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俱舍論》講記(九)

《俱舍論》講記(九)

上師仁波切宣講於2019年6月2日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小乘《阿毗達磨俱舍論》。

第二分別根品分二:一、根之安立;二、有為法產生之理。

甲一(根之安立)分六:一、根之自性;二、此處所說根之本體;三、根之分類;四、根之得舍;五、沙門四果以幾根而得;六、具根之理。

乙三(根之分類)分四:一、觀待助緣之分類;二、觀待因果之分類;三、觀待本體之分類;四、觀待所斷之分類。

丙一、觀待助緣之分類:

最後三根為無垢,七有色根與命根,

及苦受根即有漏,其餘九根有二種。

若問:二十二根中哪些是有漏根,哪些是無漏根呢?未知當知根等最後三根是無垢的無漏根,彼等是道諦之故。最後三根屬於見道、修道、無學道,都是無漏的。

眼等五根與男女根七有色根,以及命根、身苦受根、意苦受根是有漏根,因為彼等是非道諦的有為法。因為不會成為道諦基礎,所以僅僅是有漏之法。「其餘九根有二種」,指什麼呢?剩餘的意根、意樂受根、樂受根、舍受根以及信勤念定慧等五根此九根,既具有漏又具無漏,其中道諦中具有的是無漏,其他一切有為法是有漏。有屬於有漏的,也有屬於無漏的。其中可以成為道諦之基礎的是無漏法,不屬於道諦之法的其他一切有為法是有漏之法。九根即有有漏,又有無漏。

丙二、觀待因果之分類:

命根唯一是異熟,十二異熟非異熟,

除最後八意苦根,唯一意苦具異熟,

意余受及信根等,十根具不具異熟。

異熟果是依靠有漏善惡產生的。

二十二根中之命根是異熟,因為處於惡趣是不善業的異熟,處於善趣是善業的異熟(即指異熟果之義)。屬於下三道的壽命,以前世的惡業產生的;屬於上三道的壽命,是以前世善業而產生的,所以僅僅是異熟果。按小乘的觀點,命根(壽命)是純異熟果。若問:那麼,其他的一切根是不是異熟呢?其中的十二根異熟非異熟都有。是哪十二根呢?

善法的信等最後八根及意苦受根以外的所有根。也就是七有色根、四受根與意根。七種有色根:眼耳等五根、男女根,四種受根(除意受根)、意根共有十二根,其中七有色根由於具有異熟生與長養生二者,因而異熟非異熟均有;比如七種有色根,由前世善業或惡業(異熟業)產生的是異熟果,通過今生長養生(因)產生的不是異熟果。

四受根與意根既有異熟也有非異熟,其中善與不善不是異熟,諸如威儀與工巧是非異熟。四種受根、意根共五根,即有異熟果,也有非異熟果的。以善與不善產生的都是異熟果。其中善與不善是非異熟,比如威儀,出家人要注意威儀,吃飯要有規矩,碗怎麼放、筷子怎麼放、飯怎麼吃,要先喝湯再吃飯菜等,都是今生直接產生的,不是異熟——前世的善業或惡業產生的。

比如工巧、學手藝、畫唐卡等要有天賦的部分,但主要是今生學的,是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的。神通神變也是今生修來的,威儀是今生養成的好習慣,以這些產生的根都不是異熟果。

除此之外,還有八根。為什麼要除去最後八根呢?因為它們必定是善法的緣故。為什麼除去意苦受根呢?因為它必定是善與不善中的一種,必定在善與不善中產生。

二十二根中哪些是具異熟呢(即指異熟因之義)?哪些不是具異熟?唯有意苦受根能作為異熟因,故而是具異熟,因為它必定是有漏善法與不善法中的一種。成為異熟之因,叫具異熟。意苦受根要麼善、要麼惡,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情況,所以是異熟之因,具異熟。

