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1939年,日本人在北京廢墟里拍到了黑衣宰相姚廣孝的相貌

1939年,日本人在北京廢墟里拍到了黑衣宰相姚廣孝的相貌

1939年,一群西裝革履的日本人走進了當時的北京市西城區衚衕深處的一處廢墟,儘管已經是斷壁殘垣,但是破敗之間依然難以掩蓋這處廢墟曾經宏大的規模。在廢墟當中,隨行的日本人拍下了怒目圓睜的天王、造型各異的羅漢,用料考究的寺廟建築,同時還拍到了「僅此一處」的一件文物,正是通過這張拍攝於80年前的照片,讓我們看到被譽為「黑衣宰相」的姚廣孝的真實模樣。


為什麼同一座廟裡同時供奉元朝、明朝兩位「國師」

前面提到的這座早在80年前就已經成為廢墟的寺廟名叫護國寺。是北京八大寺廟之一,根據史書記載,護國寺始建於元代 ,修建初期被命名為崇國寺。雖然整個元朝在元大都的統治時間並不長,但是在百餘年間4位元朝皇帝都曾經下令對崇國寺進行修繕、擴大規模。

1939年,日本人在北京廢墟里拍到了黑衣宰相姚廣孝的相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日本人與護國寺天王塑像合影(1939年拍攝)

熟悉中國古代歷史的讀者都知道,朱元璋為首的義軍推翻元朝之後建立了大明王朝,兩個王朝可以說是水火不容,可為什麼一座寺廟裡同時供奉兩個朝代的國師呢?這要和寺廟的修建歷史說起。

1939年,日本人在北京廢墟里拍到了黑衣宰相姚廣孝的相貌

姚廣孝山門(1939年拍攝)

至正十五年(1355年),貴族出身被譽為「賢相」的中書右丞相脫脫被革職流放雲南,後被中書平章政事哈麻假傳元惠宗詔令自盡,7年後,如夢初醒的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下令給脫脫昭雪復官。由於脫脫已經去世多年,元惠宗便下令再次重修曾經是脫脫宅邸的崇國寺,這次重修後,不僅再次擴大了寺廟的規模,而且把脫脫夫婦的塑像供奉在了寺院中,以示紀念

斗轉星移之間,元朝被明朝所滅,隨後朱棣發動「靖難之役」。


大隆善護國寺,都人呼崇國寺者,寺初名也。

——明代劉侗、於奕正著《帝京景物略》

在「靖難之役」中,憑藉著姚廣孝等諸多謀士的軍事才能,朱棣順利奪得皇位,並遷都北京。由於姚廣孝的特殊身份,姚廣孝死後,朱棣為了紀念自己的這位軍師,除了在今天的北京房山為姚廣孝修建巍峨的寶塔以示紀念之外,還命能工巧匠製作了一尊姚廣孝的木雕供奉在昔日的皇家寺院「崇國寺」護法殿中。

就這樣,便產生了一座寺院供奉兩朝國師的情況。


揭秘姚廣孝的真實相貌

姚廣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1939年,日本人在北京廢墟里拍到了黑衣宰相姚廣孝的相貌

姚廣孝畫像

在文章開頭的日本人為姚廣孝木雕拍攝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姚廣孝木雕像比流傳更廣的姚廣孝畫像更為傳神。眉宇之間少了一分老態而多了一分慈祥。

儘管姚廣孝以僧人身份參加了「靖難之役」造成了殺生與修佛二者之間的衝突,但後人對他的評價卻是「一邊倒」式的一致好評。顧炎武就曾用「少師之才,不下於文成(王陽明),而不能行其說者,少師當道德一,風俗同之日,而文成在世哀道微,邪說之作之時也。」來評價姚廣孝的曠世奇功。

1939年,日本人在北京廢墟里拍到了黑衣宰相姚廣孝的相貌

護國寺護法殿內的姚廣孝雕像

前面提到,走進廢墟拍攝寺院和姚廣孝雕像的一群日本人,關於這些日本人的身份,今天也已經早已不是什麼秘密,這些人來自華北交通株式會社,即華北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交公司」。名為交通公司,實際上卻是日本侵略軍佔領華北後刺探華北各種情況的急先鋒,這些人以交通調查為名,拍攝了大量華北地區方方面面的資料,1945年4月,華交公司改稱華北交通團,直接由日本軍部管理;同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華交公司解散。

現如今,它成了著名小吃的代名詞

護國寺在明末毀於戰火,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曾對寺廟大加修繕,改名護國寺,由於與東寺隆福寺相呼應,因而又被人們稱為「西寺」。

歷史上的護國寺廟會與隆福寺廟會齊名,《京都竹枝詞》雲:「東西兩廟貨真全,一日能消百萬錢,多少貴人間至此,衣香猶帶御爐煙」。

1939年,日本人在北京廢墟里拍到了黑衣宰相姚廣孝的相貌

胡國寺內的羅漢塑像

隨著歷史的發展,「西寺」逐漸走向衰亡,現如今,除了殘存的殿宇之外,人們更熟悉的應該是由護國寺廟各色小吃攤演變而來的護國寺小吃。

根據資料記載,今天已經成為著名「網紅」美食的護國寺小吃,就是來源於1956年,人們將當年在護國寺廟會出名的十多位攤商組織起來,在緊鄰護國寺的93號現地址開辦的護國寺清真小吃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