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中科院物理所:把科普做成「爆款」| 平均年齡25歲,5個月粉絲突破40萬

中科院物理所:把科普做成「爆款」| 平均年齡25歲,5個月粉絲突破40萬

中科院物理所:把科普做成「爆款」

高壓電也能滅火?顯微鏡下放大1000倍的手機屏幕是怎樣的?夜晚廚房發出的「藍色鬼火」到底是什麼……近日,一批「中科院博士直播做科普」的視頻在網路走紅。

這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年輕人,通過直播實驗解答有趣的科學問題,激起了一大批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記者日前採訪了這個「網紅」科普團隊,尋訪讓科學走近尋常百姓家的秘密。

「穩中帶皮」,科學不只一面

團隊創始人成蒙,生於1988年,2014年從中科院物理所畢業後留校,創建了「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眾號。在他不斷探索後,公號內容由所內新聞居多逐漸轉型為以科普內容為主,並開設了「問答」「正經玩」「線上科學日」等欄目。目前,公號後台已經收到了超過30000個類似「為什麼彩虹是彎的而不是直的」「好端端的耳機線為什麼老纏在一起」等有趣的問題。

五年來,從一個人到一個團隊,中科院物理所的科普實驗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今年3月,團隊入駐年輕人聚集的二次元社區B站,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裡,粉絲規模突破40萬。每周三晚上,這群平均年齡25歲的碩博研究生會準時出現在直播鏡頭裡,與少則千百多則上萬的觀眾一起,完成「液氮浸泡LED」、「污水凈化」等科學小實驗。

團隊對自己的科普定位是「穩中帶皮」。「皮」是特色,「穩」是底色。

「大家對官方賬號往往有某種刻板印象,比如必須是嚴肅的、一本正經的。但是當你打破這種成見並且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這種反差能讓大家覺得更親近、接地氣,」成蒙說道,「同時,這也更好地滿足了年輕人的閱讀習慣和期待。」

「我們是一個權威的官方機構,中科院物理所推出的內容並不是最新最及時的,我們踩的都是第二時間點。讓事實和觀點都沉澱一下後,有了比較確切的答案後再去做。」成蒙說。

李治林是團隊中的另一位核心成員,粉絲親切地稱他為「做實驗永不翻車的大師兄」。在他看來,做科學傳播一方面要生產大家喜歡的內容,但同時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和判斷。「不能只給大家喂糖丸。我會刻意給大家講一些很硬很乾的內容,」李治林說,「科學是有趣的,但有趣只是一個很初級的層面,要讓大家全面地看到它。」

直播視頻,課堂的有趣補充

「我家在山西的一個縣城。小時候我想看書,只能特別辛苦地跑去圖書館和書店『蹭』,或者找別人借。」李治林回憶說。「現在,網路讓大家更便捷、無差異地共享教育資源。」

關注「中科院物理所」的用戶年齡集中在14歲~25歲之間,以初高中學生和大學生為主。

「在目前的初高中階段,很多學生沒有條件經常動手做實驗。那麼就可以把我們的直播作為一種有趣且有益的補充。」 李治林說道,「格物才能致知。你眼睛看到了什麼,耳朵聽到了什麼,手裡接觸到了什麼,體現了外界信號的輸入和你的輸出。在這個過程,才能對物體有更好的了解。僅從書本、抽象概念去想像是遠遠不夠的。」

在中科院物理所的新媒體賬號上,「用吸管做風車」「利用三原色原理巧變燈光」等簡單易做的小實驗正如網友說的那樣,「讓物理變得可愛」「接地氣」起來。不少網友留言「我一個文科生居然把這篇文章看完了」「學了這麼久物理,突然覺得物理真的就在身邊的生活里」。此外,讀者還可以在後台提交自己模仿進行的實驗小視頻,贏取獎勵。據李治林介紹,平均每期節目推出後,都能收到十幾個視頻投稿。

網路讓更多人感受到物理趣味的同時,也讓製作團隊收到了來自各地學生的反饋。「直播反饋及時、互動性強,我們可以根據彈幕信息,知道哪裡是大家感興趣的、哪裡聽不懂需要再解釋。這讓我們做得更好。」成蒙表示。

儘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通過直播、短視頻等進行學習,但是課堂學習的不可替代性依然是成蒙和李治林的共識。

成蒙表示,初高中階段的學科教育才是體系化的知識傳授,掌握好課堂的知識才能為成長成才打好基礎。李治林認為,科普宣傳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傳播具體的知識,更多的是激發興趣,「無論是科普文章還是實驗直播,都不能替代課堂學習。」

播種希望,讓科學閃耀在孩子身上

「曾經有個同事去偏遠山區,遇到了一個高中生,問他將來想上什麼大學。本以為他會說出北大清華這些耳熟能詳的學校,沒想到那個孩子說,他想考中科院,要來物理所。因為他看過我們的公眾號。」成蒙到現在還深受感動。「在剛剛做科普公眾號的迷茫時期,是這個故事一直支持著我。」

這個來自遠方的故事讓成蒙和團隊確認了自己所做事情的價值。「如果說教育是在樹人,那麼科學傳播就是在播種。我們用互聯網到處播撒,把這好幾百畝的地全撒種子,這些種子里,肯定有一部分會開花結果。只要有這個概率存在,我們就覺得這件事值得做。」在他看來,團隊的使命就是讓人放下對物理的抵觸,把人「領進門」,然後看到物理之美、科學之美。

作為「領路人」之一的李治林則將他們所做的科普比作「橋樑」。「有些事情學界人都懂便不講,但公眾不懂,想了解又無處了解,中間存在巨大的鴻溝。科學傳播的高地你不佔領,自然會有別人佔領。與其讓『民科』把科學解釋成玄學,有權威性專業性的我們為什麼不自己做呢?」

今年起國家首次為科普人才設立了專業職稱,在政策上為其提供更多支持。李治林說,希望更多的人投身科普,將科學研究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勾連起來。

即將留任物理所成為老師的李治林說,「我的父母都是教師,小時候我就愛做實驗,即使在別人看來是瞎玩瞎搞,他們也沒有阻攔我。這些經歷讓我受益終身。」李治林說道。「直觀的接觸會給孩子更大的學習刺激,比如讓他們參觀博物館、做實驗等。」李治林認為,如果團隊的每一次實驗直播,都能讓某個孩子對世界繼續保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就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

在「中科院物理所」公眾號的第一篇文章里,成蒙寫下了這樣的「告讀者書」:「我們服務喜歡或痛恨、嚮往或害怕物理的所有人。」他笑著說,「雖然我這輩子是肯定沒希望拿諾貝爾獎了,但是這個希望將始終閃耀在那些看我們公眾號或者視頻的孩子身上。這便是我們繼續播撒種子的意義。」

見習記者 梁丹 林煥新 實習生 丁思瑤 季曉旭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 確保主題教育取得扎紮實實的成效
?兒童優先 築基未來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