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白茶能煮不能悶,存茶通風又密封,說說白茶「矛盾」的那些事

白茶能煮不能悶,存茶通風又密封,說說白茶「矛盾」的那些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三伏天氣,真真是離不開空調。

走在路上不過幾分鐘,汗水便能從額角流入眼睛,又酸又澀的刺眼感受讓人鬱悶不已;想在廚房做點黑暗料理,高溫爐火瞬間打消了食慾,滿頭大汗地端出做好的義大利面,也沒有了動筷子的慾望。

在這種溫度下,出差幾日,陽台的鮮花便奄奄一息,而飯後消食,更是直接被取消,改成了跳進游泳池裡變成一條美人魚。

閨蜜聚會,從每周幾次聚會,逐漸縮成了幾周一次聚會,甚至蛻變到如今,窩在空調房拿起手機打開視頻。

這個時候,不得不感謝現代生活帶來的便利,千里損友,得以一線牽。

這幾日自覺吹多了空調,和他們視頻的時候,特意從存茶時找出了一塊老壽眉餅,祛濕溫養,正好消消空調帶來的濕氣。

鏡頭那邊的王小團看著村姑陳撬餅,煮水投茶一氣呵成,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誒誒誒,你煮茶能煮那麼久,怎麼蓋碗泡茶要那麼快出水?這不是很矛盾?」

「矛盾」二字一出,有個剛開始喝茶的朋友也跟著嘟囔起來,「對阿!泡茶要用沸水,卻要那麼快出水,為什麼不能溫水悶泡?」

氣定神閑地出水,端起茶杯狡黠一笑,「矛盾?是你們對白茶還了解得不夠深!」

《2》

白茶能煮卻不能悶,看投茶比例

白茶能煮而不能悶的矛盾,關鍵點便是二者之間投茶比例的不同。

容量110ml的蓋碗,搭配的是5g干茶。

容量400ml的煮茶壺,搭配的卻是2.5-3g的干茶。

煮茶時水量增加,投茶量不跟著上升,反而往下降,這一增一減,恰好找到了煮茶時的水與茶之間的平衡點。

煮茶時,讓茶壺內保持著沸騰的溫度,這時投茶,能夠將茶葉內部的深厚物質一併激發,溶出的茶湯滋味柔軟而醇厚。

這種比起蓋碗沖泡時間更長的茶水交融,因為減少投茶量的緣故,反倒比悶泡,更加能避免出現茶湯苦澀的情況。

遇沸水釋放的果膠物質和茶多糖,剛好與沉睡多時的茶多酚和咖啡鹼釋放的速度相仿,不至於苦了茶湯、澀了口感,反而二者交融,平衡圓滿。

蓋碗泡茶,水和茶葉的交織,是極其短暫的。

當沸水和茶葉的相逢時間短暫,相比煮茶,投茶量的增多也就成為了必然。若非如此,茶湯便少了三分滋味。

100-110毫升蓋碗,5g茶葉正是剛好。

然而,悶泡是蓋碗沖泡的天敵。

茶多酚和咖啡鹼,在新茶物質活潑的時候,對水的感知最為敏銳。

蓋碗悶泡時,薄透的蓋碗材質鎖不住溫度,沸水的水溫不斷下滑。

在這兩種情況下,選擇悶泡,只會讓茶多酚和咖啡鹼不斷融入茶湯,茶氨酸和果糖在蓋碗悶泡,水溫下降的情況下不得而出,一杯白茶,融出的物質失去平衡,自然沒有了原本的好風味。

白茶能煮不能悶,並非矛盾,而是依據材質水溫選擇的不同投茶量所造就的差異。

《3》

沸水沖泡卻要快出水,看白茶內質

需要沸水沖泡,又要快出水的白茶,絕對是白茶中的「績優股」。

為何這麼說?

因為沸水沖泡,是為了盡情釋放白茶當中蘊含的所有內質與香氣。僅以香氣為例,白茶當中的香,便按沸點的高低,分為三種:高沸點、中沸點和低沸點。

也只有這些內質足夠豐厚的高山白茶,才擁有高、中、低三種沸點的香氣和物質。

在沸水的沖泡下,這三類沸點的香氣,得以盡量釋放。

沸水沖泡,對於引出白茶中高沸點的茶香有著關鍵的作用,少了高沸點的茶香融入白茶香氣,茶香便如同失去左臂右膀。

若用溫水泡茶,茶葉中高中低沸點的茶香只能引出一二,茶葉的香氣自然有所殘缺,嗅聞此時的蓋碗香,是一種幽微而平淡的香氣,彷彿訴說著茶葉的委屈,它們的圓滿清香,都被溫水所破壞,成為一種不可言說的遺憾。

而茶葉中的咖啡鹼、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等成味因子,釋放的速度各有不同,其中,主苦澀滋味的咖啡鹼和茶多酚是來勢最為兇猛的兩種。