意根、其餘四受根以及信等五根,此十根既有具異熟又有不具異熟,意根,其餘的四種受根,再加上信勤念定慧五根,共十根,有些可以成為異熟之因,有些不能成為異熟之因。意根與其餘四受根中的有漏善業與所有不善業均是具異熟。此外,信等五根的無漏部分與無記法非具異熟,即信等五根的有漏善業是具異熟,一切無漏部分非具異熟。七有色根與命根非具異熟,它們是無記法之故。小乘認為這都是無記之法,都不具異熟。

丙三、觀待本體之分類:

善法八根意苦根,即有善與不善二,

意餘四受具三種,其餘唯是無記法。

二十二根中哪些是善業、哪些是不善業、哪些是無記法呢?

其中信等五根與無漏三根共八根唯一是善法,因為它們都是有記法並能成熟悅意之果的緣故。

信等五種善業根和最後的無漏三根,此八根唯一是善法。因為他們不是無記,是有記法,並且能成熟悅意之果的緣故,能產生善的果報,所以都屬於善業。我們講善惡因果,其實要了知善惡很簡單,這樣安立也是合理的。

意苦受根既有善業也有不善業,因為對於做善事心不快樂是不善業,有些人做善事,過後可能會後悔,對於做不善業(惡業)心不愉快是善業。比如懺悔。按照尼洪派(西方有部論師)與經部的觀點來說,對於做無記法,心不快樂,也同樣成了無記法,因而意苦受根也應當具有無記法。

這裡講有部,尤其是克什米爾有部的觀點,所以意苦受只有善業與不善業兩種,其他並不承許。

意根與除意苦受根以外的其他四受根具有善、不善與無記法三種,善業、惡業、無記,三者都有,因為與三者相應的緣故。其餘的七有色根及命根此八根唯一是無記法,因為它們既不是善法也不是不善法。二十二根中哪些是善業或惡業,哪些是無記?在此,我們講完了。

除無垢根屬欲界,男根女根苦根外,

屬於色界有色根,樂根亦除屬無色。

若問:二十二根中哪些屬於欲界、哪些屬於色界、哪些屬於無色界、哪些不屬於界的範疇呢?

二十二根中,屬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分別有哪些?二十二根中最後的三種無漏根,無垢三根與其群體中(這是有部的觀點,不是一個法產生的,是一群、很多法一起產生的。在他們的群體中)存在的一切根不屬於界的範疇,不屬於欲界,也不屬於色界,更不屬於無色界,它們是無漏法之故。屬於三界的都是有漏法,而這些都不是有漏之法,所以不屬於三界。

其餘諸根均屬於欲界,原因是它們能增上欲界的煩惱。拋開這三種根,還剩十九種,都屬於欲界。

無垢三根、男根、女根、身苦受根、意苦受根以外的所有根均屬於色界的範疇,彼等能增上色界煩惱之故。

第二個是色界,除男根、女根、身苦受根、意苦受根以外的其他所有根,即在十九根的基礎上再去掉四個根,這十五根都屬於色界的範疇,以這些可以產生,甚至增長色界的煩惱之故。

男根女根不包括在色界中,因為遠離貪戀淫行才能轉生色界,加之男女根極不莊嚴。色界的眾生遠離了貪戀、淫行。如果不斷除男女之間的貪戀,還有淫行,就不可能轉生到色界,想轉生到色界都不可能。現在居然還有人說自己的家人升天了,也不知道升到哪個天界去了。欲界上面是色界,如果不斷除慾望,是無法轉生色界的。我們通常說的男根女根,都是欲界的眾生才有的,而且極其不莊嚴。色界沒有這些,因為第一不需要,第二不莊嚴。第一欲界,第二色界,色界沒有身苦受根,原因是:

