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只留一張書法真跡,卻讓狗皮膏藥乾隆、宋徽宗蓋成了大花臉

李白只留一張書法真跡,卻讓狗皮膏藥乾隆、宋徽宗蓋成了大花臉

出生於701年的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號稱「詩仙」,以浪漫主義的詩風聞名於古代文學界、現代文學界、小學教科書界。李白的詩,但凡上過學的人都能隨口背出幾首,可要是說到李白的書法,估計很多人就愣住了:啥玩意兒?李白還寫書法?

對,沒錯,就是這樣。李白除了寫詩,還擅長劍術、書法,當然李白舞劍水平如何我們是看不到了,但李白還留了一張書法真跡存世,它就是《上陽台帖》。此陽台非彼陽台,李白說的「陽台」是一座道觀,可不是我們現在屋子外面曬太陽的陽台。

《上陽台帖》是李白在43歲那年創作的一張草書書法作品,統共就寫了25個字:「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而李白寫這幅書法的緣由,是因為一個道士,他叫司馬承禎。

李白23歲出了四川,到處遊覽名山古迹,正是年輕氣盛、意氣風發、壯志滿懷之時,在江陵碰到了司馬承禎。司馬承禎很欣賞李白的才能,李白把他當成知己。後來李白經歷了一堆爛事,再來山中陽台觀里找司馬承禎時,得知他已經仙逝了,心有所感,寫了《上陽台帖》。

李白只留了這麼一張書法真跡傳世,可想而知,歷朝歷代的人,都把它奉為珍寶。古人又沒有什麼保護文物原始完整性的先進意識,所以在古代,《上陽台帖》流傳過程中,飽受各方狗皮膏藥的蓋章題字騷擾。

宋朝時,《上陽台帖》來到了宋徽宗趙佶手中,他拿到後迫不及待地欣賞起來,欣賞不夠,他還要在上面寫點什麼東西,證明自己到此一游過,於是大筆一揮,題跋道:「太白......身在世外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

之後,《上陽台帖》在元、明兩朝,相繼來到好些文人的手中,文人讀了書,一腔才情無處施展,所以他們題跋的熱情比宋徽宗有過之而無不及,《上陽台帖》多次被人增加內容,真不知它到底是誰的作品。

再到了清朝,《上陽台帖》就落入了「蓋章狂魔」乾隆皇帝,又稱愛新覺羅·狗皮膏藥·弘曆的手中。正如《延禧攻略》中所說,乾隆最喜歡在文物上蓋他的章,是「高興了蓋一個,不高興了也蓋一個」,跟牛皮蘚一樣,扒都扒不下來。

乾隆除了蓋章,還要跟帖,奈何傳到他手裡時,上面已經沒有什麼空間可以發揮了,乾隆就秉持著愛新覺羅家的創新精神,在《上陽台帖》上又接了一張紙,御筆大書「青蓮逸翰」4個大字,然後繼續蓋章,蓋章,蓋章。

經過他們的跟帖行為,現在我們看到的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里《上陽台帖》的版本,已經被蓋成了「大花臉」。不信大家可以看看《上陽台帖》的全貌,你還能找到李白寫的東西在哪個角落瑟瑟發抖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山筆俠 的精彩文章:

努爾哈赤熟讀《三國演義》,明朝人是不是自己害自己?
1968年,一男子冒充警察搶走3億現金,至今仍未被抓獲

TAG:蜀山筆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