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法模仿的案例:日本完成近代化的歷史基礎和制度支撐

無法模仿的案例:日本完成近代化的歷史基礎和制度支撐

近代亞洲的歷史風雲變幻、波譎雲詭,榮耀與恥辱並存,先進與落後同在。由於西方率先實現近代化並積極進入亞洲,亞洲國家紛紛陷入被動局面,在不利的大環境下,日本卻出乎意料地順利完成了近代化,躋身列強行列。很多亞洲國家想借鑒日本的發展經驗,但無一成功,從歷史角度來看,日本的近代化是一個無法模仿的案例,這與其特殊的歷史基礎和制度支撐有關。

日本歷史與西歐歷史

日本是個獨特的國家,雖然身處亞洲,但它的歷史卻跟幾乎所有亞洲鄰國不同,反倒是與萬里之外的西歐有著「鏡像」一般的相似性。日本和西歐諸國的歷史差異,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甚至可以斷言,日本和西歐擁有相同類型的歷史。

首先,日本與歐洲國家一樣,建立過殖民地。這一點是其他亞洲國家不曾出現的現象,日本從來不曾淪為殖民地,還在東南亞建立過殖民地。

其次,革命的經歷。日本和西歐諸國都曾經有過數次革命的經驗,例如英國的光榮革命和日本的明治維新。因為這些革命,它們相繼克服了國內舊有的矛盾,實現了飛躍性的新發展。這種歷史的進步,主要是由內部力量的質變所引起的。相對而言,其他亞洲國家,例如印度,就是沒有革命經驗的國家。此外,印度屢次遭受外來的侵略與破壞,也就是說印度的歷史一直是由外來力量所推動。

再次,成熟的封建制度。日本和西歐諸國曾有過封建制度,而且日本和西歐諸國也都因為中產階層的革命而終結了封建制度。話說回來,其他亞洲國家,因為沒有國王(將軍)——領主(大名)——騎士(武士)這樣典型的封建制度,所以也就不會爆發為了清算封建制而出現的中產階級革命。

最後,自由都市、僱傭關係、農民戰爭、宗教改革等西歐所經歷過的歷史事實,日本歷史上也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但是其他亞洲國家都缺少類似的歷史基礎,也就是說,理解其他亞洲國家的歷史,與分析日本的歷史,必須採用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近代化的制度支撐

除了歷史基礎之外,日本還在很多制度方面有其獨到之處,最明顯的一項就是繼承製度。亞洲大部分國家,如中東、印度和中國,都實行均分繼承製,家中老者去世後,子女們會平分財產和土地。比如中國的均田制及其各個變種制度都有均分土地的要求。

然而,日本和西歐的傳統制度都是長子繼承製,這或許與兩者都具有共通的封建制有關。封建制度的基礎就是土地的集中,如果大領主的土地任意分割給子孫的話,封建制的基礎必然瓦解。

其次,日本的婚姻制度也與其他亞洲國家不同。在古代亞洲各國,男子可以娶數位側室,比如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國,社會文化對於男子的妻子數量極為寬容。傳統上,一夫多妻,或者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是公開,而且被允許的。然而,日本雖然沒有明文的婚姻禁令,但至少在民間層面,沒有人敢公開一夫多妻的事實。另外,日語中「日陰者」這個詞便是用來表示只能活在暗處,不被社會承認的女人,這種人一般就是已婚男子的側室。

日本國內普遍認為,從明治維新以來,始終在非常勉強地進行近代化,因此至今依然留下相當多尾大不掉的「前近代」要素。事實上,這種看法相對正確。對日本自己來說,近代化確實並非一帆風順,但是對比其他亞洲國家來說,卻像是水到渠成的事件。日本有些歷史學家認為,「日本的近代化只是完成了應該完成的事物」,如果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的話,甚至會感覺日本的近代化完成得十分輕鬆。也就是說,日本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近代化。

