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文理分合:不是冤家不聚頭

文理分合:不是冤家不聚頭

七月是學子告別母校的時節,也是高中畢業生們即將進入新階段的準備期。武亦姝,這個斬獲《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全國總冠軍的女孩,也在今年夏天被清華大學錄取。

此時,很多人方恍然大悟,原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武亦姝是位出身理科的學霸。其實,當年惜敗武亦姝的北京大學博士陳更也是理工科專業出身。

文與理,兩個看似必須要有取捨的學科,卻在這兩位曾經在《中國詩詞大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孩身上完美統一。

不僅個人的興趣不再局限於文或理,從政策層面看,文科與理科也正在從分走向合。

去年,《北京市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發布,北京成為繼浙江、上海後,又一個執行新高考政策的城市。這意味著在2020年參加高考的北京學生將採取「3+6選3」的新模式。其中,學生除必選的統考語文、數學、英語外,還要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6門科目中自選3門計入高考,不再從形式上劃分文理科。

政策層面的變動,又將文理究竟該不該分科這一老話題推上風口浪尖。文理是否該融合?兩者在分與合之間是否還存在第三條路?若要探討這些問題,最先需要弄清的是文科理科分類到底從何而來。

文理分合 應時而需

1949年後,新中國百廢待興,為了快速選拔、培養人才參與國家建設,我國高等院校對標蘇聯,於1952年6月至9月對全國高等院校進行了院系調整,並將學科進行文科與理科的劃分。例如,當時將北京大學的工科併入了清華大學,清華大學的文科則大部分納入北京大學麾下。

經過5年的調整,1957年,高等院校已然將專業劃分為文史類、醫農類和理工類三大科類,高考試題也被分為文科和理科試題。「當時出現了很多專業性高校,如工學院、農學院、林學院等,高等教育的專門化傾向明顯增強。」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馬陸亭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談道。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高考被暫時中止,直到1977年恢復時,我國依然沿用了文理分科的考試方法。當時,國家出台的《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明確了文科生在高考時需要考試的科目為語文、數學、政治、歷史和地理;理科的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物理、政治和化學。緊接著,教育部在《教育部關於1978年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中,在文科和理科考試科目中增加外語。1981年,全國高考在理科考試科目中增加了生物,佔30分,1982年調整為佔50分。至此,這種文科6門、理科7門的「大文大理」模式基本形成。

教育部考試中心副研究員李勇曾在《紀念恢復高考40周年高考改革之科目改革》一文中回憶道,1983年,為改變中學的「應試教育」現象,淡化高考「指揮棒」作用,國家教委提出實行高中畢業會考,探索畢業會考基礎上的高考改革方案。

在經歷了一系列嘗試後,1999年2月,教育部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製度改革的意見》,提出「3+X」改革方案,這成為歷次科目改革中變化最大的一次。2002年,全國範圍開始實行「3+X」科目設置方案,即「3+文綜/理綜」的考試模式,並沿用至今。

也是在2000年前後,國內出現過一次高校合併潮,讓一些專業性高校與綜合性大學相融合,提升了後者的學科水平,促進了文理在高校的融合。例如吉林大學與吉林工業大學、長春科技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郵電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的合併,合併後的吉林大學在法學、化學、地質、考古、機械專業方面都進入國內頂尖序列。

「從當時的歷史年代看,我國高考實行文理分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要求,大量的專業性人才培養確實為社會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馬陸亭表示。

多元評價 水到渠成

2000年後,打破文理界限的呼聲時有出現。2008年,一份農工黨北京市委公布的《關於高中階段取消文理分科與高考改革的建議》顯示,約60%的受訪者認為,高中文理分科會使學生由於缺乏文理科交叉的綜合優勢而缺乏創造力,76.6%的人贊成取消文理分科。浙江、上海、北京也開始執行新的高考政策,努力打破文科與理科之間的學科壁壘。

儘管國內正在嘗試,但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直言,不解決唯分數論就難以讓學校將素質教育重視起來。「而且,整體教育應試的目的不變,文理就難以實現真正的融合。」

熊丙奇認為,文理分科確實為我國人才培養做出過貢獻,但是過早地文理分科,例如目前在中學階段就開始文理分科學習,導致一些學生知識結構比較單一,「文科的學生缺乏科學精神,理工科學生則缺乏人文素養」。

一直以來,高考的標尺從未更改,所以,希望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考生勢必要將主要精力放在或文科或理科的科目中,即使他們對其他科目感興趣也無暇顧及。「即便是近年實行的新高考制度,有些地方也出現了為獲得更高的分數選擇棄考物理的情形。」熊丙奇說,出現這樣的情形,說明新高考制度對促進文理融合併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除了中學的問題,「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四唯」現象也導致高校的學科發展過度強調論文發表數量和人才數量,忽視了學校是否能夠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重要問題。「如此一來,高校學科建設中的經費申請問題也被功利對待,甚至此時推出的新學科建設也摻雜著功利的影子。一些高校考慮的內容還是以如何獲得更多資源為主,而不是能否真正促進學科發展。」熊丙奇坦言。

那麼,要實現文理融合,是否有更合理的方法對高考進行改革呢?2017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新高考高峰論壇上作《新高考改革政策走向分析》的主題報告時提到,招考分離是接下來高考制度改革必須走的台階,他同時例舉了美國高校招生的案例。

