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源自公眾號:小一時空)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一時空攝於20190721

說起北京天壇公園,多年前第一次走近它的情景… 時至今日,記憶猶新。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對它的印象,那就是:震 撼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本次進京,恰巧會議場所離天壇公園不遠,得以重遊。

但因是趁了會議間隙,來去匆匆,也只能是浮光掠影,到此一遊了。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小一時空攝於20190721

天壇,位於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

我們那天是會後步行去的,到達大門口,已是下午的下班時分了。

好在離晚九點關門還有一段時間,於是購票進入,門票34元。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進了公園,一邊走,一邊看資料介紹。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

它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

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

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

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小一時空攝於20190721

圜丘壇是舉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場所,

主要建築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廚、三庫及宰牲亭,附屬建築有具服台、望燈等。

史料記載:

圜丘明朝時為三層藍色琉璃圓壇,清乾隆十四年(1749)擴建,並改藍色琉璃為艾葉青石檯面,漢白玉柱、欄。

圜丘形圓象天,三層壇制,高5.17米,下層直徑54.92米,上層直徑23.65米,每層四面出台階各九級。

上層中心為一塊圓石,外鋪扇面形石塊九圈,內圈九塊,以九的倍數依次向外延展,欄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數,象徵「天」數。

圜丘檯面石板、攔板及各層台階的數目均為奇數九或九的倍數。

燔柴爐位於圜丘壇外壝內東南,座南朝北,圓筒形,綠琉璃磚砌成,其東西南三面各出台階九級。燔柴爐是舉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儀時焚燒祭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從南門進入,首先見到的便是圜丘。

沿著南北中軸線走到北,便是著名的祈年殿。

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這裡便是著名的迴音壁。

皇穹宇院落周圍的圓形圍牆,牆高約3.72米,厚0.9米,牆身用山東臨清磚磨磚對縫,藍琉璃筒瓦頂,就是「迴音壁」。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小一時空攝於20190721

皇穹宇圓形院落的牆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體,磨磚對縫的砌牆方式使牆體結構十分緊密,牆的表面直徑651米,圍牆高3.27米。

當人們分別站在東西配殿的後面靠近牆壁輕聲講話,雖然雙方距離相距很遠,但是可以非常清楚地聽見對方講話的聲音。這是因為圓形十分光滑,對音波的折射。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這裡是皇穹宇。

皇穹宇院落位於圜丘壇外壝北側,坐北朝南,圓形圍牆,南面設三座琉璃門,主要建築有皇穹宇和東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壇祭祀神位的場所。

資料上介紹說:

皇穹宇由環轉16根柱子支撐,外層八根檐柱,中間八根金柱,兩層柱子上設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撐拱上的天花和藻井。

殿內滿是龍鳳和璽彩畫,天花圖案為貼金二龍戲珠,藻井為金龍藻井。皇穹宇殿內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國古建中是獨一無二的。

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頂,藍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階六級,飾旋子彩畫,造型精巧。東殿殿內供奉大明之神(太陽)、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則是夜明之神(月)、雲雨風雷諸神神牌供奉處。

皇穹宇殿前甬路從北面數,前三塊石板即為「三音石」。當站在第一塊石板上擊一下掌,只能聽見一聲迴音;當站在第二塊石板上擊一下掌就可以聽見兩聲迴音;當站在第三塊石板上擊一下掌便聽到連續不斷的三聲迴音。這就是為什麼把這三塊石板稱為「三音石」。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丹陛橋

是連接祈谷壇南磚門及其南天門(成貞門)的甬道,也是連接祈壇和圜丘壇的軸線,長360米,寬30米。

丹陛橋上有三條石道,中為神道,東御道,西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南端1米,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臨天庭。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沿著這條南北中軸線一路前行,

經圜丘,過皇穹宇、迴音壁等,

一直向北,便走近了祈谷壇

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

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小一時空攝於20190721

祈谷壇

是舉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場所,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東西配殿、祈年門、神廚、宰牲亭、長廊。

附屬建築有內外壝牆、具服台、丹陛橋,內壇牆上東南西北各設天門,西外壇牆設祈谷壇門,內壇東部有七星石。

祈谷壇的祭壇為壇殿結合的圓形建築,是根據古代「屋下祭帝」的說法建立的。壇為三層,高5.6米,下層直徑91米,中層直徑80米,上層68米;殿為圓形,高38米,直徑32.7米,三重藍琉璃瓦,圓形屋檐,攢尖頂,寶頂鎏金。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這便是天壇公園的標誌性建築

祈年殿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小一時空攝於20190721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祈年殿由28根金絲楠木大柱支撐,柱子環轉排列,中間4根「龍井柱」,高19.2米,直徑1.2米,支撐上層屋檐;中間12根金柱支撐第二層屋檐,在硃紅色底漆上以瀝粉貼金的方法繪有精緻的圖案;

外圍12根檐柱支撐第三層屋檐;相應設置三層天花,中間設置龍鳳藻井;殿內梁枋施龍鳳和璽彩畫。

祈年殿中間4根「龍井柱」,象徵著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層十二根大柱比龍井柱略細,名為金柱,象徵一年的12個月;外層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徵一天的12個時辰。中外兩層柱子共24根,象徵24節氣。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

我想很多人都會有同感:像天壇這樣的景點是很難一次領略其全貌的。

尤其此次遊覽,純屬忙裡偷閒,匆匆一瞥。

記得第一次來到天壇公園遊覽的時候,離開前腦海里就閃過一個念頭:一定還會再來的!

現在多少年過去了,沒想到離開時依然如故:再見了,天壇公園,下次再來!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天 壇

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

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

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遊記:圜丘祈谷,天圓地方,這是京城最值得去的景區之一

(公眾號:小一時空編輯。圖片攝於20190721,史料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一時空 的精彩文章:

隨筆:閑聊59歲的養生專家和95歲的癮君子
詩情花意: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TAG:小一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