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有些商品的生產日期不顯眼,而保質期卻容易看到?

為什麼有些商品的生產日期不顯眼,而保質期卻容易看到?

作者丨我是雲無心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最容易想到、也最容易引起大家共鳴的答案是:廠家故意把生產日期印在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讓消費者只看到「保質期」而誤導消費者認為還有那麼長之間才過期。

琳琅滿目的商品 | Piaxabay

關於保質期,還有另外兩個問題是:誰確定的?依據什麼來確定的?

下面分別來說。

保質期可以先印好,

生產日期卻不行

或許有的「不良商家」有這樣的想法,不過「生產日期不顯眼,而保質期卻容易看到」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生產流程上的原因。

我們知道,預包裝食品在生產的時候,包裝材料是預先製作好的,食品標籤是也是預先印好的。在製作的時候,都是大批量地印刷,因此印上去的內容都是對於這款產品確定不變的,比如配料表、營養標籤、執行標準、生產許可證號、保質期等。保質期作為其中的一項內容,會很整齊地排列在標籤上,也就很容易看到。

而生產日期則是不固定的。同樣的一大批包裝材料和標籤(如果標籤不是直接印在包裝材料的話),會用於很長一段時間的生產。所以,生產日期,只能在生產的時候才印上去

這個「印上去」,是通過一個「打碼機」噴在包裝上。小規模的生產可以用手持打碼機噴到包裝的任何位置,大規模的生產則是讓包裝好的產品在傳送帶上通過,而打碼機固定在傳送帶旁邊,食物經過時就把生產日期和批次號噴上去。噴碼的位置,就會受到傳送帶和噴碼機噴頭的位置限制。在現實中,一般就是怎麼方便就怎麼安裝

一方面,噴的位置不見得是「醒目」的位置;另一方面,噴碼機噴出的字元跟包裝上的精美印刷差別很大,也就不容易見到。

保質期的長短是誰定的?

食品的保質期是廠家自己定的。這可能讓許多消費者難以理解:事關食品安全,為什麼「有關部門」不來「管一管」呢?

不僅中國如此,世界各國也都如此。

這是因為:「保質期」是廠家的一個承諾,承諾在那個期限內,食品的品質符合國家標準和企業標準。國家標準是強制性的,而企業標準是企業顯示對同類產品的優勢而制定的更高標準。這些品質的指標也不僅僅是安全性,還包括食品的風味、口感和外觀等等

這個「保質」,跟其他商品的「保修」是一樣的。在這個期限內,任何一方面不符合廠家承諾的標準,廠家都需要負責;過了這個期限,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會壞,只是廠家不再擔保

擔保多久,自然也就是廠家自己的選擇。

廠家可以自己定保質期 | Pixabay

保質期是如何確定的?

食品的變質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並不是說在某天之前是「好」的,那天之後就壞了。

一種食品需要多長的保質期,是廠家和經銷商根據市場需求來決定的。保質期短,生產上容易實現,但容易導致產品過期而不能銷售,造成損失;保質期長,儲存經銷的壓力小,但對產品的要求高。

一般而言,廠家是參考市場上同類產品的經銷周轉時間常規工藝,來確定一個保質期的目標。然後調整產品配方和工藝條件,把產品放置比保質期更長的時間,然後測試產品的各方面指標。如果都滿足,那麼就可以了;如果不滿足,那麼就繼續改進配方和工藝,直到滿足為止。很多產品有「加速保質期測試」,就是把產品放在比較高的溫度下,根據「某高溫下一天相當於常溫下XX天」的經驗,可以更為迅速地進行確定保質期。

還有一些產品是先確定配方和工藝,把多個產品儲存起來,在不同的時間取出一些樣品進行測試,從而獲得各項指標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然後選取各項指標都沒有明顯變化的時間作為保質期。如果有比較可靠的「某高溫下一天相當於常溫下XX天」的經驗,也可以採用在高溫下儲存的加速測試。

不管哪一種方案,實際操作中都會留下比較大的餘量。這樣,即使不同批次的產品有波動,也不會出現保質期內產品不合格的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恐龍究竟是啥顏色?原來大家一直在瞎猜
你愛吃的芝士烤青口,還能癒合小鼠的傷口、粘豬皮、凈化污水……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