在美國,高校招生制度大致分為四類,其中一類是院校之間的具有競爭性的招生狀況。此類情況可與國內高考進行類比。因為在這類情況中,美國高校會設置多元評價體系,即對學生的考量方式多樣,包括個人品質、課外活動、學術成就,以及學業成績等多方面。但與國內不同的是,這類高校不將學業成績作為主要參考標準。例如哈佛大學在招生時,學業成績的比重只佔25%到40%。「美國高校比較重視考生的使命感,以及個人的哲學理念。」儲朝暉補充道。

對於多元化評價,熊丙奇認為現下南方科技大學與浙江省內的一些高校招生已經開始實施「三位」評價體系,即高考成績佔60%,大學面試成績佔30%,綜合素質佔10%。「具體來說,就是高考成績公布後,學生們可以先填報綜合素質評價志願,學校再按照一定比例接受投檔,然後根據學生總體狀況進行綜合考察。」熊丙奇表示,「首先,高考成績保證了公平性,其次,綜合評價體系也會讓對該高校感興趣的一部分高中生,在中學階段就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

此外,針對社會上關於文理融合後會加重學生負擔的說法,熊丙奇認為,如果中學學分制改革能夠引導學生按個性與興趣,選擇感興趣的科目、課程,而不是讓所有學生都選擇所有文理科目、課程,負擔是不會增加的。同時,基於「教招考分離」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等,則推行高中學業水平測試,重在考察學生的能力與素質。而高校則依據中學生必修與選修課程成績、學業水平測試成績進行自主招生。高校培養模式改革,要改變按窄專業口徑培養人才的傳統模式,實行寬口徑人才培養。

多軌多樣 並行並舉

相較於文科理科必須選擇分或合的兩個極端,馬陸亭認為還有第三種方式可以解決。「其實關於文科與理科分與合的討論,是兩種教育思想的碰撞,即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

馬陸亭解釋說,「這兩種教育思想沒有截然的對錯之分,前者認為將基礎打牢,對個人未來發展更好;後者則認為通過專業教育可以培養人的一技之長,符合社會分工需求。實際上在國際社會兩種教育理念長期並存,而且兩種思想都有道理,但是某個階段或不同學校的選擇可能會有不同傾向。」

社會發展至今,科學技術與社會需求越來越多元化,一個人很難掌握所有的技術,但過於專業化的教育導致個人思維比較狹窄。這種過於狹窄的思維也無法適應現代高速發展且快速變化的社會。

馬陸亭認為,對比國際,國內文理融合乃至培養人才之路不妨同時參考德國和美國的做法,即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分行並行。他表示,美國的教育重視創新,在培養人才時,本科階段以通識教育為主,並以擴展學生眼界為主要任務,專業教育的任務放到研究生階段完成;而德國則重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重視工匠精神,所以他們的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呈兩個體系,應用科學大學和工業大學、大學同時設立。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需要創新與應用並重,兩種模式都需要借鑒,要在不同的學校中實踐。

國內一些高校也在不斷嘗試。江蘇省的高考改革方向開始強調高中階段的通識教育,文理融合。

對此,時任南京大學校長陳駿曾在2016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南京大學正在進行的「三三制」人才培養,就是要解決「如何確定興趣」這個問題。

「三三制」即在本科培養過程劃分為「大類培養」「專業培養」「多元培養」三個階段和「專業學術」「交叉複合」「就業創業」三條發展路徑。學生按照院系學科大類招生進校後,通過一年左右的自主選擇課程的學習,思考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展,並申請進入相關專業深入學習。進入高年級,學生根據今後的職業規劃,自主設計個性化的知識模塊。學生可以參與各類科研訓練或選修本碩貫通課程,為畢業後繼續本學科的深造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也可以自主設計第二專業培養方案,更加系統地選修其他專業課程,使自己發展成為更具競爭力的交叉複合型人才。

根據國內的現狀,「我認為,在中小學階段要將基礎打好,不宜過早地分文理。即便是高中階段也應盡量保持文理融合的教育,保持文理的平衡,這對孩子們的一生都有好處。」馬陸亭說,專業化部分可以由部分高校、部分學生在本專科階段完成,另一部分則推遲到研究生階段完成,注重文理交融會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要增強學生的相應選擇權,學生著眼於提高自己的應用能力、就業能力,還是綜合能力、創新能力,要與個人的興趣、特徵、職業傾向及家庭條件等有所對應。

縱觀歷史發展,我國在文理融合與文理分科的道路上都進行過嘗試,在當時的歷史階段和條件下,不論分合皆有其道理。「但是到了新時代的今天,我們要反思,過於強調分或者合都可能有失偏頗。因為當今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徵就是多樣化,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可以並行並舉,目的都是提高學生的素質。」馬陸亭同時強調,一個人的精力有限,難以實現既博又專,當今時代成為百科全書式的人才已不現實,所以要根據每個人的個性差異進行培養,形成自己獨特的智能結構,從而讓每個人都能夠在社會上發揮自己的長處。這,才是教育的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亞洲首位!浙大女科學家獲國際腦研究組織
用何種無障礙設施管理回應文軍之不幸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