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正在消失的香港女星,暴露了中年女性的職場尷尬

正在消失的香港女星,暴露了中年女性的職場尷尬

來源 | Sir電影(ID:dushetv)

作者 | 毒Sir

那些曾經熟悉的香港女演員,正在慢慢消失。

你有多久沒在大銀幕上看過香港女演員?

2019年過半。

Sir有印象的,只有《掃毒2》林嘉欣。

你有多久沒在內地大銀幕上看過香港女演員精彩的表演?

我第一反應是《桃姐》,2011年。

發現沒——

那些曾經熟悉的香港女演員,正在慢慢消失。

吳君如轉行做導演,拍了一部《妖妖靈》,豆瓣4.2,大概率沒有下一部。

7次入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鄭秀文,最近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是因為老公許志安出軌。

鄭秀文

「港女代言人」楊千嬅,春嬌志明系列之後在電影圈銷聲匿跡。

還有應采兒、蔡少芬、袁詠儀,我們記住的,是她們在內地綜藝的賢妻良母的身份。

至於年輕一代。

「扛旗的」張柏芝自我放棄。

阿Sa、吳千語和文詠珊苦苦掙扎。

再往下數,沒一個能叫出名字。

前幾天,海清站在台上,突然拉上姚晨、宋佳、梁靜,呼籲導演製片們給予中生代女演員機會。

但於香港女演員,

連這個發聲的機會都沒有(或者說不敢)。

到底發生了什麼?

Sir想跟你們聊聊。

1

前段時間,一部純港片悄悄上線。

片名夠火辣,《非分熟女》。

內容夠大膽,《雛妓》之後阿Sa再次突破尺度。

片中,阿Sa扮演一位少婦。

結婚5年,還是處女。

她天生性冷淡?

不不不。

這是一個慾望被喚醒的故事。

片中,阿Sa又是激情戲,又是鋼管舞。

但別激動。

剛剛劇照里血脈僨張,通通消失。

《非分熟女》香港上映時108分鐘,視頻網站版66分鐘。

觀感可想而知。

七零八落的故事,戛然而止的刺激,讓內地網友憤怒地打出4.2。

蔡卓妍怎麼墮落這種地步?

她現在只能在這種低級的情色片里打轉了?

當然《非分熟女》是不是「低級情色片」,仍待完整版檢驗。

但Sir的追問是,如果阿Sa不拍「這種片」,還能拍哪種片?

這是蔡卓妍接下來的主演作品。

妥妥本土「小」製作。

——相信99%的人沒聽過。

而Sir最期待的兩部合拍片。

麥浚龍的《風林火山》,集齊金城武、梁家輝、劉青雲、古天樂四張王牌,女主,高圓圓。

高圓圓《風林火山》

翁子光的《風再起時》,梁朝偉、郭富城主演,女主,杜鵑。

杜鵑《風再起時》

阿Sa的尷尬,不過是當下香港女演員的尷尬——

小眾本土片,走不出圈;優質合拍片,擠不進去。

何以至此?

時間拉回2003年。

彼時港片年產量已不足百部,《無間道》的所謂救市,不過是打雞血的自嗨。

香港電影人一路向北。

也是那一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出台。

對合拍電影的演員使用比例作了規定:

「內地主要演員的比例不得少於影片主要演員總數的三分之一」。

男演員是動不了的。

四大天王,雙周一成,我們熟悉的香港電影黃金年代人物,都是男性。

張家輝話糙理不糙:

「如果不找我們演,投資方就會賠錢!」

於是,「香港男 內地女」,成為合拍片標配。

四旦雙冰、高圓圓、張靜初、湯唯輪流霸佔女主番位。

「星女郎」從朱茵、莫文蔚、張柏芝,變成黃聖依、張雨綺、林允。

林允《美人魚》

「龍女郎」從邱淑貞、舒淇、楊采妮,變成林鵬、姚星彤、景甜。

景甜《警察故事2013》

商業大片開始與香港女演員絕緣。

2018年,中國女演員票房排行榜,唯一上榜的非內地女演員,是舒淇。

排名第一的是白百合(接近百億)。

——大賣的合拍片《捉妖記1、2》功不可沒。

白百合《捉妖記》

沒有角色,哪來票房。

沒有票房,哪來角色。

這就是一個邏輯自洽又密不透風的惡性循環。

慢慢地,我們聽到這樣的論調:

