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精闢的台詞,可以流傳幾千年

精闢的台詞,可以流傳幾千年

作為生活調料之一,電視劇,尤其是古裝劇,陪伴我們度過了很長的時光。特別是碰到喜歡的劇時,我們還會反覆三刷、四刷。

作為古代版「電視劇」,戲曲也同樣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趣調料,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人人喜聞樂見。

崑曲《牡丹亭》上本演出國家大劇院供圖 (攝影蘇岩)

但是今人對戲曲和電視劇的態度卻有些不同。

當我們翻閱著戲曲劇本,諸如《桃花扇》、《長生殿》這樣的書時,很是習以為常,可換到電視劇時,我們卻很少想到把劇中的台詞列印出來,以便自己細細品味。

其實,戲曲書里的大部分內容,也還是台詞:

《桃花扇》康熙刻本

既然戲曲中的台詞可以單獨拎出來欣賞,電視劇應該也可以,那為什麼人們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呢?

秘密,就藏在台詞的功底之中。

曹雪芹在《紅樓夢》里,就借林黛玉之口點了出來:「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略這其中的趣味。」

電視劇《紅樓夢》中的戲曲場面

在《紅樓夢》裡面,「平素不愛湊熱鬧看戲」的林黛玉,偶然聽到幾句戲曲中的詞,當即被深深吸引,還產生了一番極其豐富的精神體驗:

黛玉先是聽到一句「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她的心起了波瀾,於是便「止住步側耳細聽」。

這一止步,她又聽到了很美的句子,「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再聽,便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已經美到了極致,有一種「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傷,直讓人心神搖蕩。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最終黛玉「如醉如痴」,差點兒站不住,反覆細嚼詞中滋味,甚至於「心痛神痴,眼中落淚。」

當時的戲曲台詞,多由學識深厚的文人所寫,比如著名詩人、文學家、戲曲家湯顯祖。有的更被專家學者評為「抒情詩巔峰」,好比如林黛玉聽到的這一段,就叫做《遊園驚夢》

它好到什麼程度呢?好到很多人只聽過《驚夢》,卻沒聽《牡丹亭》。往後四百年中,《驚夢》也在被不斷地演繹,直到現代,我們手機里還出了一個《驚夢》的跨次元國風解迷遊戲,評價也特別高,滿分5.0,它達到了4.8分。玩家的評價中,前三名出現最多的詞,依次是「驚艷」「唯美」「感傷」,竟然與《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心境亦十分相似。

梅蘭芳、俞振飛先生演繹的崑曲電影《遊園驚夢》劇照

通過有限的、文學功底深厚的戲曲台詞,我們能得到無限的情感體驗,這正是文本得以脫離戲曲本身,成為經典名句、名段的原因。戲曲慢慢也成了「文學」中的一種,品讀古典戲曲文學,更是一種公認的高雅情趣。

不過,喜歡讀,更要會讀。戲曲文學文辭優美,波瀾起伏,生旦凈末丑,角色性格不同,文辭亦是千變萬化,再加上戲曲強調「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有時實在令人難以摸透。

因此,我們中讀團隊請到了一位在戲曲文學領域堪稱重鼎的教授——鄭培凱先生,傾盡他畢生研究,為我們講透自古以來最為經典的十餘部戲曲文學著作。

這些著作中,有情感濃烈勝過《人鬼情未了》的《牡丹亭》,當中杜麗娘由生入死、由死入生,為愛情一往無前的氣魄,更能灑我們胸中塊壘;

還有神鬼莫測,奇幻過《格列佛遊記》的《南柯記》,當中淳于棼廿年浮沉,都作一夢,莊周夢蝶的空空之境界,在人們心裡刻下了一縷對仙風道骨的嚮往。

更多至雅、至上的情結,或英雄壯志、亂世離愁,或百姓之音、尋常糾葛,我們也能在這些著作中一窺風采。

點擊試聽專欄

《鄭培凱的古典戲曲文學精讀課》

一次走入高雅文人圈的體驗

這門課的主講老師是鄭培凱教授,他是一位與白先勇、葉嘉瑩、史景遷等文化名人有著深刻聯繫的重量級教授——師兄是白先勇,詞學老師是葉嘉瑩,赴美留學時,則師從著名的漢學巨擘史景遷。

