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為善為惡,逐境而生地藏經淺釋

為善為惡,逐境而生地藏經淺釋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三藩市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閻浮」:就是我們這個南閻浮提。「眾生」:是所有一切的眾生。「業感」:業,是所造的業;感,是感召。就是造什麼業,便受什麼報。種善因就結善果,種惡因就結惡果,這叫業感。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已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爾時」:當爾之時,「地藏菩薩摩訶薩」這個大菩薩「白佛言」:對佛說了,「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我藉著佛如來這種威德神通力量的緣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地藏菩薩不說他自己──我有大神通,我有大智慧,我有無礙的辯才。而說是仗承著佛的威德和神通力量的緣故,所以他才能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才能分身來教化眾生。「救拔一切業報眾生」:他救拔一切起惑、造業、受報的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假設要不是佛大慈悲力量的緣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就不能有這千百萬億化身,分身去教化眾生,不能有這麼大的變化力量。什麼叫變呢?變就是互相更換了;化,化什麼?無而忽有──本來沒有,忽然間有了,這叫化。

「我今又蒙佛付囑」:我現在又承蒙佛囑咐。「至阿逸多」:什麼叫阿逸多?知不知道阿逸多是誰?不知道阿逸多,知道彌勒嗎?阿逸多是哪一位菩薩?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翻譯成中文,叫無能勝──他可以勝過一切,但沒有人可以勝過他。無能勝,無就是有無的無,能是能不能的這個能,勝是勝利的意思。看!「無能勝」這幾個字多厲害。難怪沒有人能勝過他,因為他一天到晚都笑呵呵,沒有發脾氣的時候,所以他就有智慧,有智慧就勝過一切,所以叫無能勝,另外阿逸多又叫慈氏,慈悲的慈,姓氏的氏。「成佛已來」:到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六道眾生」:天道、人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六道的眾生。「遣令度脫」:遣令是一起使令,使令這一些眾生都要度脫。「唯然」:現在我答應這件事,我應承佛的這個囑咐。「世尊,願不有慮」:世尊您啊!我現在請您不要擔心這件事。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當爾之時,釋迦牟尼佛告訴地藏菩薩說。「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沒有得到解脫的──就是還在輪迴之中的眾生,「性識無定」:他們的性也不定;識也沒有一定──知識也不定。本來想要學佛法,學一學,又改變宗旨了,這叫性識無定。「惡習結業」:這種惡習,就造了很多的罪惡。「善習結果」:做善將來就有好的結果。

「為善為惡」:或者做善事,或者做惡事,「逐境而生」:隨著境界而生,什麼叫逐境而生呢?好像人們遇著善友,給你講佛法,教你做善事,你聽他這麼講,就做了善事;如果你遇著惡友,教你去花天酒地,做一些壞的事情,你聽他講多了,就想去做,也許會變成他那樣子。這也就是我們人,如果和勤儉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一種勤儉的習慣。要是和懶人在一起,久而久之,你自己本來是個勤儉的人,可是遇著這個懶人,也就隨著境界轉了,變成懶人。這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和紅色的東西在一起,不知不覺就變成紅色了;你和黑色的──例如你盡寫字,拿著這墨,不知不覺手就染成黑色了。「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你染成咖啡色,就是咖啡色的;你染成黃色的,就是黃色。那麼,這在本經上就叫「為善為惡,逐境而生」。

不會喝酒的人,天天和喝酒的人做朋友,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會喝酒了,這就因為你有喝酒的朋友。要是接近盡吃毒藥,吸毒的人,久而久之,你自己也就變成這樣子了。所以,我們人交朋友一定要特別小心,特別注意。還有,我們人一定要聽朋友的勸告,而朋友又要分善友、惡友。如果這朋友是好的,善的朋友,無論他說什麼,我們應該相信他。如果這人是個惡的朋友,無論他說什麼,我們不應該相信他。所以,為善為惡,逐境而生,也就是這個道理。

「輪轉五道」:在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這五道裡頭轉來轉去。「暫無休息」:連暫時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動經塵劫」:動,就是一動,這一動就經過了塵劫那麼多的劫數。「迷惑障難」:都是在迷惑和業障的這種環境裡頭。「如魚游網」:好像什麼呢?這佛講經講得非常恰當,就像魚在網裡游似的。「將是長流」:不論多久的時間,也要在這水裡流來流去。「脫入暫出」:或者暫時入到網裡,又暫時出去了。「又復遭網」:出去沒有多久,又被打魚的漁翁打上來了。

「以是等輩」:以這一類的人,「吾當憂念」:所以我很憂愁的。你看!現在釋迦牟尼佛憂愁我們在於漁網出不去。漁網這地方是很危險的,不是好玩的,所以連釋迦牟尼佛都憂念;但是我們不要憂愁,只要一心學佛法,就可以有辦法的。「汝既畢是往願」:這個「汝」是指地藏王菩薩,佛對地藏菩薩說你既然完畢你往昔的願力。「累劫重誓」:很多劫以來,你發了重大的誓願,「廣度罪輩」:要廣度這一類有罪的人。「吾復何慮」:我還憂愁什麼呢?我沒有什麼擔心的啦!我很放心,好!你去做了。釋迦牟尼佛聽見地藏王菩薩對他這麼樣一講,他就告訴地藏王菩薩說,我不再憂愁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10.你得到這個「一」了,萬事都會完畢
11.菩薩的境界不是我們可以測度的地藏經淺釋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