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六部尚書」哪個部門最牛?官位不高,權力極大,人人爭搶

清朝「六部尚書」哪個部門最牛?官位不高,權力極大,人人爭搶

一個王朝的統治離不開政治體系,政權組織形式就如同骨骼一般,撐起了浩大的王朝,總結來說中國古代政治體系向著中央集權化、君主專制化、人才選拔公平化發展,當然在不同時期根據不同的發展情況,政治體系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西周的分封制,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都是加強中央集權的重要手段,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的出現,標誌著封建王朝官僚機構形成了完善嚴密的體系,解決了皇權與相權之間的衝突,分權治理讓官場相對清澈透明,更加規範。

三省六部製成型於西漢後期,隋唐時正式被中央確立,此後無論宋、元、明、清等都沿用了該制度,三省即為尚書省、中書省與門下省,其中中書省是負責擬定皇帝頒發的詔令即決策機關,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則是最終的執行機關,三省的最高長官官階都是宰相,而六部則劃分為吏、戶、禮、兵、刑、工等部分,統歸尚書省管轄,六部之間彼此分工又相互協作,三省同樣如此,相互牽制將相權一分為三,間接加強了皇權。

「清承明制」雖然清朝並沒有全然照搬明朝的政治體系,但是始終離不開明朝的影響,官職等相關理念全部沿襲明朝,清朝同樣實行三省六部制度,六部各部門長官都稱為尚書,地位極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很多人都想知道六部尚書是幾品官?又相當於如今何種職位呢?

其實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所有的官員從大至小劃分為九個等級,同一級別內又劃分為「正」「從」兩種,因此雖然說是九種等級,實際上總共有十八個,從名字上就能看出「正」「從」之間的高低關係。

清朝時期還有一個出鏡率非常高,氣勢十足的官職名為總督,總督掌管地方最高軍事權力,與明朝時期的都指揮使相似,這些封疆大吏均是皇帝親自任命,手中權力極大,在朝中位列正二品,足夠強大了,但是比起統領各部的尚書來說還要低一級。

清朝規定六部尚書為從一品,這個地位從清朝入關之後一直持續到滅亡從未改變過,六部當中吏部負責大小官員的任免調動,同時每年都會在規定時期內進行考核,吏部下設文選司、驗封司、稽勛司和考功司,各司長官為郎中,還有主事、令史等官員,負責文官的品級考核,賞賜爵位,官員的中央制度已以及京查大計,簡單來說吏部是全國官員的「首領」,官職上面的大小事務都要與吏部打交道。

戶部是掌管戶籍財經的行政機關,明清時期全國上下的田地、戶籍與賦稅等一切與財政有關的問題,都要交到戶部進行辦理,同樣戶部還掌管皇室的開支,戰爭時期的軍費,與人口有關的問題也在戶部管轄之內。

戶部內部有一個重要的金銀庫,戶部尚書就是保管這個大金庫的第一責任人,相當於如今的財政部部長,但凡與錢掛鉤的都是一個肥差,想當初和珅就曾擔任過戶部尚書。

禮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隋唐時期被編入六部當中,古人十分注重禮儀,一些祭祀或者禮儀教學等相關工作,都是由禮部掌管,值得一提的是禮部還有一個重要職責,那就是禮部負責科舉制選拔考試,而不是人們認為的吏部。

究其原因,科舉考試最終目的是為了選拔給朝廷服務的人才,從大方向上來說,考試統歸於教育類,因此由禮部負責也說得過去,此外軍事外交也是禮部的職能之一,兩國交戰,前去談判的還是禮部人員,類似於當今的文化部與外交部。

兵部自然就是掌管軍事的部門,負責全國範圍內的軍事行動,安防工作,兵部尚書手持兵權,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是最吃香的官職之一,兵部不同於那些相對「文弱」的部分,手裡都是實權,職能相當於如今的國防部。

刑部則負責制定法律,審理案件,大大小小的案件都要經過刑部複核之後,才能決定最終懲罰,刑部相當於如今的司法局,經過常年發展,封建社會形成了刑部、大理寺與督察院的「三司法制」體系。

工部則掌管全國的工商業、水利、交通建設等問題,基本上都是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以上就是六部各自的職能,每個部門都有具體的工作內容,雖然說進行了分類,但是古代官職遠沒有現在細緻明確,很多時候一人兼任兩部尚書。

戶部掌管財政,刑部掌管刑罰,兵部統領軍隊,吏部負責人事任免,禮部掌管禮儀外交,工部則是國家建造,從這裡來看並不能說哪一個部門最重要,不過哪一個王朝都有政黨之分,而吏部與與官員任免息息相關,很容易拉幫結派,也是朝廷最重視的一個部門,吏部尚書都是朝中威望極高的人,相比之下吏部要顯的更牛逼一些。

參考資料:

【《職官志》、《中國古代史——三省六部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LS 的精彩文章:

皇帝死後,將領對手下說:造反稱帝,一道遺詔讓他身敗名裂
魯迅死後,各界自發悼念,他母親說:我很欣慰,兒子死得不太冤枉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