鄭培凱(左一)與葉嘉瑩(中)

隨後,鄭培凱教授還在美國高校里任教了一些時日,算起來,他在國外呆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正是這一段在異鄉的經歷,給他帶來了更加深刻的靈魂觸動,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新認識與熱愛。

加深鄭培凱教授與傳統文化深厚緣分的,當中就有古典戲曲。直到今日,他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看崑曲演出時的感受,當時他受到了莫大的震撼,他第一次知道,「原來,舞台上可以唱那麼美的詞句」。

很快地,青春版《牡丹亭》就面世了,這齣戲在海內外都掀起了一波戲曲熱潮,每逢演出必然滿座,台下觀眾更是來自五湖四海。就連一向以莎翁戲劇為豪的英國劍橋大學,也邀請了崑劇院來本校交流學習。

青春版《牡丹亭》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盛況空前,即便是現在的年輕學子們,只要問一問當年的學長學姐,也一定能遙見當年盛況。

青春版《牡丹亭·驚夢》劇照,許培鴻攝

這當中既離不開白先勇的引領,也少不了作為學術顧問的鄭培凱的努力。

同時,為了更好地傳播戲曲等傳統文化,鄭培凱教授還開創性地在香港城市大學創立了中國文化中心,邀請各種戲曲名家來為香港學生表演。

過了這麼多年,積累了很多的傳播、教學經驗之後,鄭培凱教授來到了中讀這裡,在這門課裡面,他將用音頻的方式,用熱情的聲音向我們傳達他當年所感受到的震撼、以及這些年來對戲曲不減一毫的熱愛。

一門高雅、稀缺的知識課堂

當你讀到這裡時,中國古典戲曲文學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已是毋庸贅言。

鄭培凱教授會在這門課里,為你橫向打通戲曲文學的廣度,講訴戲曲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先後經歷的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花部等四種基本形式;還會為你縱向鑽探戲曲文學的深度,為你詳細解析文學中的情調與美感,體會到「摘其字句,可以唾玉生香」的滿足之情。

同時,你還會在課程里看到最為重磅的中國古典四大名劇——《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這些鄭培凱教授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知識內容,一定會為你帶來很大的驚喜。

突破次元壁,

重塑對傳統戲曲文化的認知

戲曲老嗎?老,因為它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但同時它又很新,充滿了活力。因為它骨子裡的情感從一開始就是不遮不掩、熱烈真實的。這也是戲曲中的一些情節人物,雖然隔著文化的差異、語言的隔閡,也還是能直抵人心的深層原因。

到了現代,我們還有很多影視劇,都借用過戲曲里的內容,光是整個兒搬過來的就有兩部超級經典IP大劇《梁祝》和脫胎自《白蛇傳》的《新白娘子傳奇》,它們曾經都是紅透半邊天的經典大劇,可謂是婦孺皆知。

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劇照

至於從中受到啟發的劇目,就更多了。比方說我們經常看到電視劇裡面犯人含冤受刑時,突然六月飛霜、天降大雪,這個事出反常必有妖的靈感就來自於《竇娥冤》;

還有很多佛門道觀裡頭,放下清規戒律,大膽追求愛情的情節,我們也能從講訴道姑思凡的名劇《玉簪記》中找到影子。

了解相關的戲曲文學之後,在別人找我們討論電影、電視劇中的情節時,我們不一定會說出來,但心裏面一定會有更加深刻的見解與體驗。

掃描圖片二維碼,即可享受特惠價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藝公社 的精彩文章:

張大千潑墨橫幅長卷,大氣磅礴!
吳湖帆的自用印

TAG:書藝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