色界也無有身苦受根,因為那裡不存在以因緣所造的痛苦。之所以不存在以因所造的痛苦是由於色界中無有不善業;無有以緣所造的痛苦成立的理由是色界眾生的身體如光芒般透澈。

沒有以因緣所造的痛苦。

第一,沒有外在的因所造的痛苦。由於色界中沒有不善業,不善業主要是投生惡趣的因。

第二,沒有內在的緣所造的痛苦。他們的身體很特別,光芒般透徹,特別輕,與我們不同,無法對其進行傷害,比如不能拿刀砍。因緣都不具足,所以不會有身苦受這種痛苦的感覺。

色界也無有意苦受根,因為不存在以因緣所造的意苦受。

第一,之所以不存在以因所造的意苦受是因為斷除了嗔恨,他們已經斷除了嗔恨心,因為沒有生起嗔恨之因——九種害心,即不好的念。對我曾經加害、正在加害以及即將加害三種,對我的親友曾經加害、正在加害、將要加害三種,對我的怨敵(我不喜歡的,甚至有仇的)曾經饒益、正在饒益、未來饒益三種,遠離了此九種害心。

這裡寫的是九種害心,也不能叫害心,應該是一些非理作意的九種分別念、惡念,是生起嗔恨心的九種因。沒有這些因,所以他們沒有嗔恨之心。

這些根在一禪中均有,二禪無有樂受根,四禪與殊勝正禪無有樂受根與意樂受根二者。

這裡分別講述了一般及特殊情況,即概括性總說和個別詳述。

在色界根的基礎上,七有色根、樂受根、「亦」字包括的意樂受根以外的其他八根屬於無色界,無色界無色身,所以無七有色根,無樂受根,更無意樂受根。四禪色界部分存在但無色界完全沒有,到四禪樂受根、意樂受這些已經徹底斷除了,只有一個平等的舍受。因為它們能增上(持續產生)無色界的煩惱之故。

此處主要對二十二種根中哪些屬於欲界、哪些屬於色界、哪些屬於無色界,哪些不屬於三界等問題給出了答案。

丙四、觀待所斷之分類:

意三受根具三種,見修所斷意苦根,

九根修斷信五根,非為所斷然三非。

二十二根中哪些是見斷,哪些是修斷,哪些是非所斷?意根與心樂受根、意樂受根、舍受根三受根既有見斷與修斷,也有非所斷。

「意三受根具三種」:十二根中,意根與心樂受根、意樂受根、舍受根三受根具有三種情況,有的屬於見道的所斷,有的屬於修道的所斷,也有不是所斷的。

它們與見斷相應的是見斷,此外其他的有漏法是修道之所斷,無漏法是非所斷。

「見修所斷意苦根」:見道修道所斷的是意苦受根,相應見斷的意苦受根為見道之所斷,相應修斷的意苦受根是修道之所斷。

「九根修斷」:七有色根、命根、苦受根此九根是修斷,這九種根都屬於修道之所斷,它們是所斷但不是見斷之故。是所斷,但不是見道之所斷,所以它們肯定屬於修道之所斷。

信等五根無漏法是非所斷,信勤念定慧等五根,還有最後的無漏三根,都是非所斷,因為都屬於無漏法,屬於道諦,所以不是所斷,因為它們是無漏的緣故。「然」字的意思是說信等五根的有漏部分是修斷。最後三根非為所斷,因為它們是無漏法。

真正不是所斷的只有最後三根。信等五根之中的無漏部分也不是所斷。

乙四(根之得舍)分二:一、得根之理;二、舍根之理。

投生之時,比如從無色界到欲界,同一時間會得到多少根,又會失去多少根。

丙一、得根之理:

欲界初得二異熟,化生並非是如此,

彼得六根或七八,色界六根無色一。

轉世結生(投生)時異熟本體的根多少是同一時間重新獲得的?有很多不同情況,下面一一描述。

欲界轉生結生時異熟本體的二根重新獲得,即身根與命根,投生到欲界時,身根與命根這二根同一時間重新獲得,是初得。即在剛開始的時候第一時間重新得到。當時沒有眼根等,雖然有意根與舍受根,但它們不是異熟,初得只此二根,其他的諸如眼根等是後來逐漸產生的,非初得。這裡主要講的是屬於異熟果的,但意根、舍受根不屬於異熟果,所以不是初得。初得:第一,異熟果;第二,第一時間;第三,同時得到的。因為此二者是轉世煩惱性。意根和舍根是因投生時有貪慾等煩惱,所以是煩惱自性。

