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就該「自主閱讀」了,媽媽該放手就放手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就該「自主閱讀」了,媽媽該放手就放手

我們都知道閱讀對孩子來說很重要,長大了成績不好就是小時候欠下的閱讀債。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很早就開始給孩子讀書,堅持親子閱讀很多年,就是為了讓孩子以後能輕鬆一些。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還是喜歡聽媽媽讀書,不想自己讀書,這無可厚非。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孩子就該學著自己讀書了。媽媽給孩子讀書只是階段性的任務,不能給孩子讀一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媽媽就該學著放手。需要孩子向前一步走,媽媽退後一步走,扶他上馬送他一程,逐漸達到孩子自己讀書的目的。

孩子自主閱讀非常有必要

孩子能夠自主閱讀,無異於打開了另一扇通往文明殿堂的大門,孩子可以有更多選擇,不必每天都要等爸爸媽媽回家,才能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隨時隨地實現閱讀,輕鬆自在。

如果爸爸媽媽給孩子讀書,孩子主要是靠聽理解知識。爸爸媽媽把自己的感情嵌合在文字中,向孩子傳遞的是爸爸媽媽的理解,孩子自己的理解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小孩子因為理解力有限,需要爸爸媽媽的輔助,小時候的聽讀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長大了,就要把過去的積累轉化稱自己的理解能力,理解書面知識。

書上的語言非常規範、很有邏輯、表達的意思非常豐富和準確,如果孩子能自主閱讀,就需要自己去理解這些書面知識,形成自己的觀點。而自主閱讀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自主閱讀會增強孩子思維的邏輯性和清晰性 , 加深思考的廣度和深度。

很多科學家如錢學森、楊振寧等,以及一些文學家如郭沫若、茅盾、巴金、錢鍾書等,都是在5歲之前就進行了大量的認讀活動,最後成長為令國人自豪的大師。

到了這個年齡就該自主閱讀了,媽媽該放手就放手吧

在美國,早在1997年,柯林頓就提出開展「閱讀挑戰運動」,要求美國孩子小學三年級結束前就能夠自主閱讀。到2001年,布希政府以法案的形式將這一要求確定下來。現在,大部分8歲的美國孩子都能夠做到自主閱讀 。

江蘇省教育學會從1998年起,就以教育部重點課題「科學教育——開發兒童少年潛能研究 」的子課題「科學認讀——發展兒童語言及思維」為抓手,對幼兒園和小學一、 二年級的孩子進行了認字與閱讀的研究和實踐,實驗單位中絕大部分孩子上小學三年級時便能自主閱讀。也就是說,我們國家孩子在8歲實現自主閱讀是非常容易的。

其實,對於早期開展親子閱讀孩子來說,孩子在6歲左右實現自主閱讀也不是難事,凝寶是在6歲多,上一年級後的2個月實現的自主閱讀。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提到,女兒是在過完六歲生日,離上小學還有半年多的時間裡,自己拿著書本像模像樣地讀的津津有味。

時機成熟,就讓孩子自主閱讀吧

生理心理準備

孩子在6個月的時候已經形成了圖形識別能力,漢字就是圖形文字,孩子有能力認識漢字,這是孩子識字的心理準備。孩子在1歲左右就能夠進行簡單的發音,具備一定的說話能力,這是孩子能讀出來的心理準備。孩子在3歲左右已經有了理解文字的能力,文字是表意符號,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具備了一些生活經驗,能夠把文字元號和具體事物聯繫起來,理解掌握文字。這是孩子能理解文字的心理準備。孩子在自主閱讀以前一定是具備了上述三種能力,才可以實現自主閱讀。

物質準備

孩子在實現自主閱讀之前,有意無意地給孩子提供一些書籍,讓孩子跳跳腳能夠得著,又能喜歡這些書籍,孩子就會嘗試去閱讀。這就需要家長花一些心思,看孩子喜歡哪類書,就準備哪類書,可以給他提供讀過很多遍的書,讓他沒有陌生感。可以是拼音書,也可以是繪本、簡單故事書。

