味兒。

那麼這首詩究竟黑暗在何處,為何不適合孩子去讀呢?

小解認為主要有兩點。其一,黃庭堅的觀點顯得比較偏激化,並非所有長安的追名逐利者都是同流合污者。想那李白也曾入花萼樓為貴妃醉酒,想那蘇東坡也曾浮浮沉沉為朝廷所累,而杜甫想去追逐卻都沒這個資格,一生只是個小角色。所以,「長安名利客」並不可恥,可恥的是被嘲笑了卻看不開,被打擊了卻放不下。李白被賜金放還,可他依舊我行我素,詩酒人生,得意快活;蘇軾幾遭貶黜,可他仍然開朗豁達,一蓑煙雨任平生。所以說,黃庭堅站的地方比較灰暗。

其二,年僅七歲的孩子,如何得此深刻道理?要知道,自然而飄逸的田園牧歌式的理想生活,只是文人士子們的「空想」和「幻想」而已,嘴上說著洒脫,但實際還是對名利耿耿於懷,繼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從而身心俱疲,得不到真正的快樂。但是這些都是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的感受,一個七歲的孩子他怎會知道呢?難不成黃庭堅年輕的身體內居住著一個老舊的靈魂?不敢再往下想了。或許當我們讀懂它的時候,才是真正嘗到生活的時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大禹治水的畫像里都拿著一件「叉子」?用叉子怎麼治水?
「另類」美女楊貴妃究竟有多胖?她的真實體重是多少?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