所有的轉世結生都一定是這樣嗎?化生並非如是獲得。投生欲界有四種方式: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其他三種方式都是這樣,而化生則不是。

那麼,它是怎樣獲得的呢?初得會得到多少個根呢?如果化生是像初劫的人那樣無有男根與女根,則有異熟本體的六根重新獲得,即眼等五根與命根同時獲得。

如果具有男根或女根其一,則有七根重新獲得。

若化生具有男女二根,有兩種性別,則再加兩個,則在第一時間共獲得八根。

也許會有人質疑。若問:四種出生方式中,化生是最殊勝善妙的生處,為什麼會有兩性呢?

當然,善趣中是沒有的,善趣中化生是非常殊勝的,比如蓮花生大士是化生,這種投生方式在善趣中極為罕見。但惡趣中卻是有的。三惡道中化生比比皆是,比如地獄眾生都是化生,惡趣中化生就不是善妙的。所以化生為兩性都有。

色界結生時(投生到色界),初得,即第一時間獲得眼等五根與命根共六根。

無色界重新獲得的異熟本體之根只有一個,那就是唯一的命根。

丙二、舍根之理:

無色界中死亡時,命意舍根同時滅,

色界之中八根滅,欲界十根或九八,

次第而死四根滅,善心中亡加五根。

投生到另外一個道時,有得也有舍,舍是息滅之意。既然根是如此獲得的,那麼死亡時有哪些根重新滅盡呢?無色界眾生只有命根沒有七種有色根;五種受根當中只有平等的舍受根,當無色界中眾生死亡時(離開無色界)命、意、舍受三根同時滅盡。

色界的眾生投生到其他道或離開色界之時,色界中在前六根的基礎上,加上意根與舍受根共八根滅盡。色界有色身,有五根,還有身根;雖然一禪二禪三禪都不一樣,但都有五種受根,所以共有八根滅。

欲界中如果有兩性,既有男根也有女根的,則在八根的基礎上加上二根共十根同時滅;如果不是兩性的,若具足其一,則加一根共九根同時失去九根;或者無有兩性共八根滅盡。跟色界一樣。這以上是就頓時死亡而言的。

次第死亡除化生(這是特殊情況)外其他三生有四根重新滅盡,即身、命、意、舍受根。

眼等以前已經滅盡,並不是在最後死有時才滅盡的。最後滅時是這四個根同時滅盡。得根是最初,滅根是最後,也是同一時間滅的。這以上是就在無記法與煩惱心中死亡而言的。是針對在無記的狀態中死亡或在惡念中死亡而講的。

從以善心死亡的角度來說,一般修行人以善念離開世界,這個善念能保持到最後,所以根滅盡的時候還有善念,三界都要加上信等五根,欲界色界無色界都一樣。前面講的那些根,再上面還要加信等五根(五種善法之根)。如此無色界有八根滅盡,其餘可依此類推而了知。

乙五、沙門四果以幾根而得:

小乘觀點,所有的出家人都追求這四種果位——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阿羅漢果。二十二根中依靠哪些根能獲得這四種果位?

始終二果以九得,中二依七或八九,

因會故說有者以,十一根得阿羅漢。

以十一根得阿羅漢是另一種說法。

在分別根品中要講述根的所有特法,沙門四果也是以根獲得的,那麼沙門四果是以多少根獲得的呢?按小乘觀點預流果屬於見道,一來果、不來果屬於修道,阿羅漢才是無學道。阿羅漢分有餘和無餘兩種,始終二果即是指第一個預流果與第四個阿羅漢果,它們是四果的初始與終末,此二果由九根獲得。

