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2001年山東沂源西魚台村姑子坪遺址發掘現場,洛陽鏟一鏟下去,挖開了一個千古謎案!

出土銅器、陶器、石器、骨器等150餘件(組),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被評為2001年全國重大考古發現。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數量如此眾多的青銅器卻沒有任何銘文,墓主人屍骨無存,墓葬的年代、主人、身世撲朔迷離!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帶隊主持這次重要考古發掘的正是沂源老鄉,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任相宏


「我們沂源不是沒有歷史,而是沒有發現歷史。」

任相宏:「過去一提到沂源,除去沂源猿人以外,就沒有歷史了,荒蕪歷史一個地方,沒有歷史文化,沒有歷史沉澱。」

沂源縣地處山東省腹地,是山東省平均海拔最高的縣。西周末年,諸侯爭霸,烽煙四起,沂源地處強大的齊國、魯國和紀國、莒國等多個國家的交界處,具有獨特的戰略地位。不可能沒有歷史,只是歷史在等待著後人發現。

從1979年開始,任相宏一直關注並參與沂源的考古發掘,1989年、2000年、2001年任相宏帶隊陸續在我縣姑子坪出土了一批青銅器等重要文物,希望藉此揭開沂源歷史神秘的面紗,然而他失望了。

任相宏:「非常迷失,沒有文獻記載,沒有銘文,沒有出土文獻,非常迷惘,說不清。2000年的墓,沒有人骨架,組合也有問題。我們本來想解決問題,恰恰是解決的問題不如帶來的問題多,越來越積累,成了一個謎團,搞不清。」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陷入迷惘中的任相宏,到底能否揭開姑子坪遺址的神秘面紗,還原沂源歷史的真相呢?

在姑子坪遺址出土的青銅器均為重器,在古代,青銅器被稱作金,絕非一般人所能享有,考古人員斷定,墓主人的身份起碼是一位顯赫的貴族。他是誰?專家希望從青銅器中找到銘文,進而找到答案。

任相宏:「第一文獻沒有記載,查不到。另一個沒有銘文,當時正是銘文最鼎盛時期,沒有銘文就是怪事。姑子坪一個銘文也沒有,非常怪,很罕見。」

考古專家把希望又寄托在能出土人屍骨架,通過研究屍骨確定墓主人的年代、身份,然而出土的屍骨已經粉了,無法鑒別。

任相宏轉而從史籍中尋找線索,春秋時期沂源屬於紀國的領土,任相宏推測,姑子坪遺址墓葬應該是紀國的一位貴族或武將。如果能在沂源發現同時期的墓葬或許就能解開這個謎底。任相宏在史書中注意到,紀國領土最南端,是一個名叫浮萊邑的地方,而這個地方今天普遍認為是沂源縣東里鎮附近。考古人員在對東安村的文物普查中發現了東安古城殘存的古城牆。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任相宏:「東安古城非常驚人,最早發現有龍山的夯土城牆,商代、西周、春秋西漢、東漢、晉、魏晉,一直到隋代時期,斷斷續續,這個地方是有城的,有城牆,這個是沒有想到的,完全超出我們想像的,非常驚人的,突破了文字記載,在沂源是史無前例的。」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古代夯土城牆的發現,讓任相宏非常振奮,有城就會有相應規格的墓葬存在。

任相宏:「我想解決東安古城跟姑子坪之間的聯繫問題,姑子坪是春秋的,必須找一個和城規格一致的墓葬,一個陽間,一個陰間,必須找到一個規模大的和城一樣的,由它證明城的存在。非常遺憾,沒找到,08年,09年還在找,只有城沒有墓。」

2010年,在東里鎮東安村發現墓葬,任相宏非常興奮,親自參與古墓的發掘。當時正是冬天,發掘工作非常困難。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任相宏:「基本上這樣關鍵部位都是我動手,我自己製作工具,簽子,一點點剝離,非常非常困難。一旦剝離破碎了,那就永遠消失了。有時候趴在那裡,他們說我,你比農民還農民。而且天氣又冷,你不能戴手套,戴手套找不到感覺,找不到手感,發掘需要非常技巧。」

令人驚喜的是,古墓中還出土了古代絲織品和竹製品。這在北方是非常罕見的。

絲織品的出土對於研究古代紡織技術具有重要的價值,目前這批絲織品國家在湖北進行保護研究中。而大量竹製品的出土,讓任相宏對沂源2000多年來氣候的變化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經過專家鑒定,這是一個戰國古墓,具有非常高的考古價值。但是任相宏最渴望的還是找到春秋時期的古墓,從而揭開沂源春秋階段的歷史真相。

任相宏沒有放棄,他相信自己的判斷,一定能在周邊找到春秋時期的大墓。他跑遍了周圍的東里、西里、中庄等鎮,但是一無所獲。


最後,他來到了離東里鎮只有3公里的沂水天上王城景區紀王崮。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任相宏:「我在沂源做工作,然後追尋到這個地方,在沂源找不到這樣規模的地方。在2009年的國慶節我們就主動跑到這個地方。」

