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儲存風險大,消費者擔心信息不透明 花2萬塊存臍帶血究竟值不值?

儲存風險大,消費者擔心信息不透明 花2萬塊存臍帶血究竟值不值?

每一個準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出生,她們願意盡自己所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但是這種心理卻容易被某些人利用,成為謀財的工具。

日前,多位孕婦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自己在北京某婦幼保健院孕檢的過程中,醫護及銷售人員頻頻向她們提到一個神奇的臍帶血存儲項目。據宣傳,存儲的臍帶血能治療多種疑難雜症,相當於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建立一個「生命銀行」,而這個機會錯過了就不會有第二次。

但是,臍帶血真有那麼神奇嗎?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臍帶血的採集、存儲都有一定門檻,即便存儲合格,後續應用於臨床也不能保證治療的有效性。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目前國家對臍帶血自體庫的監管還是空白,衛生部門頒行的所有監管法規,都是針對公共庫而言的。

2萬多元存臍帶血

《華夏時報》記者實地走訪了北京某婦幼保健院,發現臍帶血項目的銷售代表會常駐三樓的胎心監測室。隨後,記者來到胎心監測室表示自己想了解一下臍帶血項目,一名身穿護士服的人員遞給記者幾張宣傳單頁。

宣傳單頁上顯示,臍帶血是胎兒娩出斷臍後,盡量短的時間內從臍靜脈中採集獲得的血液。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可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粘多糖病、神經母細胞瘤等多種疾病,全球已有45000個臨床應用案例。

如果孕婦選擇自存臍帶血,需要繳納22800元的存儲費用,存儲至孩子18歲,並贈送孩子一份總額102.5萬的醫療保險。宣傳單頁上寫到:「珍惜一生僅有一次的機會,為孩子的健康留下一顆小小的種子,也留下孩子與媽媽最後的血脈牽絆」。

該醫院多名孕婦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在該婦幼保健院建檔後,醫院都會組織她們集中上課,並且在微信上建一個孕婦群,普及懷孕知識。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這些課程並不像聽起來這麼單純。「有一半的課程都在推銷那個臍帶血。」一位孕38周的准媽媽抱怨說,「還有每次去產檢、測胎心時都會被推銷。」

其中也不乏被銷售打動選擇存儲臍帶血的孕婦,她們會在銷售代表處領取一個血袋,放在待產包中,在胎兒娩出後1-2分鐘內進行臍帶血採集。整個過程要非常迅速,不然血液就會凝固無法使用。

噱頭大於實際?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臍帶血自存並不是想像的那樣簡單,很可能是噱頭大於實際。

首先,臍帶血採集量有限。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韓忠朝表示,新生兒出生時臍帶血的含量通常只有80至100毫升,裡面所含的造血幹細胞數量有限,限制了其對多種疾病的治療。目前臍帶血主要用於對血液病的治療,但通常只能用於體重在30公斤以下的兒童,對成人來說是不夠的,一般年齡比較大的孩子,醫生也都不建議採用,而是使用外周血中提取的骨髓造血幹細胞。

根據0-18歲男孩標準體重表,當孩子達到9歲時,體重就已經超過30公斤,自存的臍帶血量將有大概率無法滿足治療需求。也就是說,臍帶血自存中宣傳的「保管至18歲」,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不必要的。

其次,先天性的遺傳疾病無法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解放軍第309醫院血液科副主任張永清表示,臍帶血大部分是對他人有用。「自體移植,用上臍帶血幹細胞的概率非常低。遺傳性及先天性疾病是明確不能用於自體移植。拿此前銷售代表普遍宣傳的臍帶血能治白血病為例,大量文獻顯示,白血病屬於單基因遺傳病,大部分得白血病的患者都具有先天性的基因缺陷,這就意味著他們的臍帶血同樣有缺陷,無法用於治療。

這直接導致了臍帶血自救案例極少。據了解,臍帶血存儲分為自體庫與公共庫。自體庫需要自費存儲,公共庫則屬於自願捐獻,類似於獻血,辦完捐贈手續後可以給需要的人用,如果自己未來有需要也可以憑捐獻者優先配型。目前,臍帶血的臨床應用案例多來自於公共庫。截至2017年1月,北京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總庫存50萬份,自體應用18例,公共應用941例,自體應用比例不足萬分之一。