然而,類似印度這樣的古老亞洲國家,在進行近代化時,卻背負著大量的歷史包袱,存在相當多日本和西歐諸國所沒有的惡劣條件。例如種姓制度、人口過剩、貧困、缺乏資本、外國的殖民支配,以及沉重的宗教壓力。因為古老的制度包袱,這些國家要用既有的手段進行現代化,總顯得步履維艱,邁出每一步極為困難。

日本不是亞洲國家模仿的對象

在歐洲,西歐諸國是個特例,完全與中歐和東歐不同,這種情況在亞洲也存在,日本自成體系,與古老的印度和中國不同,也與更遙遠的中東不一樣。

在亞洲,只有日本快速地完成了近代化。老實說,日本並不存在完成近代化的特殊方法,或者「獨門秘籍」。亞洲的後發展國家,在某些時刻認為日本可以當做它們近代化的榜樣,日本內部也存在著日本是亞洲諸國近代化模範的想法,但是這樣的想法並不正確。事實上,日本很難成為這些國家的榜樣。日本是個即使想要模仿也不得要領的案例。因為日本跟這些國家完全異質,雙方國情存在巨大差異。

日本著名歷史學家依田熹家曾指出,日本近代化比較順利的原因,是由於本身自帶的社會和文化要素善於兼收並蓄,這是中國等其他亞洲國家所不具備的特點。

依田熹家的看法有一定道理,從對待文化的態度上來看,日本因為在古代是後發國家,往往秉持一種謙虛的心態,可以迅速吸收外國文化的養分,而且日本對待文化的寬容態度,使得多種文化能夠並存。相比之下,以中國為代表的的古老國家,都有自己燦爛的文化基礎,已經沒有更多的文化空間以容納外來文化,再加上古老文明特有的文化自尊,也使得它們無法放下身段主動接受外來文化。

從日本的種種社會狀況來看,與其認為日本跟其他亞洲諸國近似,倒不如說日本跟西歐更為接近。這的確是事實。雖然從地理上看,日本是亞洲國家,而且,它常常以自己是亞洲的代表自居。然而,如果將日本視為亞洲國家的模仿對象,就大錯特錯了,亞洲諸國有各自的特殊性,日本則更特殊,二者不可同日而語,甚至早在數百年前,日本就跟其他的亞洲諸國走上了不同的命運之路。

如果說由於日本近代化的巨大成功,就將其作為模仿對象,那麼後發國家肯定會走上一條南轅北轍的不歸路,日本並不是亞洲國家的模仿對象。

近代化和現代化的思考

同一個時期內,各個國家選擇的歷史發展道路,有共同性或普遍性,比如,所有國家都希望由古代走入近代和現代。但同時,各國家又由於國情不同、歷史不同,因而具有各自特點與個性。

不同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嘗試了不同的道路,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日本作為成功近代化的國家,率先走上了發展的正軌,勢必成為模仿和研究的對象,但它基於特殊情況下的成功經驗,並不具有普遍性,不是可複製的發展模式。

對於亞洲國家來說,假如近代化是一個西風東漸,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逐漸傳播的歷史過程,那麼現代化則是所有國家同時在場的新起點。想要實現近代化,對於亞洲國家來說,模仿日本已經是錯誤的方法,更別說實現現代化了。

現代化與近代化的語境完全不同,而且實現過程完全相反,非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過程,並非模仿的過程,而是一個從西方文化模式的壓力中「逃生」,重新建立自我文化自信的過程,是一個立足於「我」,以「我」為主的兼收並蓄的過程,簡單來說,現代化是一個脫離其他文明影響,建立本國文化的發展過程。我們從日本成功近代化的歷史中看到:各國都有獨一無二的國情,一味模仿只是邯鄲學步,想要成功實現自我發展目標,必須走適合自己的路。

參考資料:

《新編日本近代史》宋成有

《日本史》康拉德·托特曼

《日本文化史》家永三郎

《日本歷史與日本文化》內藤湖南

《東亞近代史》加藤祐三

《近代日本的亞洲觀》子安宣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廁讀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其他靈長類動物沒有變成人類?因為我們把問題想簡單了
從球場到戰場:中美洲兩個國家的「足球戰爭」及後遺症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