合拍片「殺」了香港女演員。

林嶺東:

我有了兩個男主角,剩下的女主角就一定要在內地找,香港的女星就更難上位。

「香港電影教父」吳思遠:

年輕人沒機會了,女的也沒有了,現在香港也沒有女明星啊,張曼玉都已經老了,都沒有人了。

但我們內地「冰冰」很多,這都是合拍片造成的。

王晶:

香港最近十年沒有出一個女演員是票房賣座的。

合拍片給香港打開了很大的市場,但是也造成了深遠的後遺症。

周冬雨、馬思純憑藉合拍片《七月與安生》獲得金馬影后,但香港卻難出新人。

說白了,香港女星消失,背後是香港電影的遲暮和轉型。

王祖賢

當時代的巨輪開始調頭時,你還沿著原來的方向跑,就是錯的。

原來的方向是什麼?

Sir接下來要說的,可能有些人不愛聽。

但,就是「事實」。

02

2009年,28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前一天。

吳君如主持的訪談節目《星星同學會》,來了兩個香港男人。

陳嘉上,甄子丹。

——兩人合作的《畫皮》,拿下了香港電影金像獎12項提名。

這電影,女主是周迅,趙薇,女配是孫儷。

這是「導火線」之一。

還有一個「炸藥包」不得不提。

——繼2004年張柏芝憑《忘不了》封后,內地女演員連續4年拿下金像影后大獎。

第24屆 章子怡 《2046》

第25屆 周迅《如果·愛》

第26屆 鞏俐 《滿城盡帶黃金甲》

第27屆 斯琴高娃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剛開始對話還算友好,但聊到影后歸屬,氣氛慢慢變味。

吳君如略帶嗔怒地跟甄子丹吐槽:

「你跟很多內地女演員合作,她們的素質是不是真的比香港女演員高呢?是不是工作態度好呢?」

甄子丹回:

「她們是學院派,演藝基礎好,而且真的很拼。」

吳君如聽完更氣:

「真的很拼?那是不是叫她們做什麼都願意?」

甄子丹打太極也是一流:

「這個要問導演。」

作為金像獎主席的陳嘉上不得不接下。

應該說,他的回答,得體,客觀。

內地演員聰明有天分又勤力,得獎是因為她們表演出色,而不是因為她們是內地演員。我們香港人不會因為她不是香港人就不投這一票。我們覺得誰好就投誰的票。

香港的女演員該努力了,某些工作人員太不爭氣了。

他提到一個片場細節——

拍《畫皮》時,周迅哪怕收工之後還留在片場陪導演拍戲,甚至在停機討論時,周迅仍流著眼淚,停留在電影的世界。

周迅《畫皮》

而香港的一些演員,一拍戲就趕著收工,這邊一停機立即趕往下一部電影。

言外之意——

她們既不夠「專業」,也不「敬業」。

先說專業。

都知道香港藝人,或來自TVB培訓班,或大紅大紫後半路轉型。

換言之,香港女演員缺少紮實的基本功訓練,系統性的表演教育。

Sir最愛的兩個香港女演員,一個是張曼玉,一是鄭秀文。

張曼玉《青蛇》

毋庸置疑,都是好演員。

但「好」,來自天賦,也源於運氣。

張曼玉遇見了王家衛,鄭秀文碰到了杜琪峰。

——前者就曾坦白是王家衛讓自己開竅,而後者(鄭秀文),如果你去看《孤男寡女》等幕後花絮,你會發現,劇組對鄭秀文近乎偏愛,想方設法,只為激發鄭秀文最大的個性魅力。

而其他的香港女星呢?

