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孩子,我想告訴你,讀書與不讀書,差別到底在哪裡?

孩子,我想告訴你,讀書與不讀書,差別到底在哪裡?

孩子,我想告訴你,讀書與不讀書,差別到底在哪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家張佳瑋29歲時去巴黎留學,因為自由職業的身份,被卡的很厲害,兩次被拒。

第三次面簽時,簽證官問道:「你最初的動機是什麼?」

他答道:「我讀的第一本外國小說是《三劍客》,第二本是《高老頭》。我現在還記得《三劍客》里的所有情節,《高老頭》不行了,但我記得,這兩本書的主角,一個達達尼昂,一個拉斯低涅,都是年紀輕輕地,想去巴黎見識一下世界才算。然後,我喜歡的作者海明威寫過一本書,寫他在巴黎生活的,《流動的盛宴》(面簽官跟他齊聲說出《流動的盛宴》),所以,想去見識一下。年少時讀的書立下的願望,會一直跟人一輩子吧?」

最後過簽。

這就是讀書的魅力,也許你忘記了達達尼昂和米拉迪的糾葛,也許忘記高老頭怎樣一步步被遺棄,但讀書的過程,會在幼小的心中種下一個夢,帶你去見識那繁華的世界,那迤邐的風光。

這就是讀書的魅力,也許陌生的兩個人,原本對立的關係,卻能因為曾共同喜歡的一個作者,一本書,一個故事,而產生共鳴。更有甚者,覓得知音,一見如故,相見恨晚。

這就是讀書的魅力,也許山重水複疑無路,命運不斷給你開玩笑,但讀書不僅鍛造了堅強的心,還會送來柳暗花明的希望。

孩子,我想告訴你,讀書與不讀書,差別到底在哪裡?



1.讀書以明理

大四時,我和他,相遇於學校自習室。他的喜歡,始於我的顏。我的歡喜,源於他的才。

相遇於畢業季,在這個分手的季節,一段沒有人看好的大學黃昏戀,甚至被他用西瓜賄賂一個夏天的閨蜜,也不曾看好。我內心對他的那點小崇拜,讓我堅持自己的選擇。

畢業後,天南地北。異地的考驗就此開始。從此,沒有花前月下,沒有甜言蜜語,沒有動手動腳,沒有擁抱親吻,我忍了。畢竟我崇尚的是柏拉圖,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心靈的契合。

時間走過一年又一年,我們的交談,不知從何時變成了「今天早上吃的啥?」「今天中午吃的啥?」「今天晚上吃的啥?」日復一日,寡淡無味。

對不起,我是俗人,我是女生,這樣的戀愛還有意思嗎?爭吵,哭鬧,不接電話,叫囂著分手。我以為,愛情就此止步。最後的掙扎,無意或是有意挽救,讀了一本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模糊中,似乎對於男女的認知發生改變。

為了挽救我們的異地戀,我向他提議,和我共讀此書,晚上電話互相分享心得,交流看法。就這樣,彼此逐漸了解男女思維的不同。他不善言辭,不喜說甜言蜜語,而我又是那種「小作」的女生,特別希望他能偶爾哄一哄我。於是我推薦他看《男人如何洞悉女人的內心世界》,希望他理解甜言蜜語對女生的意義,我認為這本書有很多符合我這個俗人的渴望。

就這樣,我們的異地共讀,從婚戀,到經典,到育兒,到時間管理。雖也曾意見不合,雖也曾互相辯駁,但隨著共讀內容越來越深刻,讓我們思想更加契合,對待愛情也更加堅定。我很喜歡這樣和愛人一起在書海遨遊,一起成長。

讀書,讓我的異地戀也開出了浪漫的思想之花。共讀讓我和老公一起明理,不斷完善我們的認知體系,不斷去找尋真實的自己,也讓我們更加珍惜所擁有的愛情。

我們已經結婚,仍是異地,仍在共讀。但也期待早日在一起的生活,也可以在房頂一起看雪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孩子,我想告訴你,讀書與不讀書,差別到底在哪裡?



