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軾人生最大「污點」,做手腳把他人詞改成自己的,卻仍輸給原作

蘇軾人生最大「污點」,做手腳把他人詞改成自己的,卻仍輸給原作

這首詞本不想品、這篇文本不想寫,因為做為蘇軾的真愛粉,為了這首詞曾和友人爭議過不下百回,但最後仍不得不承認此作確實可能是東坡人生最大的「污點」。最後在友人「文人的偷不叫偷」的調侃下,還是決定和大家說一說這首詞。鄙人明白,東坡的「人見人愛」程度,所以望不喜勿噴!

當年蘇軾寫了首詞,名叫《洞仙歌·冰肌玉骨》,寫的是蜀國君孟昶和寵妃花蕊夫人一起恩愛納涼的場景。孟昶比蘇軾長年了118歲,一個屬於五代十國,一個是北宋。蘇軾在這首詞的序言里寫道:

仆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自言嘗入蜀主孟昶宮中,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池上,作一詞。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乃為足之雲。

意思是自己7歲時在老家眉州遇到一個姓朱的老尼,她曾無意中聽到孟昶和花蕊夫人納涼作了首詞。後來老尼死了,沒有人再知道這首詞,但自己曾聽老尼念了前兩句,為了讓全詞完整,於是自己便親自補上了後兩句。且看蘇軾自稱補全的詞: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綉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詞確實是好詞,不但景美、意美,還頗為艷麗,將花蕊夫人的驚世容顏寫盡。花蕊夫人本就是頗具傳奇色彩的一代才女,當年寫下「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的正是她。詞中綉簾半天,明月窺人等句都備受後世推崇,是難得的佳作。

本來故事到就該結束了,蘇軾大才,隨便聽了詞的前兩句就能補成一首妙詞,但事情卻完全不是這樣。後來有人發現了另一篇名為《玉樓春》的詞作,作者赫然標著五代後主孟昶,這也是老尼聽到過的那首詞,全文如下:

《玉樓春》

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綉簾一點月窺人,倚枕釵橫雲鬢亂。

起來瓊戶啟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

仔細對比這兩首詞,我們不難發現,蘇軾所謂自己寫全的部分,不過是將孟昶之作稍改了幾句,添了一些詞,便改成了自己的。改他人之作,甚至照搬他人之作,在文壇都不算什麼,但是編個故事撒個謊言,做點手腳這樣的行為確實令人唏噓。

雖然後來也有人解釋,說蘇軾那首詞的序言,並不一定是自己所加,可能是後人為神化他加上的,這種可能性有多大?我們不得而知。希望如此!也有人說,編個故事彰顯才華,是當時文人常用伎倆,蘇軾此舉也算不得不雅,這一點說得也是沒錯的!

那這兩首詞到底哪首更強,估計大家也已心裡有數了,這大概是蘇軾輸得最慘的一次,後世不少人直接不客氣地評蘇軾詞為——點金成鐵。孟昶之作與蘇軾詞相比,不但語言更加簡練,而且因為此時後蜀已將亡,國主孟昶心中早就瞭然,所以詞中他內心的煎熬也早就暗藏,這一點在蘇軾詞中略顯暗淡。這也是後世認定此原作是出自孟昶之手的一個最大原因。

兩首詞一段懸案,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事情究竟如何尚無定論,而就目前的推論,鄙人只能說無可奈何。但無論如何,人無完人,我們愛蘇軾是因為他的無數經典,也是因為他帶給樂觀、積極、豁達,這樣便夠了。關於這兩首詞,希望聽到不同意見,我們一起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叨叨不訣 的精彩文章:

蘇軾頭一回這麼認真夸人,全詞情商智商在線,被譽:辛棄疾學不來
為紀念歐陽修,蘇軾在同一地點寫首與其相似的詞,千年來難分高下

TAG:叨叨不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