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芷若:百無一用是情深

周芷若:百無一用是情深

那女孩約莫十歲左右,衣衫敝舊,赤著雙足,雖是船家貧女,但容顏秀麗,十足是個絕色的美人胚子,坐著只是垂淚。——金庸筆下對周芷若的描述

周芷若:百無一用是情深

文:狸小貓

縱觀金庸筆下女子,強勢有如翠羽黃衫霍青桐,蕙質蘭心有如陳靈素,妖邪聰慧若黃蓉....性格多半單一,從兒女情長上升到國恨家仇,矛盾的周芷若則是金庸塑造的最複雜也是成功的女性形象。

曾經滄海難為水,不是宿命主義者卻常常不得不承認在與命運的較量中個體的渺小。自始至終都是高潔出塵的峨眉傲骨,溫婉斯文也好,陰狠毒辣也罷。每品《倚天》不忍卒讀,常常自此伊始。

秀似芝蘭,猶水仙之傲骨於心。喜歡周芷若就一定會先愛上她的名字,芷是一種香草,屈原在楚辭中多次寫到「芷」這種香草,「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雜杜衡與芳芷」,「沅有芷兮澧有蘭」等,而周芷若的相貌也如她名字一般秀若芝蘭,亦靜、亦清、亦決絕。

周芷若的出場便帶有一種紅顏薄命的色彩:

那女孩約莫十歲左右,衣衫敝舊,赤著雙足,雖是船家貧女,但容顏秀麗,十足是個絕色的美人胚子,坐著只是垂淚。張三丰見她楚楚可憐,問道:「姑娘,你叫什麼名字?」那女孩道:「我姓周,我爹爹說我生在湖南芷江,給我取名周芷若。」

本是漢水漁夫之女的小家碧玉,卻因元兵入侵,父母雙亡,張三丰於心不忍她流離失所,送她去峨眉引入滅絕師太門下。從心理學說,嚴重的分離創傷,塑造了周芷若性格的敏感與纖細。以至於日後與無忌哥哥的相逢,少女情懷也充斥著內斂與膽怯。

因親情的缺失長期處於形單影隻,就會形成孤獨心理,周芷若自然淪落為心理上的「留守兒童」。儘管不再漂泊,但生活在一個由偏執、暴戾的師父和「長舌如劍」的師姐丁敏君構成的雙重精神枷鎖之下,自然形成了隱忍妥協的生存之道。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細心保存。免我驚,免我苦,免我四下流離,免我無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會來。

萬安寺滅絕師太力逼芷若發下毒誓,不得對張無忌傾心,接任峨眉派掌門與色誘盜取倚天劍屠龍刀 ,將周芷若引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失去了師傅的庇護面對同門排擠,肩負著國讎家恨,周芷若的愛情充滿了太多的不安。

有學者評價周芷若為金庸筆下最接近權力巔峰的女子,因野心作祟終輸大局。我想非也,芷若說到底一介女流,故不去探討接任掌門實非她願,真正毀滅她的實際是張無忌的背棄。

黑格爾說:愛情在女子身上特別顯得最美,因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現實生活都推廣為愛情,她只有在愛情里才能找到生命力;如果她在愛情方面遭遇不幸,她就會像一道火焰被一陣風吹熄掉。

芷兮帝子遭人妒,若煙若霧若飛仙。

只見丁敏君冷笑:「周芷若,這就是你的弱點,心慈手軟。你永遠都成不了氣候!」

金庸筆下人物的取名向來一語雙關。芷若,止步於軟弱,也只因於軟弱。

性格的缺陷讓她處理感情總變得急火攻心,絕情之人最深情,以一種鋒利尖銳的方式綻放著自己的愛情。當得知張無忌與趙敏幽會,不禁上吊以死明示。生無可戀,周芷若的愛情是單一的,是純粹的,更有些現代女權主義的色彩,直至張無忌許諾回光明頂立即成親,才破涕為笑。

一個小女人的形象躍然紙上。愛上一個人,心就變得很小很小,小到容不下一粒沙。

張無忌愛周芷若么?我想無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遠勝過趙敏。

張無忌笑道:「那當真是杞人憂天了。世上多少害過我、得罪過我的人,我都不殺,怎麼反而會殺你?」解開衣襟,露出胸口劍疤,笑道:「這一劍是你刺的!你越刺得我深,我越是愛你。」周芷若伸出纖纖素手,心中苦不勝情。

那些時日,周芷若不再孤獨無助,她笑靨甜美,眼神清澈明媚,言語溫柔,不再黯然神傷,斂眉出神,她以為就此從寂寞與孤獨里解脫出來。卻不想落得「新娘素手裂紅裳」的凄涼收尾,清高如她,怎能容忍如此恥辱。她再次寂寞離開,身影晃動,飄然而去,也許此生她註定孤獨落寞。她徹底心死意絕,殘餘的惟有恨,對張無忌。對趙敏,對這個世界。

周芷若霍地伸手扯下遮臉紅巾,朗聲說道:「各位親眼所見,是他負我,非我負他。自今而後,周芷若和姓張的恩斷義絕。」說著揭下頭頂珠冠,伸手抓去,手掌中抓了一把珍珠,拋開鳳冠,雙手一搓,滿掌珍珠盡數成為粉末,簌簌而落,說道:「我周芷若不雪今日之辱,有如此珠。」

命運多舛,這種帶著自毀性質的怨恨,一經觸碰,便轉化成騰騰的殺氣。

父母雙亡,自幼流離,投身峨眉,又遭同門所妒。聲聲呼喚的無忌哥哥,本一對人間佳偶,又被半路殺出的趙敏橫刀奪愛。原可武林大好,共結連理,新婚之夜卻又遭情敵攪局,愛人棄婚而去,乃至最後與新歡發展成了刻骨銘心的愛。試問,哪個俗世女子能堪如此大恥?

九陰白骨爪的陰寒險惡,獨自站在屠獅大會上衣裙飄搖眼神尖銳殘忍身影高傲,流露的是陰陰的寒氣,是徹骨的怨恨,是凄涼的絕望。

愛情大廈的轟然倒塌已讓一個背負千鈞萬鼎重荷的女子在一瞬間將滿懷之愛鑄凝為灌骨之恨,自古李莫愁因愛成魔,花千骨化身妖神,公子多情紅顏薄命,累累血債,倒也有淚可落,有情可原。

相反,從某種程度而言,宋青書卻是最懂芷若之人,

「我相信你的內心,還是我認識時候的你:善良,純潔。你之所以會變,你之所以會變,都是張無忌和趙敏造成的。我相信你只要報了此仇,你一定會恢復以往的你。」

宋青書猜中了開端,卻沒料到結局。人生若只如初見,漢水鍾靈峨眉毓秀,終斬斷三千情絲,仗劍看濤生雲滅。張愛玲《半生緣》里寫道:我們回不去了。塵埃落定,青燈古佛為伴,或許這是最好的收尾。

周芷若喃喃道:「銘心刻骨的相愛,銘心刻骨的相愛。」頓了一頓,低聲道:「無忌哥哥....我對你可也是銘心刻骨的相愛。你....你竟然不知道么?」

此岸虛無度,零星芷花悟。

此情只待成追憶,漢水岸邊的初初相見都化作往事如煙。也許自始至終都是那個善良的她,只可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禮教綱常何正何邪,都隨著山河國破的歷史齒輪,碾壓出一道長生寂寞。

.End.

好書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社會的基石:契約精神與制度的力量
一代才女班婕妤:美德堪何用,恩情中道絕!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