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撥開迷霧見孔明——讀《出師表》有感

撥開迷霧見孔明——讀《出師表》有感

文/周雲峰

我在長期從事公文寫作中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都會抽時間把喜歡的文章誦讀一遍,希望能從中借詞借句、借氣借力。讀得最多的,一篇是《滕王閣序》,一篇是《出師表》。

《滕王閣序》將漢語之美髮揮到了極致,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章章華彩,氣韻貫通,可謂天縱之才、神來之筆。相比而言,《出師表》的文采沒有那麼驚艷,甚至結構和表述上還有點瑣碎。但自古文章比高低,不在詞句而在立意。諸葛亮在這篇文章里注入了理想信念的力量、留下了慷慨赴死的悲壯、體現了憂國憂民的情懷,真情自然流露,無矯揉造作之態,每當讀到「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時,不禁淚目。

讀《出師表》就不能不讀諸葛亮,讀諸葛亮就繞不開《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以及各種民間傳說、野史等。不同的作者塑造出了不同的諸葛亮,他彷彿身處歷史的重重迷霧裡。

一個是被《三國演義》神化的諸葛亮。《三國演義》中塑造得最好的三個形象稱為「三絕」——奸雄曹操、良將關羽和賢相諸葛亮。其中,曹操和關羽雖然有藝術誇張,但整體上與歷史差別不大。唯有諸葛亮,被羅貫中進行了360度無死角地美化和神化,成為徹頭徹尾的第一主角。羅貫中一方面從史書中扒拉出諸葛亮為國盡忠的感人事迹,另一方面參考民間傳說和雜劇評話,杜撰了大量精彩絕倫的奇謀詭計,從而寫出了一個通天徹地、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力遠超《三國志》,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基本上也就成為國人心中形象,甚至濃縮成中華文化中「神人」的代名詞。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神鬼莫測之能」,是一個「狀多智而近妖」的半仙。歷史上諸葛亮真的有那麼神嗎?在他諸多的傳奇故事中,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舌戰群儒、借東風、草船借箭、智算華容、三氣周瑜、空城計、罵死王朗、禳星延壽、遺計斬魏延、死諸葛嚇走活仲達、顯神保蜀民等,統統都是虛構的。如果諸葛亮泉下有知,他應該也不希望被強加如此多不合邏輯的事情在自己身上。

真實的諸葛亮,前期主要負責內政外交,雖是智囊團成員,但直接指揮的戰役較少,主要充當「大管家」角色。他也並非一開始就被委以重任,而是在跟隨劉備多年征戰中逐漸成長,並以其出色的能力、高尚的品德贏得了劉備信任和大家尊重。白帝城託孤後,他成為蜀國丞相,實際上的「一把手」,執政十餘年間,基本上把「蕭何 張良 韓信」的職責承包了,一輩子都在為興復漢室努力奮鬥,最終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

從最終結果看,他六次北伐均告失敗,他的理想抱負最終成為夢幻泡影,他的國家在他死後三十年隨即滅亡。從軍事能力看,諸葛亮在治軍練兵方面頗為擅長,能夠訓練出行動聽指揮的精兵猛士;研製出像諸葛連弩、木牛流馬這樣厲害的武器和裝備;他習慣用穩紮穩打的方式作戰,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打無準備之仗。但謹慎有餘,果決不足,雖然能避免巨大風險,卻也會坐失良機。從政治能力看,諸葛亮的治國理政水平在三國中是首屈一指的,他推行依法治國,獎罰分明,積極發展經濟與農耕,把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但他「事必躬親」的作風長期為人詬病。從個人品德看,諸葛亮德才兼備,淡泊寧靜,清正廉潔,簡直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典範。但他也存在識人用人不明、聽不進不同意見的問題。每一方面,他都不是完美無瑕。

但是當這一切的因素疊加到一個人身上,而這個人又在亂世中死守一片漢室疆土,為理想和大義耗盡畢生精力。對封建統治者而言,有能力又忠心,居高位而不謀私利,簡直是夢寐以求的肱骨之臣。康熙皇帝曾說,「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對官員和讀書人而言,諸葛亮得明主「三顧茅廬」的極高禮遇,從山野村夫到一國丞相,堪稱「學而優則仕」的典範,是為官和讀書人的偶像。對老百姓而言,一個為民務實,執法公正,而又兩袖清風,為國盡忠的丞相,當然會受百姓愛戴。在三方合力下,諸葛亮的地位越來越高,他的形象也越來越光輝偉大。