若是悶泡,這兩種苦澀的因子便搶先會殺入茶湯,過量釋放,將白茶的香清甘活攪和成難以言喻的稠苦。

同時,釋放得較為溫吞的茶氨酸和茶多糖等主鮮爽清甜的物質,則被苦澀的滋味厚厚掩蓋,再沒有展現滋味的機會,品嘗這坐杯的茶湯,苦和澀是貫穿始終的主基調。

故而,沖泡白茶,只有快出水,才能稍稍阻攔茶多酚和咖啡鹼的過量釋放,攔截出一杯香清甘活,不生苦生澀的茶湯。

正因如此,我們不難得知,什麼樣的白茶需要溫水沖泡和久久坐杯——那便是內質單薄的劣茶。

只因為它們的內質單薄,溫水沖泡,才能稍稍遮掩它們滋味不足的缺陷,再用久久坐杯的手法,引出一些單薄的茶多酚和咖啡鹼湊足「茶味」,這般粉飾,才是劣茶沖泡的必要步驟。

沸水沖泡和快出水,並非矛盾,而是因為白茶豐厚內質下磨合而出的最佳沖泡方式。

不敢用沸水,或者需要長時間悶泡,是劣茶的遮羞布。

《4》

存放白茶層層密封卻要通風,看陳化需求

當尋尋覓覓獲得一份好茶,想要將它封存入室,靜候時光帶來的佳音成為老白茶,存茶時便有著雙重講究。

一是三層包裝的嚴謹,二是存茶環境通風陰涼避光,無水汽異味。

這雙重保險,都是因為白茶的陳化需求而定下的規矩。

白茶的陳化,需要氧氣,卻不需要水汽,故而包裝白茶,層層密封便是為了阻攔水汽的入侵,保證白茶的良好陳化。

不同於萎凋時的微發酵,存放白茶的後期陳化,依託的是萎凋時蘇醒的酶物質與氧氣緩慢而有序的交換,在這種不緊不慢的過程中,白茶的內物質徐徐反應,生成新的合成物。

包裝的密封程度,給白茶留下了足夠的氧氣進行陳化,又隔絕了不必要的水汽。

白茶遇上水汽,便如同羊群遇到野狼,這些兇猛的狼群會殺入羊群內部,將茶葉中的茶氨酸和芳香醇類物質蹂躪得消散,還會給白茶埋下變質霉變的隱患,若非三層包裝的幫助,白茶決不能在時光的沉澱下生成老白茶。

而存茶環境的通風,則是為了趕跑雜味,悶味。

存茶室並不是日常生活起居的房間,它長時間處於一種封閉的狀態,當一個環境不夠通風,雜味、悶味便會隨之而生,而白茶對於這些氣息,最為敏感不過。

白茶的吸附性極強,不僅對水汽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對雜味異味更是來之不拒,當存茶室滋生雜味,白茶便會將它們全部納入茶葉中,即使有著三層包裝的保護,日積月累,雜味突破防護也是必然。

屆時,白茶的清香被吸收的雜味所掩蓋,好好的白茶就這樣活生生地存成了悶味、雜味陳雜的劣茶,豈不冤屈?

存放白茶層層密封,又需要存茶室通風並非矛盾,這兩種需求,都是根據白茶陳化和白茶的秉性所決定的。

忽視這兩種要求,白茶陳化的道路,便是幾多波折,甚至中道崩阻。

《5》

新白茶清涼鮮爽老白茶溫潤、醇和,看內質轉化

《閩小記》中曾記載:「白毫銀針,產太姥山鴻雪洞,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聖葯。」這一記錄,將新白茶性清涼的特性說得清楚。

但提起老白茶,它溫補的功效,使得它成為了無數人三伏天祛濕的最好選擇。

從新到老,從清涼到溫補,這一不同乍一看顯得極為矛盾。

但這是時間賦予的奇妙轉變。

滄海桑田會在時光下扭轉,白駒過境紅了芭蕉綠了琵琶,光陰流轉,茶葉的變化,也不算稀奇。

更何況從新白茶到老白茶,白茶內部物質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如果不是這樣,白茶又怎麼會有「年年月月茶不同」的稱謂?

新白茶性清涼,是因為新茶茶性活潑,茶多酚和茶氨酸共同構築的個性。

白茶的工藝簡單,故而能夠保留大部分的內物質,沒有殺青的步驟,白茶中的茶多酚在剛剛制好的時候正值巔峰,偶爾上火,一杯新白茶的幫助極為顯著。

但茶多酚的豐厚,偶爾會讓一些胃功能較弱的茶友感到不舒服,很多茶友會將白茶誤會成性寒,便是因為這種胃部的不耐受。

不同於經年不變的茶氨酸,茶多酚在時間的流逝中,會與氧氣進行交換,不斷進行著酶促反應,逐漸蛻變成有利於身體的黃酮類物質,老茶性溫,便是因為黃酮類物質的溫補功效。

當對胃有所刺激的茶多酚含量逐年下降,對身體有益的黃酮類物質穩步上升,茶多糖和果膠賦予的甜潤湯感也就更為明顯。

老白茶帶來的三抗三降、顯著的抗氧化功效,甚至能調節免疫力,修復肝的損傷,溫補的特性不言而喻。

如果新老白茶的物質變化也算矛盾,那麼一個孩童每年增長的身高,應該也在矛盾的範疇內。

新茶清涼,老茶溫補,是白茶的內物質在時間和氧氣的作用下發生的必然改變。

《6》

這個世界,充滿了矛盾。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不了解實情,所以誤以為是矛盾。

但是,當真相揭開,矛盾,其實卻變成了順理成章的統一。

所以,請村姑陳的讀者們,都認真學茶吧,認真學會喝茶識茶認茶的方法。

這樣,才可以真正地保護好自己的錢包,真正地看護好自己的好茶。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手工茶必須洗嗎?無論白茶、岩茶、紅茶、綠茶、普洱茶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