凝寶小時候特別喜歡讀托馬斯系列書籍,媽媽給他讀過四五十本托馬斯故事書,他已經對封面的文字相當熟悉了,裡面的很多字也認識。為了讓他願意自己讀,就給他買了一套托馬斯的自主閱讀叢書,字非常大,每頁就一行字,他沒有畏懼感,帶著讀故事的熱情,他就願意讀完一本書。

識字量準備

江蘇教育學會《讓8歲的中國兒童實現自主閱讀》這篇文章介紹說:中國的孩子實現自主閱讀,首先要認讀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而依據2000年《全 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實驗稿 ) 》,孩子上完二年級 (一般8歲)只能夠認讀1600—1800個常用漢字。

其實孩子在沒有認識2500個漢字的時候也能自己讀書,凝寶在自己讀書之前,能認識的漢字是1700多字。只要是堅持自主閱讀多年的,識字量都不會太少。如果只是等著上學再去認字,那自主閱讀的進程只能推後了。

讓孩子實現自主閱讀,正確的打開方式很重要

需要家長的陪伴

孩子開始閱讀的時候,會有畏難情緒,這就需要家長給予陪伴,幫助他度過這個難關。

《朗讀手冊》中說:很少有孩子會主動愛上閱讀,通常都必須有某個人引領他們進入書中的奇妙世界。

凝寶開始閱讀的時候,簡單的書讀起來很順利,感覺很快樂。如《每顆行星都有自己的地方》、《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開明國語課本》、《日有所誦》。前面兩本書因為媽媽之前給他讀過很多遍,後面兩本書是因為短小精悍、朗朗上口。

如果讀一些新書,凝寶就有畏難情緒。比如《長腿小蝸牛》、《穿靴子的貓》,孩子會因為不認識的字特別多或者因為太長而不想讀。這時媽媽會和他分工,他讀左邊,媽媽讀右邊,或者他讀上邊,媽媽讀下邊,總之就是合作閱讀,評分秋色,他感覺這種形式很又有趣,降低了自己的工作量。媽媽和他一起讀,就顯得很公平,他不會認為是苦差事。

不要打斷孩子

孩子讀書的時候,會出現一些錯誤,這時不要急著糾正,如果太急於糾正孩子,他會感覺受到打擾而反感,也會影響理解力。其實幾個字讀錯了,也不會影響理解能力。我們的理解力是成塊理解的,並不是逐字理解的,如果把閱讀過程看作是單純認字,就本末倒置了。

凝寶讀《小房子》的時候,每頁有2-3個不認識的字,他也讀得津津有味。媽媽沒有打擾他,偷偷地在本子上記下頁碼和生字。等他讀完這本書後,媽媽教他查新華字典認字,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凝寶很喜歡這種方式。孩子認為能自己完整地讀完一本書,媽媽沒有打斷他,這讓他很有成就感。

鼓勵孩子

要想讓孩子實現自主閱讀,就要多鼓勵孩子。給他一定的獎勵,不一定需要物質獎勵,只是精神上的獎勵,也會鼓勵孩子繼續下去。

凝寶當時上一年級,正好配合老師組織的閱讀活動,在作業本上寫上孩子每天的閱讀時間,老師就會多給一個小印章,孩子為了得到這個榮譽,就會特別起勁。家長可以準備一些小星星之類的小貼畫,製作一個大表格粘貼在牆上,或者找一個專門的記錄本,每次孩子讀完書,就貼一個小星星,孩子也會受到激勵。

說起來貌似有些複雜,其實只要堅持親子閱讀,自主閱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選擇孩子喜歡的書籍,孩子自然樂於閱讀。同時,當孩子能夠自主閱讀之後,家長也不是坐視不管了,對於超出孩子理解力的書,還是要由家長繼續引領。

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再走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感謝支持!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凝媽悟語 的精彩文章:

孩子早教去早教班?Dr.魏:在家一樣做早教,更大程度塑造大腦
懷孕4個月有這六種感覺,說明胎兒在子宮內很健康,孕婦放寬心

TAG:凝媽悟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