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都在炒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 消費者接受度到底怎麼樣?

都在炒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 消費者接受度到底怎麼樣?

蓋世汽車訊 隨著全球汽車製造商們花費數十億美元開發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J.D. Power和SurveyMonkey聯合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就消費者信心而言,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J.D. Power和SurveyMonkey這兩大研究機構合作,分別對消費者和行業專家進行了調查,並計劃按季度衡量消費者對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的意願。從6月24日到7月2日,J.D. Power和SurveyMonkey對自動駕駛汽車和電動汽車分別調查了5,749和5,270位消費者,消費者的看法被分為三類:消極(0-40分)、中立(41-60分)和積極(61-100分)。

J.D. Power展開的第一項信心指數研究發現,消費者對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並不十分有信心,在滿分100分的情況下,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汽車的信心指數只有36;而對電動汽車的信心指數為55分,處於中等水平。

J.D. Power駕駛互動和人機界面研究執行董事Kristin Kolodge表示,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汽車缺乏認知,且當前的自動駕駛汽車可能並不是消費者理想中的樣子,這是造成消費者信心水平低下的原因。

研究發現,在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有66%的人承認對自動駕駛汽車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此外,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汽車的可靠性也持嚴重懷疑態度,尤其是在自動駕駛技術和乘員安全方面。大約有71%的消費者擔心自動駕駛技術會出現故障,而57%的消費者則擔心汽車黑客的入侵,另外有55%的消費者擔心需要對自動駕駛汽車的碰撞事故負法律責任。Kolodge表示,汽車行業希望通過自動駕駛技術開發更安全的解決方案,以減少人為失誤導致的事故數量,但消費者似乎並不這樣認為。因此,向消費者普及有關自動駕駛技術和汽車等相關的知識至關重要,這一步驟不容被忽視或跳過,而汽車製造商、供應商、政府和監管機構、保險機構以及媒體等對此都有義務。

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信心指數

研究顯示,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未來的信心處於中立狀態,並且大多數消費者,無論年齡大小,都認識到電動汽車對環境的積極影響。但J.D. Power表示,約三分之二的消費者都沒有使用過電動汽車,僅25%的消費者表示可能會租用或購買一輛電動汽車。不夠便利是消費者對電動汽車持負面看法的主要原因。

大多數消費者(64%)將充電基礎設施的匱乏視為電動汽車的最大劣勢,另有59%的消費者擔憂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還有54%的消費者認為電動汽車價格太高,儘管78%的調查者表示,稅收補貼或信貸將影響他們購買電動汽車的決定。

專家觀點

J.D. Power表示,受訪的專家們意識到,自動駕駛技術的完善和商業化比預期要困難,其中兩個最大的挑戰便是技術可行性以及消費者的信任和接受度。行業專家和接受調查的消費者預計,在自動駕駛汽車可供消費者購買之前,將至少需要10年或以上的時間。不過,專家和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汽車服務(包括公共交通、快遞和叫車服務)何時投放市場意見不一,專家認為5到6年的時間即可實現,而消費者則認為將近需要10年的時間。

研究還發現,專家預測電動汽車至少還要5年的時間才能達到10%的市場份額。約59%的行業專家認為,稅收優惠和補貼將繼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定。此外除了消費者的負擔能力和信任度之外,電動汽車還面臨基礎設施缺乏、電池問題(成本、續航里程、供給能力)等關鍵挑戰。

Kolodge表示,「消費者的信任始終是一個不變的衡量因素,這也可以看成是對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的現實檢查,因為到目前為止,大部分關於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的營銷宣傳都是它們將如何快速發展以及將很快實現,但是有多快?消費者並不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蓋世汽車資訊 的精彩文章:

L4級自動駕駛是「噱頭」還是真的不遠矣?
夯實全球化發展 德賽西威智能網聯新飛躍

TAG:蓋世汽車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