是如何獲得的呢?預流果是依靠九根而獲得的,也就是說,心的前十五剎那是未知當知根,到了第十六剎那是已知根, 此二根群體中存在的意根、信等五根,

首先,預流果是以九種根獲得的。小乘講預流果有十六個剎那,前十五個剎那是未知當知根,到第十六個剎那的智慧是已知根,一個是無間道,一個是解脫道。前者為正在斷所斷,後者為斷除所斷的部分,即正在斷和已斷的部分,是兩種智慧。按小乘觀點,能斷和所斷是一起,能斷正在斷所斷,第十六剎那的時候能斷戰勝了,即解脫道。比如,發現屋裡進了賊,將賊推出去,把門關上,以此比喻說明無間道和解脫道。《現觀莊嚴論》中也講過,所以有兩個無漏根。

以及由於欲界中尚未遠離貪慾因而是一禪未至定所攝的舍根。也有特殊的情況,有些小乘利根修行人,他們提前就依靠世間的道,斷除屬於欲界的貪慾等煩惱,還有其他色界的一部分煩惱,但不是這種利根者。獲得預流果的時候,靠什麼禪定?靠何種心?初禪分三個階段,他是依靠未至定獲得預流果。這個禪定里沒有其他的,只有一個舍受根,再加上意根、信等五種善業之根,總共有九種根,依靠這九種根獲得預流果的。這一點是成立的,因為未知當知根引出斷除見斷之離得,已知根作為斷除見斷之離得的所依,這兩者依次可用驅除盜賊與關上門來比喻。

阿羅漢果也是以九根獲得的,即依靠金剛喻定所攝的修道已知根,但他是屬於修道的,第二個剎那才是無學道,才是阿羅漢,之前還是修道。這也是有兩個剎那。

無學道滅盡智所攝的具知根,以及此二根群體中存在的意根、信等五根以及樂受根、意樂受根、舍受根其中之一而獲得的。

已知根屬於修道,具知根屬於無學道,分別屬於無間道及解脫道,此二根亦如比喻遣除盜賊和關門。兩種無漏之根,再加上意根、信等五根,九根的另外一根有可能是樂受根,或是意樂受根,或是舍受根,三種情況都有。

小乘修行人要證得阿羅漢,最好是靠四禪的正禪,若無法得到此禪定,也可能以二禪、三禪的正禪來獲得阿羅漢,必須靠上界的心才能獲得阿羅漢,依靠欲界的心不可能獲得成就的。

如果阿羅漢是依靠初二靜慮的正禪,則以意樂受根而獲得;依靠第三靜慮正禪,則以樂受根獲得;如果依靠其他無漏定(四禪正禪),則以舍受根獲得。成立之理由:依靠已知根引無餘斷除修斷之離得,以具知根來受執無餘斷除修斷之離得,比喻如前。

如果是四禪,五種受根中,只有舍受根,其他都沒有。所以,這是不確定的。剛才講了八種根,再加也許是樂受,也許是心樂受,也許是舍受三種之一,就是九根,依靠九根能獲得阿羅漢果位。

中間二果是指一來果與不來果,此二果以七根或八根或九根而獲得。有的依靠七根獲得,有的依靠八根,也有跟預流果一樣,依靠九根獲得。

無論是利根還是鈍根的漸次一來果者均可依七根獲得。小乘修行人也分利根和鈍根者,有的喜歡寂止,有的喜歡勝觀,但如果二者不雙運是不可能成就的。

如果以前行持寂止較多,則以世間道息粗相而獲得,因此依靠信等五根、意根、一禪未至定所攝的舍受根而獲得。有的人重視寂止,寂止修的比較多,肯定是屬於世間道的四禪八定,證得一來果,他喜歡用世間道——具粗細相的世間道,世間道都是這樣的,比如說色法,欲界粗,色界細,然後就去觀色界的,大概如此。因此依靠信等五根具備,再加上意根,還有一禪的未至定所攝的舍受根,總共七根。

