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劉鴻雁:別小看「打招呼」這件事情

劉鴻雁:別小看「打招呼」這件事情

劉鴻雁:別小看「打招呼」這件事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們知道不願主動打招呼是內向孩子的共同表現,但這位4歲的女孩,單單不願跟老師打招呼,這下讓媽媽著急了:


我想問下我孩子見人不願意叫怎麼回事?最近碰到教她的老師也不肯,我們都很尷尬。她要玩熟悉了倒是很會叫的,就見面我叫她叫,她死活不肯,一直來都這樣。有時候倒是碰到掃地的環衛工人,年紀大的保安倒是會主動去叫。次數多了會給人感覺這孩子缺乏教養,但我又不能強制讓她一定要怎樣。謝謝老師幫忙分析一下。——一個四周歲孩子的媽媽

以前每次家長諮詢時,都是問「怎麼辦啊」,這次家長直接說讓我「分析一下」,看來家長已習慣我這種答覆方式了,那我就來「分析一下」吧:

我先總結一下您敘述的意思:

1、您孩子是會與人打招呼的。

2、但剛見面時,無論生人、熟人都不願意打招呼。

3、像那些她認識的,但與自己的生活沒有直接關聯的人(如環衛工作、年長的保安),她倒會主動打招呼。

4、她認為安全的人會主動打招呼,環衛工人多為女性,而年輕的保安是年輕男性,她則不會主動與他們打招呼。

從這幾條中,您能發現, 在您孩子的頭腦中,對於「打招呼」這件事情是非常有自己的標準和判斷的。她的標準是:確認這個人能讓自己產生「安全感」,她才會和他打招呼。我們按她的標準去驗證一下,您就能理解她,並知道怎麼去幫助她了。

劉鴻雁:別小看「打招呼」這件事情

1、碰到老師不肯叫。

老師是她生活中最直接相關的人之一,而且還是會對她的行為作出評價的人,那麼「打招呼」這種事情就不那麼簡單了,她要說得符合要求,否則會被老師批評。也許您會疑惑:「就是叫聲『老師好』嘛,有什麼符不符合要求的?」其實還真有,比如:叫的聲音小了、語氣不夠肯定了,不熱情了,這些都是要求嘛。 如果家長或老師在這方面比較頂真,孩子就會面臨著這樣的評價,讓孩子在「打招呼」這件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上,也無所適從。

所以,如果碰到一個要求嚴格的老師,她會沒有「安全感」,這個「安全感」體現在「自我認知、自我評價」方面。

這裡我要特別說明一下,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教育風格。我作此分析,並不意味著您孩子面對的這個老師就一定是個嚴肅的老師。老師畢竟要面對很多孩子,而在您孩子的心裡,可能還沒有「在這位老師面前可以完全釋放」的那種感覺。所以, 從實效上說,家長的引導和幫助更重要

這也正好印證了她願意和「掃地的環衛工人,年紀大的保安」主動打招呼的行為。

2、對於「那些她認為可以放鬆和有安全感的人」,她會主動打招呼。

您看您的女兒多懂事啊,也非常懂得禮貌,而且她還能鑒別「什麼人是安全的」。她之所以不主動和「年輕的保安」打招呼,應該是接受了「不要和陌生的叔叔說話」這樣的安全教育。對於一個女孩來說,這點至關重要。保安雖然不能完全算陌生人,但畢竟是沒有了解過的人。

這裡說到「了解」了,我們又能進一步的理解,她下面的這個行為。

3、熟悉了以後,她會自然而然地打招呼。

熟悉是一個由不了解到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您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標準去判斷。當她認為「這個人」能讓自己有安全感時,她會自然而然地叫他。當然,不是全會叫, 只有確認有「安全感」時,她才會叫。一般來說,來您家拜訪的人,都是友好的,也不大會扳著臉、一副教訓人的樣子,如果真碰到這樣的人,她也不會叫的。

最後,要解決一下「您怕別人認為您的孩子缺乏教養」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絲毫不影響您孩子的成長,因為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她對社會的認知越來越豐富,對人的了解越來越透徹,她對生活有「把控感」了,「安全感」就會增強,也會越來越自信,您的這個憂慮將不復存在

「打招呼」在孩子心中,是件大事情。最近,我在個人微信上寫過一句話:「 先識人,再相信,路越來越寬;先相信,再識人,充滿風險;不相信,無路可走。別小看「打招呼」這件事情,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它意味著「我承認你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我們知道,大人是能做到「跟每個人打招呼,但並不會相信每個打過招呼的人」。但孩子不是這樣,因為孩子沒有自我防禦的能力,他必須依賴別人來保護自己。孩子從一出生,最最依賴的人就是母親,如果母親離開,孩子會有一種「生離死別」的感覺,這個就是很多家長都知道的「分離焦慮」的表現。如果您讓孩子跟這個人打招呼,則意味著「她可以相信這個人」;如果您要暫時離開,她可以相信這個人,跟她在一起,直到您回來,這個是「安全依戀」的表現,是孩子社會化發展的第一步。

劉鴻雁:別小看「打招呼」這件事情

針對「打招呼」這件事,有兩個禁忌,提示一下您:

1、不要給孩子貼上「內向」的標籤

此處我要特別說明一下,前面已說過內向性格沒什麼不好,此處這麼寫彷彿是對「內向」的否定。因為,在中國人的思維里,「內向」的確是一種性格否認,如果家長以「內向」為緣由來解釋孩子「不打招呼」的行為,更是對「內向性格不好」的認同。所以,我在此處寫「不要給孩子貼上『內向』的標籤」,家長只要知道內向性格沒什麼不好就可以了,不必常把孩子內向掛在嘴邊

孩子的最初「自我評價」來自於父母、同伴和老師。如果您對人說「我的孩子比較內向害羞」,以此解釋她不打招呼的行為,您的面子是照顧到了,但她在內心裡就會認為自己是個內向的孩子。我們知道,人是有自我暗示的,如果她已經認為自己內向了,那麼就會愈發向著內向的個性方面發展

劉鴻雁:別小看「打招呼」這件事情

補充說明:研究表明,極端內向和極端外向的人是很少的大多人居於內向和外向之間。因為內向和外向各有優劣之處,人會隨著自己的成長慢慢地調整自己的性格,使自己的性格盡量居於內外向的中間區域,既能專心做事,又能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這就是不要給孩子「內向心理暗示」的根本原因。

2、不要逼孩子跟人打招呼

「逆反心理」是我們家長都知道的, 越是強迫,孩子就越逆反

下面是幾個可以借鑒的做法:

1)在孩子面前,主動和別人打招呼,樹立榜樣。

身教勝於言傳,自己做到了,做好了,孩子自己會「模仿學習」。

2)選擇一些關於「講禮貌」的繪本,和孩子一起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時,請注意不要打斷故事情節,不要與孩子的生活進行對照。讓孩子喜歡故事裡的角色,喜歡和羨慕故事裡的情節,她自然就會以故事裡的角色為榜樣,並對它的行為進行模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