恐怕沒這等運氣。

欲女和玉女,就是香港女星的兩大人設。

這人設看似差天共地,其實殊途同歸:反正,你就好好當一個能讓男人興奮的符號就好。

周海媚

關之琳

李麗珍

符號,談何專業。

再說敬業。

不得不提張柏芝。

2000年,張柏芝憑《喜劇之王》一鳴驚人。

風塵與清純,成熟與童真,如此妥帖自然地被一個女人包含。

這還是她的處女作。

張柏芝《喜劇之王》

連高標準的星爺也不吝讚美:

一百年還沒有一個

2004年的《忘不了》,張柏芝首度拿下金像獎影后。

《忘不了》有一場戲,張柏芝坐在邊上,看著劉青雲和孩子玩得很開心,臉上露出微笑。

有愛情,有親情。

有快樂,也有不止快樂的寬慰。

爾冬陞同樣被折服。

她是目前香港最好的女演員。

除她之外基本香港也沒什麼人了,該退的也都該退了。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

張柏芝上了艷照門,息影,復出;復出後態度不端,被鄭佩佩、劉德華點名批評。

張柏芝怎麼了?

這段話是關鍵。

「你恨香港演藝圈嗎?」

張柏芝:

我不恨它

因為它給我很多錢

讓我照顧到家人

但是我一定會離開它

這是她的人生選擇,無可厚非,但她的話中話或許是,張柏芝,從一開始,就不以好演員為目標。

許多香港女星其實是迷迷糊糊推進圈內,又推上山頂的。

2005年,Twins參加《康熙來了》。

阿嬌當時在拍《精武家庭》,她說她喜歡並擅長拍打戲。

蔡康永讓她比劃兩下。

怎麼說呢……

連花架子都算不上。

同年,劉亦菲拍劇版《神鵰俠侶》。

為了這部劇,她掉進水,險些被瀑布沖走。

年僅17歲的她,拖著一米多的長髮,在大冬天一字馬、高抬腿。

——當然劉亦菲也有舞蹈基礎。

劉亦菲《神鵰俠侶》

兩相對比,你不難發現香港與內地女演員的不同之處。

一個是咬牙切齒要一個機會。

一個是打扮漂亮等一個機會。

一個視演員為信念。

一個視演員為職業。

請別誤會,Sir並非否認所有香港女演員能力和態度,Sir想說的是,懶惰是我們的天性。

當「躺著」就能賺錢時,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站著」。

林青霞的「東方不敗」,經典吧。

最經典的莫過於她一襲紅衣,佇立湖中,對酒當歌。

林青霞《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

你知道這經典是怎麼來的么?

林青霞:

誰知導演晚上邀請我去打麻將,因為不好推脫,我就只好去打了。一開始我只打算打四圈,結果一不注意一直打到了早上六點。

果然當天拍入水戲就出問題了,機器就位後,導演要求我下水,誰知大家看到我的表情非常猙獰,原來當時我的頭髮不小心被機器夾住了,我幾乎以為自己會淹死,幸好那只是假髮,但導演要求我繼續拍,我唯有用真發頂硬上,後來我在街頭上看到那一幕戲,發覺那是我在戲中最漂亮的鏡頭。

更典型的莫過於王晶,佔據香港商業片半壁江山。

但你回顧王晶女主。

林熙蕾,邱淑貞,鍾麗緹……

這些名字,有什麼本質區別?

——不過是各式各樣的「肉彈」。

某種程度,香港女演員就是香港電影的遮羞布。

她們各有「美麗」,只有「美麗」。

她們成功了,但成功是依附於時代,男性的勝利。

到底,她們缺少那種飛蛾撲火的拼勁,又沒有在潮流站穩腳跟的實力。

再說得直白點,她們是被安樂死了。

03

香港女演員被放棄了。

被放棄的香港女演員,是香港電影的陪葬品。

如今,是不是輪到華語女演員。

昨晚,海清的發言粗魯,並帶有自我標榜的輕蔑。

但有幾句話,Sir還是心酸。

姚晨不得不親自做監製,才有《上青雲》的機會,宋佳至今不結婚,還讓大家叫她小花。梁靜一邊投資,一邊問老公有沒有好角色……

我們一定會比胡歌便宜,也一樣好用,希望大家給我更多機會!