史書記載,春秋時期,在山東地區活躍著大小40多個諸侯國,其中紀國是僅次於齊國、魯國、莒國的第四大國。但是紀國在《春秋》中僅提到四次,而且都是被齊國滅國的最後階段。公元前690年夏天,齊國包圍紀國都城,《春秋》最後寫道,「紀侯大去其國」。紀王將剩下的國土交給弟弟,帶著數千臣民出國逃亡,不知所蹤,紀國就此滅亡。紀王究竟逃向了哪裡?成為一個千古歷史懸案。

任相宏在《沂水縣誌》中找到這樣的記載:「紀王崮,相傳為紀子大去其國,居此,故名。」 紀王崮會不會埋有春秋時期的墓葬呢?任相宏經過多次實地探查後,得出了肯定的結論。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任相宏:「我推斷墓葬沒問題,多大規模,如果沒有被盜,應該出多少東西,青銅器出多少,話說出去了,收不回來了。」

2012年,由任相宏擔任學術總顧問的天上王城發掘工作正式開始了,

發掘工作是在冬季開始的,高高的紀王崮上天氣異常寒冷。

任相宏:「2012年過了春節,初七我們就挖掘,很冷,零下20多度左右,17、18度,就住在板房裡。」

經過三天的挖掘,陵墓終於向世人展露出他神秘的面貌。

任相宏:「每天做,每天做,到基底60公分還不出東西,不著急嗎?三個晚上睡不著,壓力大,我說,這輩子堅決不幹了。後來,大家都很高興,一出現我和大家都跑來看,劉書記問我還保留了多少,跟我最開始的判斷是一致的,大家都說任老師很神奇。」

作為這次考古工作的學術總顧問,任相宏對發掘充滿了期待,很多關鍵環節,他不放心,自己親自動手。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過考古隊的努力,紀王崮發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201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出土的文物量大、精美,不僅有帶銘文的青銅禮器,還出土了成套的編鐘、編磬等樂器、成組的玉器等,如此高規格的墓葬主人到底是誰呢?專家們對此產生了分歧。任相宏推測是2000多年前逃亡的紀國國君的墓葬。



任相宏:「有些先生認為這裡是莒國國君,我認為是紀國國君,我們東安古城應是春秋時期浮萊邑,戰國時期蓋邑。應該是實物和文獻非常切合的,非常嚴密的,可能是解決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包括我們的姑子坪。那就是一個千古歷史懸案,歷史之謎,我們爭了多少年都不知道。」

史書記載,公元前690年,齊國攻陷紀國的都城。任相宏在《春秋》上發現,用的是「紀侯大去其國」,明明是慘烈的滅國,卻不用滅,明明是出逃,卻用的是去,《左傳》最終做出解釋,「紀侯不屈從齊國」,如此不甘心的紀王到底逃向了哪裡?謎一樣困惑著史學界。

任相宏 :「史學界爭論不休,一直到80年代還在爭,有說到東,有說到西,有說被滅了,有說逃亡了,這的確是千古懸案,現在基本上解開了,證據比較充分。」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任相宏大膽推測,東安很可能就是紀國最南端的都邑浮萊邑,紀王出逃後很可能選擇這裡,從東安豐厚的春秋遺存可以得到驗證。從東安出土的戰國墓葬可以判斷,百年後的戰國時期,東安古城最終成為齊國的領土蓋邑。

可見東安最終還是落入齊國囊中,紀王最後無奈逃到了高高的紀王崮上。

任相宏:「為什麼這個墓呢?出現這麼奇特的現象,我考慮和這個歷史背景有聯繫,我考慮任何一個國家,在春秋階段時期,如果要說是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不可能遷到這個地方去建座城,也不可能到這上面建陵墓的。沒有辦法,逼得,被逼的,逼上梁山一樣。最後一個相當於成山大王了,與世無爭,我最後做個山大王就算了。」

紀王在東安東山再起的願望完全破滅了,最終上山做了山大王,在高高的紀王崮上建立了防線,守衛著紀國最後的尊嚴。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任相宏:「處在這個地方非常安全的,背靠著魯國和莒國,面對著齊國。那樣一個天然屏障,然後是什麼呢?你如果說這個地方要突破,還有沂河,沂河過來之後,它有個通道,還有那個走馬門,如果走馬門再一破,還有什麼呢?還有依次防線。就是一道道,第一道是泰沂山脈,第二道是紅水河,第三道是沂河,欄馬牆是第四道,上去走馬門是第五道。」

穿越2000多年的時空,任相宏為這段千古歷史懸案揭開了最後的謎底。

拂去厚厚的塵埃,沂源歷史的畫卷逐漸清晰起來,從史前沂源猿人,到姑子坪遺址,再到東安古城,一幕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史詩呈現在我們面前。塵封的記憶需要考古專家去喚醒,光輝的歷史需要我們共同去書寫

沂源千古歷史謎案能否揭開?從姑子坪遺址講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