對此,美國血液與骨髓移植學會曾發表聲明:孩子出生後20年內需要用到自己臍帶血的概率極低,僅為0.04%到0.0005%,不推薦健康家庭保存私人臍帶血。

作為父母,選擇將孩子的臍帶血捐贈到公有庫,不僅可以造福其他的家庭,也為自己的未來多一份保障,同時也無需花錢。只不過銷售代表向孕婦推銷的主要為自體庫,對臍帶血捐獻則隻字不提。

而對於存儲臍帶血贈送的102.5萬元的醫療保險,也並不像聽起來那樣誘人。這份保險主要構成為兩部分,即80萬保額的造血幹細胞移植費用報銷醫療險,以及10萬保額的意外險。據一位不具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就第一部分來說,造血幹細胞移植只能用於少數的幾個病種,發生概率很低,即便保額高達80萬,它的保障成本一年不過幾十塊;對於第二部分,10萬保額的兒童意外險,市場價格在100塊左右,18年的成本就是1800塊。兩部分加在一起,贈送的102.5萬的醫療保險市場價都不足3000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臍帶血的採集、存儲都有一定門檻,不一定成功。而即便存儲合格,後續應用於臨床也不能保證治療的有效性。

中華醫學會浙江分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黃強表示,臍帶血存儲在零下196℃的液氮當中,每隔半個月就要更換才能保證其安全性,但是存儲過程中會產生損耗,時間越久損耗越大,本身用到臍帶血就存在量不夠的問題,加上損耗掉的那就更難保證。但這些風險並未在宣傳材料中進行說明。

消費者擔憂信息不透明

據了解,自存臍帶血項目在北京各大三甲醫院內均有推銷。宣傳單頁顯示,該服務由北京佳宸弘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採集到的臍帶血將存儲在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下稱「北京市臍血庫」)。北京市臍血庫始建於1996年,是衛生部批准的中國第一家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由北京佳宸弘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聯合建立。

《華夏時報》記者採訪了已在北京佳宸弘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自費存儲臍帶血10年的徐女士。她表示自己於2009年在海淀醫院生下第一個小孩,在臨產前幾天有醫生問她需不需要臍帶血存儲服務,隨後有銷售代表向她進行詳細推薦。

徐女士平時便關注過臍帶血相關新聞,她考慮的是,選擇存儲臍帶血一是能夠防患於未然,為自己孩子買一個「保險」;二是我國臍帶血庫當時儲備不足,她看過通過臍帶血救助其他孩子的新聞,所以想著把臍帶血存儲起來一旦可以幫助到其他孩子也好。

但是,徐女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當時並不知道自體庫與公共庫的區別,銷售代表也從未與她提起過可以捐獻臍帶血,也沒有告訴她臍帶血自存利用率不高、適用疾病少、臨床應用案例均來自公共庫等實際情況。

至今,徐女士孩子的臍帶血已經存儲10年了,她選擇的支付方式是分期付款,首付一萬多,後續每年再向北京佳宸弘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支付存儲費用955元。現在她最擔心的問題就是信息不透明,雖然存儲公司向她表示可以去看自存的那份臍帶血,但是她無法確認是不是自己的孩子的,也無法保證在存儲過程中是否會出現比如斷電、損耗等情況導致臍帶血無法使用。

針對消費者知情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華夏時報》記者曾先後兩次致電北京佳宸弘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核實。7月11日,市場部的推廣人員王靜要求記者填寫一份「媒體採訪申請表」,並表示「採訪要走程序,我只能把這個採訪申請層層上報,能不能採訪到、什麼時候能採訪到我們領導我也不確定」。截至發稿,記者並未收到該公司任何回復。

公開資料顯示,全國臍血庫一共有7家,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山東、四川、浙江。由於國家財政投入不足,這些臍血庫普遍採取「公私並存、以私養公」模式,即通過在自存臍帶血項目中賺到的部分資金,補貼公有庫的後續建設。但公益與商業天然存在矛盾,該模式實行以來飽受質疑,「公」、「私」問題也逐漸成為臍血庫發展中的敏感話題。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岩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