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王師」為何淪為「兵患」?蒲松齡一語點透,得民心者得天下

古代「王師」為何淪為「兵患」?蒲松齡一語點透,得民心者得天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話說的很對,通俗點說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鄰里之間有紛爭,可能就是互相鬥鬥嘴而已。但民族之間或國家之間有紛爭的話,則很有可能演變為戰爭,自人類有史以來,戰爭貫穿整個人類文明。

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對戰爭都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字記載,或痛斥,或感慨。但無論以怎樣的口吻描述,戰爭都是絕對殘酷的,它的殘酷不只是來自軍人的傷亡,更是來自老百姓慘遭破壞的平淡生活。家天下的歷史背景下出來的軍隊,自來就帶著一種大爺的氣質,打起仗來生死不明,所以他們奉行的是純粹的利己主義。

這種利己主義危害有多大呢?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有一個小故事基本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題目叫《張氏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來讀一下。

在文章的第一句話,蒲松齡就點明了一點:

「凡大兵所至,其害甚於盜賊,蓋盜賊人猶得而仇之,兵則人所不敢仇也。其少異於盜者,特不敢輕易殺人耳。」

只要行軍打仗,軍隊所經之處,其危害比流寇強盜都大。 這不是危言聳聽,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只要是賊,老百姓便可以堂堂正正的起來反抗;然而,朝廷兵馬一到,無論他們做什麼,老百姓只能逆來順受,稍有反抗便以亂臣賊子論處。而軍隊唯一比強盜好一點的地方就是,他們對殺人這件事還不是太隨便。被洗劫一空,婦女也未能倖免,成了士兵們淫樂的工具。

這不,清朝康熙年間的平三藩戰事中,清軍所過之處便造成了極大地危害,老百姓家的東西被洗劫一空,婦女也未能倖免,成了士兵們淫樂的工具。

清朝大家都知道,是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由於漢民族在歷史進程中的巨大作用,清朝統治者對漢人管控是相當嚴格的,尤其是清朝前期,為了鞏固自身政治上的特權,滿清統治者還拉上了曾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人,雙方和親不斷、深度交融。

清軍是以旗兵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最早是滿八旗,後來又加上蒙八旗,再後來有了漢八旗,康熙平三藩中,滿蒙的八旗兵還算是精銳部隊,戰力暫且不說,忠誠度絕對杠杠的,《張氏婦》一文中出現的軍隊便是清軍中的蒙古兵。

這些蒙古兵所到之處燒殺搶掠,姦淫婦女,當時正值雨季,農田裡積水成窪,老百姓無處躲避,都逃進了高粱地中,這些蒙古兵便脫了衣服騎著馬進去搜人,很少有能夠逃脫的。

張氏婦卻不怕,也不出去躲,就在家裡住著,她在廚房裡挖了一個大深坑,表面用茅草覆蓋,再在上面蓋上一張席,然後若無其事的開始生火做飯。不一會兒,煙火引來了倆蒙古兵,張氏婦帶其中一個進到裡面,指著地上的席讓他躺上去,蒙古兵不知是計,結果陷入深坑。張氏婦立馬在坑上又蓋上茅草和席,另一個蒙古兵進來後聽到有嚎叫聲,卻找不到人在哪,張氏婦以手指席,蒙古兵一腳踩空也陷進去了。

然後張氏婦往坑裡扔上大量薪柴,點火焚燒,火勢一大,房子都引著了,等火熄滅後,廢墟下一陣陣焦臭味,張氏婦解釋說自己把兩頭豬藏在地窖里,結果遭逢火災被燒死了。

沒有了房子,一家人生活更沒著落了,張氏婦乾脆領著女兒就在大路旁的樹蔭下坐著,往來的蒙古兵經過時總是嘰里咕嚕的調戲一番,路兩旁沒有什麼遮蔽物,這些蒙古兵倒也不敢亂來,就這樣相安無事的過了幾日後,來了一個極下流的兵痞,張氏婦含笑相迎,偷偷地用針扎這個兵騎的馬,蒙古兵怕馬跑了,便把韁繩拴在自己大腿上,張氏婦便用一個大鐵椎猛扎馬的脖子,馬吃痛狂奔。等這匹馬被其他蒙古兵截下時,韁繩上只剩下血淋淋的一條腿了。

就這樣,張氏婦憑自己的聰明才智保全了自己的清白,由此也足以說明古代兵患有多嚴重,戰火一起百姓流離,封建王朝的軍隊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利益的,百姓?螻蟻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火煮史 的精彩文章:

TAG:溫火煮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