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針刀手術護理常規

針刀手術護理常規

博主推薦

一、術前護理

1、協助患者做常規檢查:如血、尿、出凝血時間,心、肝、腎功能檢查,拍X光片,必要時做CT或MRI影像學的檢查等。以便於醫生嚴格掌握針刀手術適應症,為針刀手術提供定位學診斷依據。

2、做好術前評估,若患者血壓高且情緒緊張者、嚴重心臟病者、施術部位皮膚有紅腫或感染者、患有血友病或其他出血傾向者、體質極度虛弱者,及時反饋醫生。

3、做好心理護理,耐心細緻的向患者介紹針刀手術的情況和注意事項,安慰患者,並消除其恐懼心裡。

4、腰椎針刀手術患者術前三天訓練床上大小便,頸椎手術患者術前上至枕骨粗隆,左右至耳跟部剃去毛髮。

5、協助接受針刀手術治療者簽針刀手術知情同意書。

二、術中護理

1、病人進入手術室後,根據手術的部位擺好體位。充分暴露手術野,並常規消毒。

2、根據手術要求,遞送相應型號的小針刀。

3、手術完畢加壓片刻,防止出血,無菌紗塊充分覆蓋刀口。

4、手術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情況,若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心慌、頭暈、噁心、胸悶等症,立即停止手術,協助患者取平卧位休息,必要時給予氧氣吸入,協助醫生進行搶救。

三、術後護理

常規抗感染3天,觀察針刀施術部位情況,保持傷口處清潔乾燥,避免水和汗漬浸濕傷口,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或皮下血腫,並觀察貼膠布處皮膚有無過敏現象,傷口敷料每日更換,直至傷口癒合完好。

(一)腰椎間盤突出

1、在針刀治療和手法複位結束後,起床時彈力腰圍固定,並告知患者限制彎腰活動和腰部扭轉活動1---2周,卧硬板床休息3---6周,床上大小便。

2、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睡姿,以減輕椎間隙的壓力和腰背脊勞損。仰卧位時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薄枕墊於腰部,全身放鬆,腰部自然落於床上。側卧時應墊平頭與肩的空隙,靠床一側的膝屈曲度比另一側稍小,靠上方的大、小腿下面墊一枕頭,預防髖內收。翻身時採用軸線式翻身法,保持脊柱挺直,不得扭曲,防止脊柱滑脫。

3、定時給患者翻身、拍背、溫水擦浴,定時按摩骨突受壓部位,預防褥瘡發生,並積極進行下肢活動。

4、下床時佩戴腰圍固定,先向健側或較輕一側側卧,同時屈髖、膝關節,由他人扶起坐於床邊,待適應後再下地活動。

5、鼓勵患者多飲水、蔬菜及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每日按摩腹部,以助臟腑功能,預防便秘。待二便通調後,逐步食用富鈣類葷肉之品及滋補肝腎之物。

6、恢復期幫助患者進行腰背肌鍛煉和直腿抬高練習,促進血液流通,氣血充盈,強健筋骨,防止術後神經根粘連。

7、指導患者掌握1—2套有效的腰部康復保健操。

(二)頸椎病

1、在針刀治療和手法複位後,頸圍固定,限制頸椎旋轉、前後方活動1---2周,並告知患者睡覺時取下,以免影響局部血脈暢通,睡眠時頸下墊一軟枕,以舒適為宜,忌高枕卧位。

2、兩周後頸圍解除,鼓勵患者循序漸進地進行頸部前仰後伸、左右旋轉活動,以促進血脈暢通,加強上肢運動,兩手捏橡皮球和擰毛巾以及手指的多種運動,預防關節廢用萎縮。

3、做好情志調護,飲食營養豐富,適當多食羊肉,海參等溫性食物,禁厚味生冷寒涼性食物,禁煙酒。

4、指導患者掌握1---2套有效的頸椎康復保健操,日常生活保持正確頸部姿勢,並注意頸部防寒保暖。

(三)肩周炎

1、術後疼痛可採取一些固定和鎮痛的措施,如用三角巾懸吊、遵醫囑給予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藥物,必要時中藥熱敷減輕疼痛等。

2、恢復期指導患者進行肩關節功能鍛煉,如手爬牆運動、拉毛巾療法、雙手抱頭練習等,且控制好運動強度,防治產生意外損傷。

3、合理飲食,保持樂觀情緒,注意休息,保證睡眠,避免耗傷精神,過度勞倦。注意肩部保暖、季節變化,適時增減衣被,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4、注重身體鍛煉,增強體質,尤注意肩關節活動鍛煉,如打太極拳、游泳等。

(四)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1、協助醫生做膝關節手法牽引,幫助患者戴上護膝。

2、告知患者術後卧床休息1周,盡量減少下肢關節負重和大幅度活動,必要時使用雙拐、手杖等助步器。

3、為患者提供便椅,避免急劇下蹲和深蹲動作。

4、恢復期指導患者循序漸進進行關節屈伸活動,適量戶外運動,防止發生骨質疏鬆,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硬等併發症。

5、指導患者穿抗震力強的鞋子,女性患者避免穿高跟鞋,建議體質肥胖患者減肥,以減輕下肢負重。避免長時間走路、跪地、下蹲等姿勢。

6、保持心境舒暢,合理飲食,多食滋補肝腎之品,忌辛辣刺激之物,戒煙酒。

— THE END —

版權聲明:

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附:針刀培訓計劃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針刀醫學分會 的精彩文章:

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治
脊柱為什麼會產生多種疾病

TAG:針刀醫學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