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溫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詞,無一愁字卻句句是愁,最後11字千古名句

溫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詞,無一愁字卻句句是愁,最後11字千古名句

雨,是古詩詞中最為常見的意象之一。對於這種自然現象,詩人的感情卻是複雜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表達的是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雨給人帶來的喜悅,而「屋漏偏逢連夜雨」,訴說的卻是在愁苦之上又添新愁的煩惱。概括來說,即雨所蘊含的人類文化情感,分為喜雨和愁雨兩種。

溫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詞,無一愁字卻句句是愁,最後11字千古名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更漏子·玉爐香》,便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一首以雨抒寫愁緒的詞作。全詞緊緊圍繞著一位思婦的離愁展開描寫,從室內到室外,從視覺到聽覺,從實到虛,無不都構成了一種濃郁的愁境。無一愁字卻句句是愁,是溫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詞。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溫庭筠的這首《更漏子·玉爐香》: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詞,無一愁字卻句句是愁,最後11字千古名句

詞的開篇三句「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意思是說:精美的玉爐正散發著裊裊的香煙,紅色的蠟燭正流下一滴滴燭淚,這樣的光影偏偏映照的是畫堂中人的秋思。「秋思」,本身是人的一種看不見、摸不著、深藏於心的情愫,但溫庭筠卻以「偏照」二字,將這種情愫具象化,使人清楚的知道這座美麗的畫堂中,只有玉爐之香,紅蠟之淚,陪伴著這位思婦,其心中的離愁可想而知。

「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三句,意思是說:這位思婦眉毛上的顏色逐漸褪去,鬢髮也已經散亂,在漫漫長夜裡,她輾轉難眠,只覺得枕被一片寒涼。從溫庭筠以翠眉、鬢雲來形容思婦,可見她的容貌之美。但因為「薄」、「殘」、「寒」,可知她又被離愁折磨的面容枯槁、輾轉難眠。總的來說,一個「愁」字將種種景物串了起來。

溫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詞,無一愁字卻句句是愁,最後11字千古名句

上片主要是溫庭筠對思婦在畫堂中的情景描寫,下片則是從室內轉到了室外。「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意思是說:窗外的梧桐樹,正在淋著三更時分的秋雨,絲毫不管屋內的思婦正在為離愁而傷懷。從這裡的「離情」二字,可以知曉前面所說的秋思便是離情,從而整首詞抒寫思婦的離愁便明朗了。

最後三句「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意思是說:秋雨連綿不停,就這樣灑在一張張梧桐葉上,一聲聲滴落到窗外的石階上,就這樣一直滴到天明還沒有停止。秋雨的連綿不停,說明她的離愁便連綿不斷。李清照詞中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之句,而溫庭筠詞中卻是從「玉爐香,紅蠟淚」的傍晚,到「三更雨」,再到「滴到明」,思婦的徹夜未眠,可見更是一個「愁」字了得。

溫庭筠水平很高的一首詞,無一愁字卻句句是愁,最後11字千古名句

綜觀溫庭筠的這首詞,無疑這場雨傾注了這位思婦的離愁,使其成為了一場愁雨。尤其最後11字「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以雨聲將人物的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歷來為人所稱道,是千古名句。清人陳廷焯也在《雲韶集》中評價這首詞:「遣詞凄艷,是飛卿本色。結三句開北宋先聲」。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余 的精彩文章:

女兒出嫁,韋應物寫下人生最傷感的一首詩,父女情深令人感動

TAG: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