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郭沫若為何緊盯明朝皇陵,三番五次想刨開?你看他祖上叫啥名字!

郭沫若為何緊盯明朝皇陵,三番五次想刨開?你看他祖上叫啥名字!

江湖上流傳著這麼一句名言:「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說的是誰大家都心知肚明。郭先生是四川樂山人,曾和魯迅先生一樣都去了日本留學,後來也棄醫從文開始文學創作,並且成就斐然。郭先生多才多藝,集科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詩人、作家、劇作家、評論家等各類桂冠於一身,就算是魯迅在罵他流氓之前,也不得不先承認他是一個才子。

罵歸罵,郭先生的文學水平和在考古學方面的研究,還是有很大成就的。建國以前,郭在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在當時是無出其右的。憑藉這些研究成果,他當選為國民政府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正因如此,郭先生才會熱衷於考古發掘,因為這是他的專業之一。畢竟「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盲是不會對考古感興趣的。

郭先生不僅是個文學家,而且還是一個浪(胡)漫(思)主(亂)義(想)文學家,他非常熱衷於挖帝王陵。1955年10月,一份「關於發掘明定陵的申請報告」送到了高層領導的辦公桌上,落款人是赫赫有名的「郭先生」。申請理由為:於公為了更好的研究明朝的歷史,彌補學術空白!於私想見識一下皇陵里的陪葬品和各種珍貴典籍,積累考古經驗。

消息傳開後,許多考古界的教授和專家堅決反對主動挖掘帝陵,因為他們才是真正懂考古的人,知道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貿然打開古代帝陵,會對裡面的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但很可惜,郭先生位高權重,這些反對的聲音都被刻意忽略了,郭先生給出了詳細的計劃以及各種保證,申請書被批准了。定陵挖掘,是唯一一次對中國歷史帝王墓的主動考古挖掘。

按照對外的總結報道,定陵考古挖掘號稱是經過慎重選擇、認真論證、報經審批、由專業考古人員實施、有明確學術目的的科學發掘工作。1956年5月, 郭先生的「考古隊」正式開始挖掘定陵。兩年後的1958年9月6號,新華日報刊登新聞:郭先生挖開了明定陵!然而,損失慘重。

明定陵確實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為研究明朝歷史提供了很多助力,但同時也因為技術手段不足,對皇陵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破壞,帝後二人身上穿著的絲質衣袍、錦被、以及上百匹布料、各種珍貴字畫、絲織品在接觸空氣後立即被氧化、破壞,頃刻之間灰飛煙滅,成為了中國考古歷史上的頭號悲劇事件。

消息傳來,高層領導大吃一驚,原來很多省份在得知郭先生的舉動後,也紛紛組織人力,要打開當地皇陵。總理立刻下嚴令:「以後不能再對帝王陵墓進行主動發掘,五十年不變,一百年不動搖。」可是郭先生並沒有死心,1965年他又想發掘明成祖朱棣的長陵,甚至以老朋友的身份軟磨硬泡,想讓總理同意他的申請,結果被嚴厲回絕,這才避免了第二次考古悲劇的發生。

老郭為什麼死盯著明皇陵不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被編撰於明永樂年間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吸引了目光,《永樂大典》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被稱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郭先生認為《永樂大典》的全部原件一定被埋藏在明皇陵中,因此一直念念不忘,如果真能考古挖出《永樂大典》,必能名垂青史。

除此之外,一本400多年前的《定遠縣誌》,也能給出部分答案。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能打下大明江山離不開郭子興的大力扶持,因此朱元璋登基後對郭子興大肆追封、建廟、祭祀等等。但是史學界卻一直認為朱元璋實在裝模作樣,因為郭子興僅存的兩個兒子,都被朱元璋以「謀逆之罪」殺死,說到底他還是忌憚郭氏在軍中的威望,除之後快。

只不過朱元璋沒想到,郭子興還有一個小妾李氏為他生下一子——郭老舍,一直隱居定遠縣。《定遠縣誌》中《蜀王賜展親之記》也有佐證:「前輩尊長必當盡心孝順…….如此乃可以保其家世,而我外祖先王亦將垂佑於無窮……付外氏郭、馬二家兄弟。」由此可知,郭子興一脈並未絕後。

郭老捨得以善終,後人也是越來越多,分布於皖、貴、川、渝等地。很少有人知曉的是,郭先生曾親口說自家祖上正是「滁陽王」郭子興的後人郭老舍。到了這裡,郭先生為何要挖明皇陵的真相基本上就大白了。老朱家當初害得郭家差點絕後,他刨了老朱家的墳,也算出了口氣!(《定遠縣誌》為孤證,孤證不立,且說且看就好哈!)

(參考資料:《明史》、《定遠縣誌》等)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圖片來自網路,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秘聞趣事 的精彩文章:

劉備手下這4位「小弟」,就算諸葛亮當了丞相,也不敢招惹!
康雍乾祖孫三代,為何耗資無數硬要滅掉准葛爾部?一圖即懂!

TAG:歷史秘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