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產最強三代機不再有遺憾,太行版殲10C量產,矢量發動機可期

國產最強三代機不再有遺憾,太行版殲10C量產,矢量發動機可期

作為國產第一款第三代戰鬥機——殲-10系列的最新改進型,殲-10C因為對氣動布局以及機載航電武器系統等進行了大量優化和升級,使得其性能相比前型有了巨大的提升,綜合作戰能力堪稱現役國產三代機中最強的存在。正因如此,他才有足夠的資格與殲-20隱身戰機、殲-16重型戰鬥機這兩款戰機一道,躋身成了最能代表中國空軍裝備現代化水平的空中「三劍客」。

然而,對於這麼一款即使是在全球範圍內都排的上號的先進三代機而言,他的誕生和量產服役也並非沒有遺憾。長期以來,殲-10C動力系統使用的是俄制AL-31FN改進型渦扇發動機這一點,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無法解開的心結。不過幸運的是,從近期網路上流傳的幾張殲-10C量產型的照片來看,這股遺憾已經隨著這款戰機開始換裝國產渦扇-10B「太行」發動機而逐漸從我們的心頭上消弭。

儘管早在殲-10B乃至是更早的殲-10時代,我們就已經在這一系列戰機上嘗試使用國產「太行」渦扇發動機取代進口的俄制AL-31FN。不過從這兩款戰機最終的實際量產情況看,「太行」的裝機更多的只是進行相關測試和驗證。到了2018年,裝備了矢量推力版「太行」的殲-10 TVC原型機在珠海航展上精美絕倫的超機動展示,無疑讓外界對於國產發動機上機有了更高的期待。

而隨著殲-10C也開始在量產型上陸續裝配國產「太行」發動機,不僅意味著殲-10C本身已經實現了全身上下的自主化知識產權。同時,它更標誌著除了數量不多的殲-15艦載機外,我國在目前仍在進行生產的數款三代機已經悉數完成了動力系統的國產化。從此時開始,俄制AL-31F系列渦扇發動機的進口數量,已經不再成為限制我國三代半戰鬥機進一步擴大產能的障礙。

還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單發版「太行」的不斷成熟和可靠性的增強,為了將來殲-10C引入矢量推力發動機技術創造了必要的前提條件。而在國際主流三代半所具備的諸如AESA雷達、先進航電和武器以及完善的自衛防禦系統等各種必要條件中,殲-10C所欠缺的也就僅僅只有矢量推力發動機這一個而已。未來它的到位,這對於增強殲-10C的綜合作戰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鼎盛風清評 的精彩文章:

原型機已開工!美軍新隱轟863天後首飛,這次我們能後來居上嗎
同樣是蘇-30,我們的國產武器早已集成,為何印度卻仍在糾結?

TAG:鼎盛風清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