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智慧人生:談空反被空迷,耽靜多為靜縛

智慧人生:談空反被空迷,耽靜多為靜縛

智慧人生:談空反被空迷,耽靜多為靜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談空反被空迷,耽靜多為靜縛。

[譯文]

喜好談論空寂之道的人,往往反被空寂所迷惑。耽溺在靜境的人,反為靜寂所束縛。

[評語]

佛法原本是十分活潑的,說萬法本空,原是要使我們了解萬事本無其永恆的體性,一切皆將壞散,教我們不要對萬物起執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結果有些人談空卻又戀空,其實戀取世事和戀空並無分別,同樣是執取而不放。戀空的人棄絕一切以求一個空字,最後還是有一個「空」的意念無法除去。殊不知萬事萬物本空,棄與不棄都是空的,有棄絕的念頭便已不空,愛空的念頭已是「有」了。《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上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說明色和空是不相礙而相同的,執著於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執著於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但此處的色並不是指女色而言,而是指一切能見、能聽、能嗅、能嘗、能觸、能想的事物,這點必須辨明。

至於「耽靜反為靜縛」也是同樣的道理。靜並不是教人躲到安靜的地方,不聽不想,那樣等於用一個靜字將自己束縛住,動彈不得,又有什麼好呢?真正的靜是心靜而非形靜,是在最忙碌的時候,仍能保持一種靜的心境,不被外物牽動得心煩氣躁。在塵囂之中保持著心的靜境,豈不比那些在寂靜中虛度時日,或是身在寂靜心不寂靜的人更高明些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玄奘大師:凡僧雖不能降福,修福須敬凡僧
水果分寒熱,千萬別吃錯!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