一個是被《三國志》弱化的諸葛亮。現在關於諸葛亮的史料,最主要的來源是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三國志》作為「前四史」之一,是公認水平和價值都很高的史書。需要指出的是,《三國志》是正史,但不能完全等同於歷史,尤其不要忘了,《三國志》是在西晉時寫的,必須以其前身曹魏作為正統,對蜀漢過度美譽是犯忌諱的。而且陳壽與蜀國淵源頗深,陳壽在蜀漢時曾任主簿、觀閣令史等職務,因不肯屈從宦官黃皓專權,所以屢遭遣黜。陳壽的父親當年是馬謖的參謀,失街亭後馬謖獲罪自殺,陳壽父親也受到牽連,被處以髡刑(剃光頭)。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當朝時一直看不起陳壽,經常給小鞋穿。所以,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寫諸葛亮不會打仗,不善於臨敵應變,說諸葛瞻只會書法,名過其實。

事實上,陳壽給予了諸葛亮較高而且是相對客觀的評價,「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鍊,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這不僅僅是肯定他的功績,讚揚他的人格,更是把他比作管仲、蕭何式的賢相。只是在最後,加上了一句:「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翻譯過來就是:「但是諸葛亮連年出兵北伐,都沒有成功,大概打仗時臨陣應變不是他的強項吧! 」很多人就拿這這句話大做文章,說真實的諸葛亮只會治軍不會打仗,只有政治才能沒有軍事才能。

我一直認為,軍事才能也分幾個層次,政略高於戰略,戰略高於策略。正是這個「將略非所長」的諸葛亮,還在高卧隆中時就定下了「三分天下」的大政方針,拿出了「跨有荊、益,東聯孫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北拒曹操,內修政理」的軍事戰略,劉備正是這樣規劃指引下,從一個年近半百且一窮二白的落魄英雄,最終建立了蜀漢政權;也正是這個「將略非所長」的人,帥蜀軍平南蠻、擒孟獲,以一州之地攻中原數州之兵,以寡擊眾,奪三郡,斬張頜、王雙,逼得司馬懿寧願穿女裝也不願應戰,一應戰即被打,眼睜睜看著蜀軍在自己的土地上墾田屯糧。這也是 《三國志》的記載。反過來分析,如果諸葛亮真不會打仗,司馬懿大可出兵將其殲滅,怎麼會一直高掛免戰牌打消耗戰,等到諸葛亮病逝才敢出寨門。而且,諸葛亮著有《兵法二十四篇》,併流傳於世。以他的性格,不可能自己不會打仗卻寫書教別人怎麼打仗。

陳壽把「連年動眾,未能成功」歸結為諸葛亮「將略非所長」是值得商榷的。應該說北伐失敗是綜合國力巨大差距導致的必然結果。蜀漢之敗從關羽的荊州之敗特別是劉備的夷陵之敗就已經註定,這兩次失敗導致蜀國精銳盡失,動搖了國之根本。從當時蜀國的軍馬錢糧和青黃不接的人才狀況來看,就算換韓信來北伐也難以扭轉乾坤。諸葛亮以民不到百萬,軍不過十萬的力量去主動攻打五倍於自己人口和軍力、八倍於自己地盤的魏國,道阻且長、勞師遠征、糧草不濟,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諸葛亮還是義無反顧,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希望將不可能變為可能,既是為了自己「興復漢室」的政治理想,也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和託孤之重。

一個是被網路黑化的諸葛亮。隨著出版業發展,思想解放以及網路普及,人們有了更多獲取信息的途徑,於是拿著《三國志》批《三國演義》成為一種時尚。大家驚奇地發現,原來《三國演義》上這裡也是編的,那裡也是假的。再回首自己小時候把《三國演義》當歷史,不禁大呼上當受騙,在逆反心理驅動下,便開始揭批《三國演義》中最大的受益者諸葛亮。

在扒光了「能掐會算」「呼風喚雨」「用兵如神」等技能包裝後,大家意猶未盡,遂從多個角度,開始了更深層次的批判。其中,不乏一些吸引眼球甚至是聳人聽聞的論斷,有人說諸葛亮不但不會打戰,簡直是嫉賢妒能的草包,把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給廢了;有人說,諸葛亮以弱攻強的北伐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錯誤,只是為了轉移內部政治矛盾,最終加速蜀漢滅亡;有人說,諸葛亮窮兵黷武,一將功成萬骨枯,讓蜀漢百姓受盡苦難;有人說,諸葛亮是封建皇權的衛道士,只有抱殘守缺的愚忠,這樣的人當然會受到統治者推崇;有人說,諸葛亮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華夏分裂者,阻礙全國大一統,使人民飽受戰亂,是歷史罪人;有人說,諸葛亮北伐根本不是為了興復漢室,而是為了自己能手握大權。廢黜李嚴,處死劉封,都是政治鬥爭的陰謀,他是有自己當皇帝的野心,只是死得早沒有得逞而已。面對李嚴勸他稱王受九錫,他回答那句「雖十命可受」就是昭然若揭的證據。

現在,「把諸葛亮拉下神壇」已然成為主流,站在不同立場,對同一史料用不同的態度進行解讀,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是很正常的。逝者已矣,真相留於青史,也存於人心。花了這麼多篇幅和筆墨來科普諸葛亮,本就是一種無奈。