在Sir看來,「海清發言」的價值,不在於她說了什麼。

是她為什麼這麼說。

她背後的怨恨是,今天,我們的影視作品就是沒有女人的位置。

或者說,女星是陪襯。

這是去年(2018年)的票房十強。

前三名,《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葯神》。

主演,都不是女性。

這是中國影史華語票房前三強。

《戰狼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

主演,也非女性。

而女性中成熟者,更不被待見。

第一批被「淘汰」的就是上了年紀的女星。

不信你環顧四周,今天的市場,留給「老女星」的位置,還有多少?

陳冲曾和魯豫做過一個訪談,就談到當前我國影視環境,上了年紀的女星被邊緣化的問題。

尤其在我們這樣一個文化當中

它很少能寫到

一個成熟的女人

會很有可看性的這種電影

陳冲

尤其是30歲 ,50歲以下的女星。

還記得《我就是演員》有一期吧。

楊蓉、王媛可、斕曦三位演員上演一出《後宮》。

這幾位演員都談到了同樣的困境。

楊蓉表示自己年齡已經30多了,但為了不被市場淘汰,還在維持少女人設;王媛可說在《延禧攻略》之前自己有將近一年沒有人找自己演戲,她幾乎想要放棄;斕曦的焦慮是,生完孩子後,淡出一兩年,就完全淡出影視製作人視線。

這焦慮是特例嗎?

還在維持少女人設不就是「宋佳」。

生完孩子後焦慮的不就是「姚晨」。

至於電視劇。

那些以「大女主」為主題的熱搜局,真的關心女性心理么。

吳謹言《延禧攻略》

目前,最熱的《親愛的,熱愛的》《陳情令》等,這些劇在幹什麼?

喪心病狂地給女性發糖。

還有去年最火的《延禧攻略》。

魏瓔珞當然是「大女主」。

但這故事從頭到尾講了什麼?

婢扶正成了妾,妾扶正成了妻。

一窩母雞跑來跑去,搶一隻公雞。

這就是今天以女性為主要受眾的熱搜劇對女人的「偏見」。

不是把女人當作塞糖的玩偶,就是把女人當作擺布的木偶。

在這種思維主導下,

女性可以不要思想,只要皮肉。

在這種思維主導下,

女性必須年輕,老是罪過。

所以39歲的霍建華可以在《如懿傳》演小生。44歲的周迅一演少女,就被瘋狂吐槽。

周迅《畫皮》

所以58歲的趙文瑄可以被稱讚越老越有味道,51歲的王祖賢一出來,就常常被說老了丑了。

而這,不就是過去香港女性曾面對的困境?

反觀國外。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在57歲還能遇到《奧麗芙·基特里奇》,遇到《三個廣告牌》。

羅賓·懷特在47歲還能遇到《紙牌屋》。

更別提於佩爾,梅麗爾·斯特里普,查理茲·塞隆這樣的頂級女星。

——要知道查理茲·塞隆在44歲還能主導商業大片《瘋狂麥克斯4》。

說到這,Sir忍不住想提一句最喜歡的大女主劇《傲骨之戰》的一幕。

黛安破產失業,孤立無援,她忍不住哭了。

這時,出過軌的丈夫安慰她:我是你的朋友。

聽完這句的黛安反倒不哭了,她擦乾眼淚,站起來,堅定地要求離婚。

為什麼?

她不需要被可憐。

尤其在對方和自己感情破裂的情況下,那他的任何示好,都是從高至低的施捨。

而她無比清楚,這種幫助會讓你快活一時,但也是與自我撕裂的開始。

你變聽話了,討好了,最後,逆來順受了。

從這個角度說,Sir否定任何對女性價值的量化,其實是動輒標籤化的強權的警惕。

不管標籤是性別還是年齡。

不管強權是猙獰還是溫柔。

當正在消失的香港女性,成為內地成年女演員的明天。

張敏《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下一個,就是所有女演員。

再再下一個,就是你。

END

*原題:正在消失的香港女星

還可以看

看更多走心文章

笨 鳥 文 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笨鳥文摘 的精彩文章:

蘋果發新產品廣告,網友大呼「買買買」!但我覺得這個國貨更值得入手!
《新聞聯播》變了,這個男人火了!

TAG:笨鳥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