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從歷代詩詞歌謠,談談七夕是如何逐步成為「情人節」

從歷代詩詞歌謠,談談七夕是如何逐步成為「情人節」

散發著戀愛的香甜氣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就快要到來。我們都知道,七夕節原本並不是一個談戀愛的節日,只是隨著歷代的發展,其內涵不斷豐富,表現出來的就是文化風俗在不斷變化和增加。

文人墨客一支筆,寫盡七夕風俗事。我們不妨從歷朝歷代,文人筆下的詩詞和民間流傳的歌謠,來看一看七夕節文化風俗的變化歷程。

一、「七姐姐」歌謠

七夕節,來源於上古時期,人們對於星宿的崇拜。剛開始時,只是作為一個時令,並不具備後世所賦予的種種文化內涵。

上古之時,人們望著夜空上的星星,覺得很神奇也很不可思議,於是就將星空劃分成井井有條的多個區域,命名為「星宿」,並創造了居住在星宿之上的神。同時,將天上的星宿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認為天上星宿發生變動,地上就會出現相對應的事件。

在劃分出來的星宿中,就有「牛宿星」和「織女星」。牛宿星由6顆星組成,位於銀河的東岸,形象為頭上有兩角,卻只有三隻足的牛;織女星則位於牛宿星的北部。因為牛宿星和織女星在古代,都標誌著天文時間的變化,所以才有了將牛郎織女合稱的說法。

而「七月七日」的來源,同樣與星宿有關。《夏小正》中說到,當織女星初昏是出現在正東方,就意味著進入了秋天。但是,此時還並沒有明確確定時間就在「七月七日」,只是在七月朔日左右。

將七夕節定在「七月七日」,與古人的數字崇拜有關。在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而在「天人感應」之說中,「初七」被認為是「人日」,結合之下,乞巧節的固定時間就成為了七月七日。

隨著牛郎織女形象逐步成型,以及七月七日時間的確定,一位名叫「七姐姐」的女仙就逐漸誕生。這位七姐姐,就是由「織女星」衍化而來的女神,民間稱之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媽等,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有歌謠唱:

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

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

二、「乞巧」歌謠

漢代,是七夕節發展最為重要的時期。「乞巧」的習俗,就是在這個時期出現。據漢代劉歆著、東晉葛洪輯抄的《西京雜記》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也就是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宮中的彩女會將五色線編織在一起,稱之為「相連愛」;這就是最早的乞巧。有歌謠唱: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

乞我爹娘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

與乞巧同時產生的習俗,還有「鬥巧」。《說郛》引(致虛雜俎》說:

「七夕,徐婕妤雕鏤菱藕,作奇花異鳥,攢於水晶盤中以進上,極其精巧,上大稱賞,賜以珍寶無數。上對之竟日喜不可言,至定昏時,上自散置宮中几上,令宮人暗中摸取,以多寡精粗為勝負。謂之鬥巧,以為歡笑。」

就是說,徐婕妤很善於雕刻,在七夕這一天,將雕刻好的作品放到水晶盤中,呈給皇帝,皇帝很開心,賞賜她很多財物,並在晚上的時候,將這些雕刻放到宮中的各個桌角上,令宮人摸黑尋找,誰找到的最多、最漂亮,就獲勝。

這個習俗,一直傳承了下去。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

「至大中,洪妃寵於後宮。七夕,諸嬪妃不得登台,台上結綵為樓,妃獨與宮官數人升焉,剪綵散台下,令宮嬪拾之,以色艷淡為勝負。次日,設宴大會,謂之鬥巧宴,負巧者罰一席。」大概的做法與漢代無異,只不過換了一種物品來進行。

這個時期,出現的習俗還有「高樓晒衣」。相關記載顯示,在七月七日這一天,漢武帝會命令宮女在曝衣樓上晒衣物。

三、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牛郎織女相愛的故事,雖然在西漢已經有了點雛形,但真正成型,還是在東漢。《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寫到: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詩中講述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也表達出了牛郎織女因不能相會而產生的悲傷之情。不過,雖然牛郎織女的故事已經出現,但此時還沒有與七夕節融合在一起。

兩者產生融合,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牛郎織女的故事進一步完善,同時,現代所熟悉的七夕節也才正式出現。北齊《玉燭寶典》記載:

「七月俗重是日,其夜洒掃於庭,露施機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遠上,熒重為稻,祈請於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

此記載明確了牛郎織女的關係,同時也明確了七月七日和牛郎織女故事的關係。

在這一個時期,七夕的習俗大量增加,比如七夕的「食俗」就是在此時出現的。晉朝《風土記》記載,七夕這一天吃的食物與別時不同,吃的是「不託」,也就是一種經水煮過後的面塊。往後吃的東西有所變化,唐朝是吃斫餅、宋朝吃千層餅和油酥餅。

還有就是「乞子」的習俗。傳說七月七日這一天,天上的仙女會下凡,到河中沐浴,因此人們將仙女沐浴之河水視為「天水」,能夠去病、延年益壽,因此人們會汲水回家,祈求生子。久而久之,這種乞子的風俗便流傳了下來。

四、七夕·長安城中月如練

七夕節到了唐宋時期,總體上的風俗文化也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延續著以往。崔顥有詩云: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描述的,就是七夕人間穿針引線乞巧,牛郎織女不能相會的情景。

要是比較值得注意的變化,是在宋朝出現了七夕節令戲,比如《長生殿》、《天河配》等。

五、鵲橋仙·七夕

乞巧樓空,影娥池冷,佳節只供愁嘆。丁寧休曝舊羅衣,憶素手、為予縫綻。

蓮粉飄紅,菱絲翳碧,仰見明星空爛。親持鈿合夢中來,信天上、人間非幻。

元明清時期,七夕節發展得非常成熟,各種習俗和文化也基本上定型。像詞中所說的「乞巧」、「曝衣」等,都是承繼過往的風俗。

此時流行的習俗,乞巧之外,當屬「丟巧針」。明朝《帝京風景略》記載:

「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傾之,水膜生面,綉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

簡單點,就是將一根綉針扔到水裡,看水中的影子,那個的影子好看,誰就技高一籌。

到了現在,七夕節就又增添了新的內涵,被稱作為「中國的情人節」,這也算得上是緊跟時代潮流里的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館閑聊 的精彩文章:

《封神演義》:奉命去迷惑紂王的狐狸精,是否被女媧娘娘出賣了?

TAG:茶館閑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