而且漸次一來果鈍根利根者也都可依八根獲得,如果以前修持勝觀較多,則因喜愛出世間道諦相而以已知根與前七根獲得。

具足道諦相的出世間道,它們所依靠的禪定不同。無漏的禪定加上已知根,總共有七種根,七根獲得。

也有以九根獲得的,即離貪一來果是以九根獲得的。彼等九根也就是能獲得預流果的九根。不同點是見道前斷除還是未斷除六欲惑。

然後,即離貪一來果,離貪即遠離了貪慾等煩惱,還沒有成為聖者、沒有修到預流果,之前依靠世間道斷除了貪慾等屬於欲界的煩惱。離貪一來果是以九種根獲得果位,與前面獲得預流果的九種根相同。意根、信根等五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一禪未至定的舍受根總共九根,它和預流果有什麼不同呢?它是之前斷貪慾等煩惱的,預流果沒有這個特點,此為二者差別所在。

第二個,不來果有以七根獲得的,即漸次不來果鈍根者以世間道獲得不來果時,是以信等五根、意根、舍受根而獲得;也有以八根獲得的,漸次不來果鈍根者以出世間道獲得不來果時是以前七根與已知根獲得;還有以九根獲得的,離貪不來果是以能獲得預流果的九根而獲得。依靠九根獲得不來果。

然而不同的是不來果如果依靠初二靜慮正禪是以意樂受根、依靠第三靜慮正禪是以樂受根、依靠第四靜慮正禪是以舍受根而獲得,這三個根當中的一個,所以總共是九個,而初禪,那個預留果必須靠初禪的未知定,這樣只有一個舍受根,但是不來果與之不同,這是二者差別之處。

再者,漸次不來果利根者如果以前著重行持寂止,則喜歡觀世間道息粗相而以意根、信等五根、舍受根、意樂受根八根獲得。還有漸次利根者如果以前行持勝觀較多,這也是有差別的,剛才是世間道,則因喜愛觀出世間具足道諦相而以前八根加上已知根九根獲得不來果。這些,以多少根獲得這些沙門四果?第一個預流果和第四個阿羅漢果這兩個是通過九種根獲得,中間兩個一來果和不來果有以七種根獲得的,也有些以八種根、九種根獲得,這是有所不同的。

若問:如果阿羅漢是以九根獲得的話,不是與《入智論》中所說的「阿羅漢以十一根獲得」相違了嗎?

與論典不相違,以九根獲得阿羅漢的說法是就一次性而言的。沒有反反覆復,而是一次性獲得阿羅漢果位。也有不穩定的,可能需要依靠其他的根。而有些鈍根者反覆退失,又恢復時會以十一根而獲得,有些阿羅漢以四禪的舍受等九根獲得,四禪是最好的,依靠四禪,利根者比較順利,一次性就能獲得阿羅漢。這是我們前面講的以九種根而獲得阿羅漢。如果從四禪中退失而依靠第三靜慮正禪,依靠樂受根獲得;如果從三禪中退失而依靠第二靜慮正禪,這種情況則以意樂受根獲得。因此說以十一根獲得阿羅漢果實際上是指在這種情況下會以十一根獲得,即以四禪的舍受等九根獲得,雖然多次退失,但絕對不會再以更多的根獲得阿羅漢,因為除了這十一根以外再沒有能獲得阿羅漢的根。想獲得阿羅漢要麼依靠四禪,要麼依靠三禪正禪,要麼依靠二禪正禪,不可能依靠其他的形式獲得阿羅漢的果位。

這裡講的是沙門四果。我們都是出家人,出家人都叫沙門,依靠戒定慧,剷除貪嗔痴,叫沙門。沙門最後要獲得的是預流果、一來果、不來果、阿羅漢四個果位,這是小乘講的。我們在此處講二十二種根,以哪些根獲得沙門四果?以九種根獲得預流果和阿羅漢果,一來果和不來果略有不同的,以七八九根獲得都有,依靠這些根而獲得沙門四果。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真堪布 的精彩文章:

Adjust Mentality Timely 及時調整心態
19:30 超拔法會、萬盞法會閉幕式

TAG:達真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