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亡了,百姓手中的錢怎麼辦?

明朝亡了,百姓手中的錢怎麼辦?

小懂今日疑惑:

明朝被清朝滅掉的之後

老百姓的錢怎麼辦?

白銀怎麼辦?

明後期的的主要貨幣是白銀,萬曆年間徹底將政府財政同化為銀本位制。也就是說,貨幣已經是白銀了,其購買力不同於銅幣或紙幣,來自於政府合法性,而是來自本身的價值,即成色及質量。

所以,改朝換代又怎樣呢?關白銀什麼事呢?那是硬通貨好嗎?

硬通貨是什麼?就是你改朝換代他照樣在那,不悲不喜。

白銀怎麼用?

電視劇里的銀子都長得規規整整,還長得「白白凈凈」,諸如下圖。

那真是高估古代的製作工藝了。首先明朝的銀子純度都不高,也沒有那樣的技術提取出完全純的銀子,裡面更是有著很多的雜質,再加上用久了也不會去拋光,表面看起來就暗沉老舊。

而且上面一般切得碎碎的,甚至會帶點......牙印???

這是為什麼呢?

很好理解,銀子本身就值錢,是種貴金屬,切碎也不影響它的價值。比如你拿一大個銀錠拿出去買幾隻雞,怎麼找錢?自然是把它切切碎,然後稱量著使用。至於錢上為什麼會有牙印?那是因為古人鑒別銀子的方法就是直接上嘴咬。就這樣你一口,我一口......

在《紅樓夢》中也是有著剪銀子的描寫:

寶玉道:「揀那大的給他一塊就是了。又不作買賣,算這些做什麼!」麝月聽了,便放下戥子,揀了一塊掂了一掂,笑道:「這一塊只怕是一兩了。寧可多些好,別少了,叫那窮小子笑話,不說咱們不識戥子,倒說咱們有心小器似的。」那婆子站在外頭台磯上,笑道:「那是五兩的錠子夾了半邊,這一塊至少還有二兩呢!這會子又沒夾剪,姑娘收了這塊,再揀一塊小些的罷。」

然後小懂查了古代剪銀子也沒啥特殊器械,就是剪刀。稱量的稱叫戥(děng)子,就是一桿小小的的稱,除了銀子,也可用來稱稱藥材、玉石。

戥(děng)子

小懂說了這麼多,為的就是說明民間的碎銀子不管怎麼折騰,都是保值的。所以改朝換代後,銀子該怎麼花還是怎麼花。

銅錢怎麼辦?

那麼問題來了,銅錢呢,那上面可真真切切寫著別人的年號呢。

無論是唐,宋,還是元,明都允許前朝錢幣混用。。因為銅本身就具有價值,只要不是特別輕薄劣質的古錢,都可以延續使用。

特別是宋朝,在覆滅了唐朝之後,在鑄錢這一塊兒,一看唐朝的開元通寶這麼好看,造得又很精良,算了算了,直接拿來用吧

這開元通寶不僅受宋朝喜歡,明朝也喜歡。在明朝所使用的銅錢中,80%都是唐錢和宋錢

開元通寶

又比如民國鑄大清的銀元,像雲南的新龍三錢六分,江南甲辰,34北洋等清朝的銀元民國都有大量鑄造和使用,以及解放後也鑄過幾百萬袁大頭在西藏使用。硬通貨的流通力,可見一般。

當然,清朝就很傲嬌了,老子偏不要和你們一樣

順治前期可以流通明朝銅錢,但當時已經開始回收工作了。在允許明錢流通的時候,明代銅錢一般都會折價收兌,一般是折半價來兌換本朝貨幣。因為銅資源本來就很寶貴,回收舊幣再熔鑄新幣也並不困難,只消酌收一些損耗費就行了。

但到了順治後期就不允許前朝古錢和清朝新鑄造的錢幣混用了。

順治通寶

當然傲嬌的也不只清朝一個,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也把各國的錢給融了重新鑄造。

漢墓里也找不到秦錢,唐代也不見五銖。(可能南北朝就被融了)

明朝雖然用了唐宋錢,但元朝錢不要!(估計是給回收融了,也可能是看不上!)

總結一下:金銀是貴金屬,王朝覆滅了也可以流通;銅錢不是融了就是保留,這就看皇帝的心大不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點收藏 的精彩文章:

夜訪「鬼市」,漫談潘家園的傳說……
央行偷偷摸摸回收的這款紙幣,竟然是錯版幣?

TAG:懂點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