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研究發現月球正在不斷地「瘦身」,月球上的物質最終會消失嗎?

研究發現月球正在不斷地「瘦身」,月球上的物質最終會消失嗎?

引言:人類在上個世紀中期就已經實現了登陸月球,並且拉開了對月球探索的序幕。時至今日,人類對於月球的探索比任何一顆星球的探索都要多,但是月球上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近期有研究發現月球正在悄悄地「瘦身」,這是怎麼回事呢?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月由美國宇航局完成,他們在1969年將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功送上了月球表面。由於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因此在技術上還有許多改進的地方。再加上一次登月的費用對於當時的超級大國來說十分昂貴,所以美國和前蘇聯之後都停止了登月計劃,只是發射人造衛星和月球車上去探測月球。今年年初,中國成功發射了「嫦娥四號」,這意味著中國人的探月史進入了新的章節。

和之前的探測器不同的是,這次嫦娥四號登陸的地方是在月球的背面,這意味著它將為人類探索關於月球背面的信息。今日有消息稱嫦娥四號發現了月球背面存在兩種特殊的物質,分別是橄欖石和低鈣輝石,它們就是月背的幔源物質。一開始科學家在獲知這個消息之後感到十分振奮,但是後來美國宇航局發布的報告讓人們感到失望,原來月球在不斷地發生冷卻收縮現象。

為什麼月球會發生冷卻收縮呢?首先我們需要從月震說起。所謂的月震就是月球上發生的「地震」。地球上的地震是由板塊與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但是月球表面存在大量的撞擊坑、平原和火山,科學家目前仍未發現月表存在板塊,那麼月震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原來月球並非是一顆「內心靜止」的星球,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著活躍,這使得一部分月球的地殼被擠壓到一邊,從而使得月殼產生了逆沖斷層,最後形成了月震的現象。

那麼月震會給月球帶來什麼影響呢?有科學家認為月震會導致月球地幔中的物質逐漸地消失,因為嫦娥四號已經探測到月背的月幔中存在許多橄欖石和低鈣輝石,它們就是月幔的主要組成。如果月球一直這樣發生月震的話,那麼月幔中的物質也會逐漸暴露在月表。久而久之,月球地幔的構造就會發生改變,這對一顆原本就不大的衛星來說是潛移默化的打擊,月球最後的結局有可能就是解體。

可能會有朋友好奇了,為什麼地震就不會將地幔中的物質大量地暴露在地表上呢?因為地球的半徑足夠大,這也意味著地球的體積足夠大,地殼的活動一般對地球整體的構造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而月球和地球相比,它的直徑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這導致一旦月殼表面發生了活動,就會對月球的構造產生較大的影響。雖然從目前的檢測數據來看,月表上發生的月震在2~5級左右,但是這也會加速月球物質的損失。

然而人類到目前為止還並非十分了解月球,月球還存在很大的空間供人類研究。因此有科學家認為,在未來的50到100年里,人類需要再次對月球進行探索,否則等到它上面的物質逐漸損失之後,可供人類研究的空間就會變小了。再加上月球在不斷地遠離地球,人類探索月球的任務應該重新提上議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洞使者 的精彩文章:

人類基因不匹配地球,或因自身來自外星,史前人類疑是星際移民
美國宇航局公布一則重要消息,2029年將有一顆小行星飛向地球

TAG:黑洞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