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這個苦果純粹是英國自找的

這個苦果純粹是英國自找的

據《南方日報》7月30日援引英國每日郵報消息,英國政府28日聲明稱,在上周懸掛英國國旗的油輪在霍爾木茲海峽被伊朗革命衛隊扣押後,英國皇家海軍45型導彈驅逐艦將穿越該地區的貨船或者油輪增加軍事影響力。

另外一同被部署到海灣地區的,還有4艘掃雷艦艇。據悉,之前英國海軍在該地區只有一艘「蒙特羅斯」號軍艦。

就在英國向中東增派驅逐艦的同時,英國駐伊朗大使在德黑蘭與伊朗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員會主席會談,雙方一致同意保持對話渠道的暢通。這意味著,無論是英國還是伊朗,雙方都不願意讓之前的「扣船大戰」繼續上演。

既然英國有心與伊朗緩和緊張關係,為什麼還要向中東增派驅逐艦和掃雷艦呢?

儘管剛剛走馬上任的英國新防長華萊士聲稱,霍爾木茲海峽的航行自由不僅對於英國至關重要,也對英國的國際夥伴和盟友至關重要。但他隨後又表示,將繼續推動一項外交解決方案,使安全航行在沒有軍事保護的情況下,再次成為可能。

顯然英國並不希望在中東再次重演之前的緊張對峙事件。這就意味著,英國此次向中東增派軍艦,不僅是保護本國商船航行安全那麼簡單,或者說這次向中東增派軍艦可能不是存心沖著伊朗去的。

英國在與伊朗爆發「扣船大戰」之後,才突然發現美國並非和自己想像中的一樣可靠,根本沒打算為英國提供任何軍事支持。此外,儘管目前歐洲少數國家願意和英國一起,在波斯灣執行所謂的「聯合護航」任務,但截至目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並未做出任何實質性行動。

在沒能獲得盟友支持的情況下,一旦局勢持續緊張,或者發生擦槍走火事件,英國單憑這兩艘軍艦連自保都夠嗆,更談不上在波斯灣為過往商船提供可靠保障了。正如英國前國防大臣埃爾伍德所說的那樣:皇家海軍規模太小,無法管理英國在包括中東在內的全球利益。

波斯灣正在發生的危機,本來是美國與伊朗之間的矛盾。如今,美伊矛盾因華盛頓的退縮出現降溫的趨勢,反而是英伊矛盾到了白熱化。倫敦方面把自己推到衝突的第一線,消耗大量的外交和軍事資源,這對於深陷脫歐困境的英國來可不是什麼好消息。當然,這個苦果純粹是自找的,怪不得誰!

雖然英國目前海軍實力如何衰落,也不管國際社會如何忽視英國海軍的存在,但日不落帝國的觀念依然深深烙在那些政客腦海中,時至今日還在幻想「全球英國」的美夢。據香港《華南早報》最新報道稱,去年2月時任國防大臣威廉姆斯在宣布派遣英國最先進航母以及所配備的F-35戰鬥機群前往太平洋首航之際,聲稱這艘航母將是為加強英國軍隊在「全球英國」藍圖中作用所做計劃的一部分。

毫無疑問,英國此次在中東製造事端,絕非一時心血來潮,更不是完全為了配合美國針對伊朗的絞殺戰略,而是早就有預謀的一次軍事行動。

早在2015年英國政府《國家安全戰略與防禦安全評估》報告就指出:英國的意願是建立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英國政府承諾將國內GDP的2%用於國防,在2025年前為陸海空三軍的軍事裝備投入1780億美元,重點加強皇家海軍艦隊的數量。該報告還強調:英國將在波斯灣地區保持永久性軍事影響力。

英國顯然就是利用美伊在中東的軍事對峙,加強在中東的軍事存在。除之前在塞普勒斯的空軍基地部署最新F-35戰鬥機外,此次在中東爆發的英國和伊朗「扣船大戰」,實際上就是英國在該地區保持永久性軍事存在的良機。隨後,英國以本國商船在該地區航行「受到威脅」為借口,堂而皇之地將軍艦派到中東地區,配合原先部署在塞普勒斯的空軍部隊,實現英國在該地區實現保持永久性軍事影響力的目標。

由此可見,英國此次在向中東增派軍艦的同時,卻又強調願意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與伊朗之間的矛盾,還讓英國駐伊朗大使與該國高層官員會面,以確保雙方外交對話渠道暢通,足以說明英國並不願意加劇與伊朗之間的緊張關係,只是希望伊朗方面能夠理解倫敦政府在該地區軍事存在的目的,不至於與伊朗方面發生誤解。

可見,倫敦方面的態度是十分矛盾的。英國既知道以自身實力,不可能在中東和波斯灣地區產生足夠的影響力,但又希望自己對能夠對局勢有一定的影響;英國既希望向華盛頓方面表示,自己是美國的忠實小迷弟,又害怕與伊朗發生真正的碰撞。

二戰後,英國在全球事務上大多存在這種心態,因此常常做出與自身實力不相符的舉動,也許這就是霸權失落後遺症吧。這病,得治!(作者:無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爾法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國想要啥就來啥:安倍訪問伊朗期間,一場大戲突然上演
嚇唬誰?特朗普稱十天內可結束戰爭,只是不想殺一千萬人

TAG:阿爾法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