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魯迅主張改學拉丁文,並言漢字不滅,中華必亡,這又是為何?

魯迅主張改學拉丁文,並言漢字不滅,中華必亡,這又是為何?

魯迅先生我們很多人都很熟悉,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也是白話文的普及者,其實對於國人而言,魯迅先生在民眾心目當中的地位普遍很高,尤其是魯迅先生的文章,在當時人們心中看起來,更像是一盞指路明燈,但是魯迅先生也曾經說過一句話,放在今天,似乎我們很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甚至是有些迷茫。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突然感染胃疾,病入膏肓,但即便就在這個時候,仍然掙扎著爬起來,寫下了《病中答救亡情報訪員》,在這篇文章裡面,魯迅先生指出「漢字不滅,中華必亡」,作為中華文化的先驅者,竟然對中國的漢字做出了如此的評價,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或許很多人認為這不過就是魯迅先生去世前說的胡話。

實際上在此前魯迅先生很多著作中,都曾經提到過對於漢字的看法,甚至認為自己也是被方塊漢字束縛的一個人,在魯迅先生看起來,中國應該選擇一種類似於拉丁文這樣的一種簡便的文字學習,並且指出中國人已經被漢字奴役了上千年,而應該打破牢籠,讓人的思想不再受到方塊漢字的束縛。

何以魯迅先生如此仇視漢字,其實也是結合當時的國情來看的,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封建王朝根深蒂固的社會,雖然辛亥革命打破了這一樊籠,而且隨著新文化運動的出現,全新的一種教育理念模式在廣泛的開始,在這一部分新人類的帶動下,社會風氣有了明顯的好轉,人的思想也逐步的開放。但魯迅先生卻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他發現在中國接受新文化的永遠只是少部分人,大部分的國人仍然堅守愚昧落後的制度,這讓他感到十分的痛心,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魯迅先生第一次注意到了漢字的問題。

過去人們並不是像我們現在一樣使用簡體字,而是繁體字,這種字體雖然蘊含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但是卻極其不利於傳播,在當時識字認字只是局限於一些知識分子,魯迅先生認為過於繁雜的漢字,不利於中國人接受全新的思想教育,因此主張尋求更為簡便的文字。

其實魯迅先生這個觀點雖然有些過激,但確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繁體字晦澀難懂,即便是現在我國台灣地區,一部分民眾在使用繁體字的時候,常常是拿起來就忘了怎麼寫,由此可見漢字的簡化早已經成為了新時期必要的過程,我國在1935年的時候,就已經在全國推行了簡化漢字,新中國成立以後,經過了數十年的推廣,簡化漢字才徹底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並成為全世界公認的漢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為何說歷史是毒藥,歷史學家是護犢子的家庭婦女?與這二人有關?
乾隆生母迷霧重重,《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哪個為準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