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錢怎麼防偽?

古代的錢怎麼防偽?

在古代並沒有熒光油墨、安全線、水印等防偽技術。那麼古時候的錢幣是如何防偽的?而最早出現的紙幣是哪個朝代呢?下面將為你一一解答。

古代最早出現的紙幣朝代是北宋時期「官交子」,北宋成為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而到了元代是古代發行紙幣最多的朝代。古代官府對紙幣的防偽一直沒有放鬆過,那麼在古代錢幣如何將防偽呢?

特殊紙張防偽法

現如今有印鈔專用紙張。在古代,這紙鈔印刷用的紙張也是很特別的。首先,印鈔用的紙張,是由官府選定的。比如曾作為印鈔專用紙張的「川紙」,就是用楮皮製造出來的高級紙張,又稱「楮紙」,所以,古人也稱紙幣為「楮幣」或「楮券」。

其次,這楮紙不是什麼人都能拿的,必須要有政府的批准才能使用。這到也是,要是滿大街都能買的到,造假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費力氣就可以印刷出假鈔了。

除此之外,還有硬招。為了保證鈔紙的供應,朝廷還設置了專門的「抄(鈔)紙場」。

為了防止專業人員參與造假,還派卧底在專業隊伍里監督

蓋章防偽法

官府又發明了一種多重印押的方式。就是官府在發行的紙幣上,發給各省時,留一印記,省發給府時,又留一印記,府發給縣時,再留一印記……

就這麼留著留著,等到了縣上,紙幣上已經蓋滿額印記。縣裡再下發給錢莊時,也必須蓋章,到了錢莊手裡,還得蓋一印章。就是這樣層層相加,才使得紙幣的辨識度較高,避免假鈔出現。

圖案防偽法

如果紙鈔上只有面額和印章,這樣也難以抵擋有心者的造假,因此,要想印製出民間難以造假的紙鈔,就要設計花紋和圖案都比較多,且難度大的圖案,這樣才不易被模仿。

紙鈔上印刷的圖案錯綜複雜,這樣就算是遇上聖手書生,也很難模仿。而圖案的複雜,是以朝代為劃分的。比如說——宋朝紙幣的圖案走的是小清新風格,多以房屋、花鳥、人物的比較多,這跟當時的社會現象有關,宋代以描繪花鳥畫聞名,在紙幣上,也延續了這個習慣。

然而,到了元和清就不一樣了,這兩個朝代都比較奔放,於是乎,花鳥圖案就不出現了,而是改為龍圖案,清代尤為顯著,還在紙鈔的周圍加上邊框和花紋,極其複雜,一般難以模仿。

法律震懾法

要是以上方法都不管用,還是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造假咋辦。

哼哼,還有嚴格的法律和嚴重的後果等著他們——元朝的紙幣為了防偽,鈔紙主要取用桑樹內一層極薄的內皮,在紙幣的背面也有同值的圖形,兩面蓋上三方管理機關的紅印,正背兩面的左上方還蓋有黑色騎縫印,並在中央明顯的位置上印有「偽造者斬」等警示句。

到了清朝,制鈔主要取用樺樹內一層極薄的內皮,採用一定的工藝做成。清朝中期,新鈔發於各省布政司要鈐印記,各府、縣也要籤押印證,然後發於錢莊,還在紙幣上印上複雜的圖案,讓作偽者不易臨摹。

更是規定,凡是出現偽鈔案,凡起意者、雕板者、印鈔者、抄紙者、項科號者、收買顏色物料者,「具是同情偽造,皆合處死」。

這是晚清的紙幣,與現代紙幣已經十分相似。圖案更複雜,印刷上有凸凹之分,富有紀念意義可以說很多現代錢幣的防偽方法,清朝時已經出現雛形。

在古代不僅有各項技術防偽,也採取了嚴苛的律法和超常的獎勵舉報方式來抑制假鈔的製造,古代對於製造假鈔的刑法如此嚴格,才大大抑制了假錢幣的產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點收藏 的精彩文章:

可能是最大的錢,古代想開銀行必須要有這個!
銀行可以存錢,但存米你見過嗎?

TAG:懂點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