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造藝技術銀碼頭攜「個人風險等級評估報告」破局徵信困境

造藝技術銀碼頭攜「個人風險等級評估報告」破局徵信困境

面對金融行業龐大的反欺詐需求,個人徵信體系未來將演繹為何種形式,正逐漸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也將是金融大數據的下一個風口。

從國外實證來看,通用評分形式適用於多數場景,具有更加廣泛的適用性,成為了多數金融機構的首選。

以金融市場相對成熟的美國為例,其個人徵信體系就由三大徵信局和FICO評分共同組成,全球最大的100家銀行FICO覆蓋率超過50%。而在國內方面,目前在個人風險等級評估領域領先的造藝技術,已與三大運營商合作,獲得銀行、持牌金融機構認可,積累了超過2400萬註冊用戶。

國際視角看徵信

儘管「徵信」概念在國內近幾年才得到重視,但在有著百年金融史的歐美早已得到重視。金融行業從誕生伊始就伴生著風險,也因此有著龐大的風控需求,其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就是風險評估。

經過歐美多年的探索,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成熟的個人徵信體系。通用評分形式適用於多數場景,具有更加廣泛的適用性,成為了多數金融機構的首選。

就以美國為例,其個人徵信體系由三大徵信局和美國FICO公司共同組成,三大徵信局下有上千家地方徵信局,為其收集數據。FICO則在徵信局數據的基礎上,對用戶進行信用評分,是目前行業內最為成熟也是應用最廣的風險評估模式。

FICO成立於1956年,由工程師Bill Fair和數學家Earl Isaac創立,初衷是通過數據分析以優化企業業務決策。1958年FICO為American Investments打造了第一個信用評分系統,1972年為富國銀行建立了第一個自動申請處理系統,奠定了其現代業務的雛形。FICO提供的產品及服務眾多,徵信產品FICO評分最為出名,應用於風控決策領域。

FICO評分業務包含兩部分客戶,一部分是銀行、保險等機構客戶,這類客戶向徵信局付費查詢用戶徵信報告、FICO評分,並通過徵信局向FICO付費。另一部分是個人用戶,這些用戶向徵信局或向FICO提出查詢申請,並支付一定的費用。

經過60多年發展,在全球最大的100家銀行中FICO覆蓋率超過50%,其他客戶還包括保險公司、政府機關、教育組織、零售及製造企業等。

而在國內方面,也有著不少公司在積極探索。目前在個人風險等級評估領域領先的造藝技術,已與三大運營商合作,獲得銀行、持牌金融機構認可,積累了超過2400萬註冊用戶。

中國徵信業仍在探索

中國徵信業起步晚、起點低,尚處在探索階段。目前我國公民個人信用意識薄弱的現象較為突出,國內仍有4.6億自然人沒有信貸記錄,存在較大的信息盲區,中國個人風險等級評估市場發展僅靠國內徵信系統的支撐遠遠不夠。

因此,在近幾年國內金融行業風險凸顯、風控需求激增的大背景下,「FICO模式」的金融行業個人風險等級評估報告在國內受到青睞,填補了風險評估商業服務領域的空白。

其中,上海造藝技術的「個人風險等級評估報告」,一經推出即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報告創新升級3200個項數據指標形成高緯度評估系統,對用戶的多重借貸、異常行為、逾期信息、信息不一致風險、負面信息關聯數據、司法信息等數據進行分析。

參考這份報告的現成數據可以有效提高金融機構的效率,報告不僅可以協助金融機構有效避免騙貸行為,幫助金融機構降低信貸風險,同時能夠提升社會信用價值,對我國信用體系的建設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造藝技術以3200個數據指標作為評分依據對用戶信貸及欺詐行為進行分析,並與十多家銀行及持牌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個人風險等級評估報告為相關的合作機構發揮著重要的貸前決策作用。

據悉,該報告業務主要包含兩部分客戶:一部分是需求用戶,這些用戶可下載銀碼頭APP提出查詢申請,並支付一定的費用獲得個人風險等級評估報告,個人用戶通過該報告了解自身的風險評估情況;另一部分是銀行、金融持牌機構客戶,這類客戶與造藝技術達成戰略合作關係,通過該報告判定需求用戶是否符合其信貸條件及風險等級。

從中美差異看行業前景

中國金融業較美國起步晚,但近年隨著互聯網 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開始參與到金融信貸中。但隨著進入者的增多,金融行業的基礎設施不足、傳統金融機構技術基礎薄弱的問題也逐漸暴露。

從簡單徵信服務到比較完善的現代信用體系的建立,美國經歷了170多年的歷史,它們獨立於政府和金融機構之外,是第三方徵信機構,並且按照市場經濟的法則和運作機制,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提供有償的商業徵信服務。

美國三大徵信局與國內央行徵信中心作用相似,不同的是三大徵信局均基本覆蓋了美國成年人口,而國內則還有4.6億自然人沒有信貸記錄,個人風險等級評估市場發展僅靠國內傳統的徵信系統的支撐遠遠不夠,因此徵信領域過去長期存在巨大空白。

直到第三方商業化的個人風險等級評估報告出現,填補了國內信用商業服務領域的空白。過去幾年催生了造藝技術等從事風險評估服務的公司,為銀行、持牌金融機構等信貸業務提供前沿技術支持。

個人風險等級評估報告作為風險前置的防禦措施,對於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來說,可以有效降低自身風控的成本,參考這份報告的現成數據可以有效提高金融機構的效率,報告不僅可以有效避免騙貸行為,幫助金融機構降低信貸風險,同時能夠提升社會信用價值,對我國信用體系的建設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南北船重組軍工板塊升溫 富國中證軍工龍頭ETF布局正當時
降息預期之下 美國銀行能否經受住考驗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