回歸主題,再來說說《出師表》。

《出師表》是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前給皇帝劉禪的上書表文,洋溢著真摯感情和以身許國的信念。被歷代文人奉為經典並給予極高評價,「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諸葛亮以信仰的力量秉筆直書,以滿腔的熱血揮毫潑墨,以無我的氣概鐫刻遺訓,使得這篇文章流傳千古,光照後世。仔細研讀,我們可以從這篇表文中,讀出豐富內涵。

可以從「強橫」中讀出忠誠。作為丞相,諸葛亮在《出師表》開頭就對皇帝耳提面命,「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而且還公然宣稱「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意思是皇帝宮中的事,也要按我丞相府的規定來辦。這不是有違君臣之禮嗎?這不是奴大欺主嗎?這恰恰是諸葛亮出自公心的忠諫,而不是仗勢欺人的威脅。這份「強硬」體現了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誠,進而將這份忠誠延續到他的繼任者劉禪身上,更體現了他對政治理想和大漢正統的忠誠,希望劉禪能夠「親賢臣,遠小人」,繼承先帝遺志,最終實現「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目標。

可以從「自信」中讀出憂嘆。諸葛亮回顧當初先帝如何三顧茅廬把他請出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後來又「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怎麼聽都有點擺老資格的意思;什麼「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什麼「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好像在諷刺劉禪不作為,自己獨木難支。其實,這是一個生命行將走到盡頭但使命尚未實現的孤心獨吟。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他事無巨細,廢寢忘食,如履薄冰,諸葛亮48歲寫下《出師表》,54歲去世,留給他的時間和機會確實不多了。當然,他完全可以換個活法,憑藉「難於上青天」的蜀道,鞏固城池,堅守不出,以諸葛亮的才能守上幾十年是沒有問題的,還落得一個安逸。但是,選擇這條路的最大問題是,沒有希望和前途。蜀漢的經濟、耕地、人口和面積較東吳都有很大差距,更別說曹魏。只是因為北方飽經戰亂尚未恢復,顯得兩國實力沒有那麼懸殊,如果選擇閉而不戰,現在只是幾倍的差距,將來可能就是十幾倍的差距,只能坐以待斃。以諸葛亮的性格,他不可能把死路一條的蜀漢交給未來的繼任者。因此,他在決定主動出擊之前寫下了《出師表》。

可以從「嘮叨」中讀出關愛。諸葛亮像是一個即將慷慨赴死的統帥告訴皇帝,哪些人是忠臣、良將,應該聽他們的話,不聽的話會有什麼後果,如果他們不肯進忠言應該如何懲罰;像是一個父親將要為家庭謀生計而出門打工,臨行前對他兒子的諄諄教誨和碎碎念。確實是舐犢情深,諸葛亮對小皇帝劉禪,兼具了君臣、師生乃至父子的情感。正因為諸葛亮關心他、愛護他,所以才會對離開後的事情如此放心不下,一遍一遍回頭叮囑,還生怕他聽不進去,怕他有逆反心理。我一直覺得《出師表》更像是給劉禪的遺書。

據說,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前,又寫了另一個表章給劉禪,稱為《後出師表》。如果說,前《出師表》主要是對出征後的一應瑣事向劉禪做交代,那麼《後出師表》里,則是旗幟鮮明地闡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北伐?文章一開始,諸葛亮就說到「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接下來,諸葛亮從六個方面論證了冒險伐魏的必要性。這一篇文章,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名句。這也是諸葛亮一生的真實寫照。但是,《後出師表》出自張儼的《默記》,作者是否是諸葛亮本人一直存著爭議,也沒有《出師表》流傳得那麼廣,這裡就不展開論述了。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在諸葛亮留下的「錦囊妙計」里學習為人處世之道,比如要有「志當存高遠」的理想追求,要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敬業精神,要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崇高境界,要有「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的處事原則。

寫諸葛亮這樣一位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評論《出師表》這樣一篇流傳千古的經典文章,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一來,前人之述備矣;二來,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部「三國」,都有自己的判斷和評價。所以,數次提筆,數次放下,猶豫再三,還是寫了。寫完之時,我真切體會到「不知所言」的感覺。最後借用錢穆先生的一句話作為結尾:「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

左岸記:真是懂得越多的人越謙虛,經常讀《滕王閣序》和《出師表》,自然甚是喜歡王勃和諸葛亮了,也非常熟悉。現在我們讀書,真的很幸福,對每一個比較著名的人物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書和資料可以對照,也有很多很有智慧的人的評說。這些是我們能很容易讀到的,但要從這些信息當中提煉出自己的觀念,而不是偏袒,逞口舌之爽,是需要相當的閱讀和理解能力的。今天我讀到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如飲瑤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讀書 的精彩文章:

你覺得什麼才是嚮往的生活?
CICV 2019年會記

TAG:左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