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全球變暖將使俄羅斯增加大片宜居土地?

全球變暖將使俄羅斯增加大片宜居土地?

一項俄美兩國科學家合作的研究指出,全球變暖在未來60年,將使西伯利亞的大片冰凍土地變得適宜人類居住。但也有科學家認為這一判斷過於樂觀。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紅場。(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圖)

全球變暖的風險可以說家喻戶曉,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異常天氣增多、生態系統破壞等等,不過對各地區所帶來的具體影響卻並不一致。2019年6月,一項俄美兩國科學家合作的研究指出,全球變暖或許將使俄羅斯受益,在未來60年,使其西伯利亞的大片冰凍土地變得適宜人類居住。

西伯利亞真的要變得宜居了?

這一消息受到了全球大量媒體報道,畢竟西伯利亞是出了名的人煙稀少,又是很多冷空氣的策源地,有著漫長而嚴寒的冬季。俄羅斯位於烏拉爾山以東的亞洲部分,面積近1300萬平方公里,佔到其總面積的近八成,但人口卻不到總人口的30%,且其現有人口還集中在南部氣候相對溫暖的地方。

而來自美國宇航局蘭利研究中心和俄羅斯科學院克拉斯諾雅茨克聯邦研究中心的科學家聯合開展的這項預測認為,到了2080年代,俄羅斯亞洲部分,也就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將變得更加溫暖和濕潤,極端乾旱的情況將不會出現。

這一研究發表在《環境研究快報》(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具體來說,研究認為,該地區冬天氣溫預計升高3.4℃到9.1 °C,夏天則升溫1.9℃至5.7°C。預測基於這一地區的歷史氣候數據。作為該地區一個顯著的地質特徵,多年凍土受溫度變化的趨勢是評估該地區生態潛力的重點。

多年凍土是溫度低於攝氏零度連續兩年以上的岩石和土壤,通常含有冰,一般分布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夏季氣溫升高,通常會導致接近地表的土層融化,冬天會再凍上,這稱為活動層。其下為多年凍結層,是指常年處於凍結狀態的地層,也就是多年凍土。

最新的研究預測,西伯利亞等地的多年凍土帶會顯著向東北方向移動,覆蓋面積從當前65%下降到40%,也就是說,更多西部、南部的原先有多年凍土的地方將受溫度升高影響而有所變化。基於此,俄美科學家估計,俄羅斯的亞洲部分生態潛力將顯著提升,使該地區能承載更高的人口密度,吸引更多人遷移至此。

多年凍土南界北移

「我個人認為很不現實。」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資深研究員、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張廷軍教授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覺得,用幾十年的時間搞這麼多倍的人口遷移,過於樂觀了,而且,這個對多年凍土退化的判斷是不可行的。

張廷軍所做的判斷主要針對最新研究中對多年凍土南界北移的分析。根據研究者的介紹,他們依據前人研究將2米活動層作為不連續多年凍土的邊界去開展相關分析。但張廷軍質疑2米活動層的厚度不足以釋放如此大的生態潛力,更不意味著多年凍土消失了。

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多年凍土的厚度在地表以下,可以從一兩米一直到幾百米甚至上千米,這裡面的冰要想融化,不光是溫度的變化,還有冰變成水的相變,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全球變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要把多年凍土融化掉也需要很長時間,具體多久融化掉還要取決於當地多年凍土中冰的含量,以及岩性、植被等其他很多因素。

「而且,這個多年凍土的溫度比較低,腐殖質或者其他物質,變成土壤,變得能夠長莊稼、長植物也需要很長時間。」張廷軍介紹,過去幾十年,美國阿拉斯加有些地方多年凍土退化,活動層厚度增加,大家就想當然覺得水多了,植物可以吸收水分長得更好,結果現在這幾年,植物變得更黃了,因為多年凍土融化後,活動層的地下水位也跟著下降了,使得活動層含水量降低,土壤變干。這種又冷又乾的環境不利於植被生長,慢慢地,植物在生長季變黃,逐漸枯死。類似的情況在中國長江、黃河源頭,也已經觀測到了。

最新的研究作者之一,俄羅斯科學院的納德茲達·切巴科娃(Nadezhda Tchebakova)堅持認為他們將2米作為多年凍土邊界是沒有問題的,其更詳細地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了將2米作為多年凍土帶邊界指標的計算細節。

「我們比較了2米活動層的地圖和連續\不連續多年凍土區的地圖,發現這兩張地圖總體上其一致性非常好。」 納德茲達·切巴科娃說,2米的活動層,對於幾乎所有生長在多年凍土覆蓋的土壤上的樹木來說是必要的。

「這個是站不住腳的,國際上在預測未來多年凍土退化時,普遍採用3.5米的融化深度來判斷近地表多年凍土退化,這已經很淺了,西伯利亞這個研究又放低到2米的融化深度,而西伯利亞的強大陸性氣候使其夏天比較熱,很多地方活動層都可以到達2米。」張廷軍堅持認為這項預測研究將自然與社會科學相結合,很有創意,但也有很大缺陷。比如連續多年凍土區和不連續多年凍土區是以多年凍土面積所佔比例劃分的,但作者是用2米活動層厚度來劃分,這是很不科學的;再比如,錯誤地將活動層2米作為判斷植被能否生長的必要條件,實際上只要條件合適,不連續多年凍土區活動層不到2米,植被也可以很好地發育;而且,僅憑目前多年凍土分布和植被類型就推演一個複雜緩慢的過程也是很有問題的,在這些基礎上導致人口遷移這個結論也是不可信的,「沿著這個方向繼續研究是值得鼓勵的,但要謹慎,不要給大眾、政府部門,甚至決策者提供錯誤的信息。」

人與自然的相互影響

其實,最新研究中也有提到從多年凍土到非多年凍土的轉變和過渡是艱難的,因為多年凍土的融化將使已經建立在上面的基礎設施地基不穩、不可持續,房子、道路等可能因此損毀,這些只有在氣候與地層實現新的平衡的情況下,才具有可持續性。

2019年是查尼報告(Charney report)問世40年,這份報告較早地指出了人為因素導致了氣候變化。今天,當思考西伯利亞在全球變暖下的命運時,人與自然的這種相互影響對比尤為明顯。俄羅斯本是能源大國,但碳排放量並不大,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即便氣候變暖,帶給俄羅斯的利也大於弊,但隨著全球變暖對生態的破壞性被揭示,俄羅斯在氣候變化全球合作中的態度也發生著變化。

正如最新研究所試圖指出的,全球變暖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將改變西伯利亞的生態前景,進而為改變當地自然、社會環境創造機會。加之,全球對北極新航道的關注,樂見和質疑全球變暖的聲音時有出現。不過,早有研究指出,凍土中封存的碳可能會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釋放出大量溫室氣體等等。即便是西伯利亞這樣的地方,打破生態平衡後,利弊也很難說,而過程顯然是有陣痛的。

全球變暖將在本世紀末使俄羅斯增加大片宜居土地嗎?諸多疑問仍然待解。

南方周末記者 王江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茫茫宇宙發生的事,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智齒的起源及多餘的煩惱

TAG: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