2.讀書以煉心

在書中,跟隨各類角色,或是英雄,或是平民,或是才女,或是無情郎,嘗遍人世間的千般酸甜苦辣,閱過萬般喜怒哀樂。從而當我們在逼仄,幽暗的時刻,仍能有勇氣期待世界的光明。

聽閨蜜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也許某些人看來,是個悲劇。

有個姑娘,從小就是學霸,博覽群書,學習超棒,多才多藝,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但現實它就是喜歡開玩笑,今日的天之驕子,明日也許就是他人口中的笑柄。小姐姐去德國留學之前,和同學旅遊時,被拐賣到深山裡。歷盡千辛萬苦,受盡折磨,小姐姐沒有向命運低頭。元宵節的時候,趁機放飛很多寫著「SOS」的孔明燈,一番曲折之後最終被救。

小姐姐自救成功,還帶人找到當初那個藏被拐賣婦女的山洞,解救了8個女孩子。但這份勇敢,不足以抵消這段經歷帶來的恥辱。所有軌跡都改變了方向,不再是父母的驕傲,成了他人指指點點的笑話。

翻閱小姐姐的博客,看到這樣一段話:「命運是不公的。暴風雨要來,它不會提前打招呼。人啊,可以像海鷗一樣,裝作無所謂,掩藏內心的恐懼,也可以向海鴨一樣在恐懼中叫喊呻吟,也可以像企鵝一樣躲避。而我,我雖不是海燕,我不會呼喚,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但我希望自己像海燕一樣的勇敢。」

流言碎語中,小姐姐揮揮手,一個人去浪跡天涯了。

讀書會讓一個人更坦然面對生活給的挫折,帶給我們和命運抗爭的勇氣,也帶給我們選擇放過自己的洒脫。失落之時,不自怨自艾,而是積極尋找出路,尋找解決的方法。

孩子,我想告訴你,讀書與不讀書,差別到底在哪裡?



3.讀書以養性

之前,卓偉在微博發文隱射胡歌和江疏影戀情,胡歌看後,轉發並回復:「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這句話出自南唐宰相馮延巳的《謁金門·風乍起》。其中還有個典故,當馮延巳念完這首詩的時候,南唐皇帝取笑他:「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胡歌此處的回應真是妙哉,禮貌而不失風度,把「關你屁事"說得如此風雅。

這讓我想起梁實秋先生的《罵人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堪稱讀書人教你罵人的絕作。梁實秋先生文中指出:


「罵人要罵得微妙含蓄,你罵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覺得是罵,等到想過一遍才慢慢覺悟這句話不是好話,讓他笑著的面孔由白而紅,由紅而紫,由紫而灰,這才是罵人的上乘。欲達到此種目的,深刻之用詞故不可少,而典雅之言詞尤為重要。言詞典雅則可使聽者不致刺耳。」

但如果你不讀書,你只會跳腳高喊,粗言穢語,言行舉止透露著自己的暴躁和無知,甚至有可能是要挨嘴巴子的。而讀書的人,不急不躁,口吐蓮花,話中帶刺,卻又讓你啞口無言,無以應對。

當然,讀書的目的不是讓我們去罵人,而是修身養性。而是當我們在面對刁難時,不卑不亢,理智應對,幽默化解。

孩子,我想告訴你,讀書與不讀書,差別到底在哪裡?



4.讀書以識趣

記者採訪李健:「很多人聽你的歌,會覺得你是個很感性的人,你自己覺得呢?」李健悠悠答道:「其實我是偏理性更多的人,因為我姓李。」

李健不僅在採訪時,不時冒出冷段子,在節目中,也是各種梗。李健更在《中國好聲音》,由「音樂詩人」,活活成了「相聲演員」。在節目中,成語不斷,搞笑連連,以一懟三。他出口成章,句句箴言,但他的幽默不是表演,而是水到渠成。他的段子也好,梗也好,都是建立在文化和思想的基礎之上,富有文學性的,真的是應了那句「腹有詩書氣自華」。

在真人秀泛濫,明星各種撈錢的娛樂圈,李健猶如一朵青蓮,在經歷了豐富的人生經驗和領悟之後,升華出有趣的靈魂。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說: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何謂平庸?平庸是一種被動而又功利的謀生態度。平庸者什麼也不缺少,只是無感於外部世界的精彩、人類歷史的厚重、終極道義的神聖、生命涵義的豐富。」

不讀書的人,精神得不到滋養,形如枯槁,幸福會輕易被金錢綁架,從而錯過很多精彩。而讀書人精神富足,即使在物質匱乏時,也能在前進的路上,尋找生活的樂趣,欣賞路上的風景。在這個大部人低頭尋路,物慾橫流里行色匆匆的時代,偶爾做個抬頭看星空的人,那感覺也會很美好。

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有一書之差。日積月累,終是天壤之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