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媽媽在這幾個方面越「懶」,教出的孩子將來越優秀,可別瞎勤快

媽媽在這幾個方面越「懶」,教出的孩子將來越優秀,可別瞎勤快

文|文兒

要怎麼教育孩子,是每一個媽媽都費心思考的問題,生怕教錯了影響到孩子將來。為了避免在養孩子的問題上有什麼疏忽,好多媽嗎都選擇無微不至,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照顧孩子的生活。這樣無死角的掌控,媽媽可以完全了解孩子的狀態和變化,但同時也剝奪了孩子的自我發揮的空間。

有些媽媽就很困惑,覺得為了孩子自己別說做到一百分,一百二十分都有了,給了這麼好的條件孩子也沒見比別人家的強到哪去,反而人家媽媽沒怎麼管的那種從小表現都特別好。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媽媽們都有一個誤區,也是當媽的天性,總想把孩子照顧的方方面面都周到,什麼都不讓孩子自己操心。可事實是,少操點心少管點事兒,效果反而更好。媽媽在這幾個方面越「懶」,教出的孩子將來越優秀,可別瞎勤快。

在生活上「懶」一些,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

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同感,在家裡只要是孩子待過的地方,就像是被土匪掃蕩過了一樣。總是孩子前腳在家裡可勁兒「造」,媽媽跟在屁股後面整理到筋疲力盡,可不到一天,就會恢復如初。每天就生活在這個無限循環的怪圈之中,不收拾太亂,收拾了又太累。要我說,媽媽就應該學著解放自己,把這個事兒給孩子自己干,自己的玩具自己收。總是把這個事推給家長,孩子會養成習慣,以後越來越難改。

讓孩子自己收拾整理,不只是在解放媽媽的勞動,重在訓練孩子自己的動手能力。在學著把自己的玩具或者書籍整理收納的過程中,孩子自己會找到一套歸類的方法,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邊動腦邊勞動,孩子根據自己的習慣放置物品,也是鍛煉大腦邏輯的一種能力。

在學習上「懶」一點,不再催著孩子做功課

孩子越長越大,不可能一直在媽媽身邊,倚靠媽媽的囑咐去生活。為了避免孩子依懶性過強,總是被動的去執行,媽媽應該學著放手,讓孩子適應著自己學習生活。很多拖延症就是因為缺乏自覺,自律性不強,沒有時間觀念。試想一下,平時孩子的生活基本都是媽媽在催促提醒著進行,就像一個人體鬧鐘,孩子怎麼可能養成獨立自覺的習慣呢。讓孩子學著自己制定一個計劃,獨立負責學習任務,媽媽少操點心。

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上,媽媽重在監督,不要總想替孩子做。養孩子說難非常難,說容易也容易,只要知道什麼時候該管什麼時候不該管,有針對性的教育培養,那孩子將來不愁沒出息。說到底就是一個習慣問題,只要媽媽肯放手,適當的「懶」一點,給自己一個休息時間,讓孩子也有個自我發揮的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屁孩兒 的精彩文章:

丁克家庭註定老無所依?別那麼悲觀,過來人告訴你真實答案
想要維護好夫妻關係,最好守住這三個底線,別等到離婚時才後悔

TAG:小屁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