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顆小結石,也會讓你腎衰竭!醫生教你「吃」走它

一顆小結石,也會讓你腎衰竭!醫生教你「吃」走它

最近,23歲杭州白領小陳在醫院體檢時被檢查出了腎結石,年紀輕輕的他不敢相信。一般聽說得腎結石的都是身邊年紀比較大的人,自己這麼年輕,怎麼會得腎結石呢?經過醫生的詢問,得知小陳不喜歡喝水,鍾愛各種碳酸飲料,加上工作比較忙,有時候一天都喝不上一口水。長期以往,小陳就得了腎結石。

看了這個案例,肯定有不少人擔心:喝水少會加大腎結石的風險嗎?在說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我們首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腎結石

腎結石,顧名思義,就是腎里長了「石頭」。這些「石頭」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石頭,而是尿液中的晶體物質由於某種因素升高濃度或者溶解能力降低,導致出現飽和現象,從而析出晶體,最終沉積、聚集在腎部,形成了腎結石。

造成腎結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年齡、遺傳、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工作環境和機體代謝異常等。具體可以分為以下4種主要因素:

一、喝水少,而且喝的水水質不好

我們知道,人體由70%的水分構成,人離開水無法生存。人體的代謝、排毒都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才會有人每天需要喝7-8杯水這個說法。如果每天的飲水量過少,血液濃度就會明顯升高,導致腎臟負擔加重,長期就會形成腎結石。另外,如果引用的水水質不好,是硬水,鈣含量偏高,含有大量晶體,也會導致體內尿鈣增高,導致腎結石。

二、盲目補鈣,是適得其反

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不管是容易疲勞、走路無力、腰腿酸痛,都會認為是自己缺鈣的緣故,會瘋狂地補鈣。這樣做不僅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有可能適得其反。鈣對人體營養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補鈣。臨床上有一種人叫「假缺鈣」人群,其「缺鈣」的假象是由於代謝功能失調或者性激素水平下降,這種情況如果盲目補鈣,就會很容易形成腎結石。

三、飲食習慣不好,重鹽重油

有的地區的百姓飲食上喜歡重鹽重油,這樣吃起來才有味道,但其實這種飲食習慣最容易造成腎結石。吃太咸,體內的鹽分通過尿液排出時,同時會增加鈣的排出,使鈣與尿液中的草酸形成腎結石。吃太油,脂肪增多,就會抑制尿酸的正常代謝,是尿液濃度增加,也很容易導致腎結石。

四、吃太多動物內臟、海鮮和高蛋白質食物

海鮮和動物內臟含有大量的嘌呤,而嘌呤的代謝產物是尿酸,尿酸過高就容易產生尿酸結石,得腎結石的風險就會加大。肥胖的人得腎結石的概率會比體重正常的人高,為什麼呢?一般來說,肥胖的人蛋白質攝入量會比普通人高,蛋白質在體內消化後,會提高尿液的酸度,而身體為了酸鹼平衡,會釋放鹼性的鈣,鈣與尿酸產生反應,從而形成腎結石。

據一些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已成為腎結石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南方部分地區發病率甚至超過了10%,也就是說每100個人中有10個人有腎結石,並且得腎結石的年齡越來越趨於年輕化。預防和治療腎結石,已刻不容緩。

為何要如此重視腎結石的預防和治療?看了腎結石對人體的危害,你就會明白了。

腎結石是泌尿系統的常見病,常見癥狀為腰部酸痛、腹脹、血尿等,如果不及時治療,腎結石會帶來尿路阻塞、尿路感染、腎萎縮、腎盂腎炎、腎盂積水、腎衰竭等一系列併發症,危害泌尿系統健康,影響正常生活。

可見,小小的一顆腎結石,也會給腎臟帶來巨大的影響。研究表明,泌尿繫結石五年內的複發率高達50%,不難看出,做完泌尿繫結石手術不意味著萬事大吉,而是預防結石複發的開始。而預防腎結石不妨從「吃」開始著手。

如何 「吃」掉腎結石?

1.每天蛋白質攝入限制在0.8-1.0g/kg

根據研究發現攝入過多的動物蛋白質會增加尿鈣、尿酸排泄量,使得尿pH值降低,從而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2.食物嘌呤攝入少於500mg

攝入過多的嘌呤會使得尿酸排泄增加,從而擾亂機體的代謝過程,最終也增加了尿酸結石的形成幾率。而日常生活當中富含嘌呤的食物有動物內臟、海鮮、肉湯等。

3.每天攝入鈉含量少於2g

攝入過多的鈉會增加尿鈣的排泄,從而使得腎結石的幾率大大提升。

腎結石不可小看,以上關於產生腎結石的原因、腎結石的危害以及如何用中醫的方法治療腎結石的知識,你學會了嗎?

參考文獻:

[1]《喝水少、吃太咸、多嘌呤……五類吃法最招結石》.生命時報. 2019-07-25

[2] 補鈣要三思而後行[N].廖聯明.健康報. 2013-04-08 (004)

[3]《結石傳言大揭秘 海鮮加啤酒會引發腎結石》.央視網 .2019-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妙的本草 的精彩文章:

肝火犯胃,胃燒心:用好中醫3個方法,疏肝氣瀉肝火
身體不好,臉色會先「說話」:3種問題表現,自己先對照

TAG:奇妙的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