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唐朝第一書法家,率領20萬大軍挽救大唐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唐朝第一書法家,率領20萬大軍挽救大唐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了很多學派,而儒家是最為出眾的一個,自從漢武帝霸出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成為了統治者所需要的學說,其中提出的天人感應和君權神授非常適合古代皇帝,到了隋唐時期,更是開設了科舉制度,讓不少讀書人都能夠做官,不算是寒門子弟也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樑,但書生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會帶兵打仗,所以古人才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是在中國唐朝卻有一個書生是例外。

這個人就是顏真卿,顏真卿是中國的大書法家,他三歲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由母親一手帶大,住在外公家裡,到了開元21年,他到京城去考試,一舉成為甲科進士,後來母親病逝,回家丁憂三年,回到京城繼續做官,到了天寶8年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御史,作為一個正直的文人,顏真卿經常彈劾那些貪贓枉法的人,而楊國忠非常厭惡他,於是想方設法的排擠,天寶12年的時候,讓他逐出京城,在北方任職為平原太守。

楊國忠對於顏真卿並沒有多好的印象,但是他沒想到這個決定卻挽救了大唐的國運,平原郡是安祿山的地盤,顏真卿到任之後,從種種跡象推斷出安祿山想要謀反,於是修築城池囤積糧草,以防未來局勢有變,在天保14年安史之亂爆發,河北24個郡縣全部失守,只有顏真卿的平原郡沒有被波及,唐玄宗聽到安祿山謀反,感慨北方無人可用的時候,沒想到顏真卿能夠獨自堅守城池,讓他非常感動。

當時叛軍揮兵南下,安祿山和史思明的軍隊已經屯兵於潼關,並且危及長安和洛陽,唐玄宗為了避禍只能逃到四川,後來長安和洛陽也失手了,當叛軍準備繼續南下的時候,安祿山發現後方起火了,原來顏真卿說服河北17個郡縣歸順朝廷,並且召集了20萬大軍,橫掃燕北之地,由於北方是安祿山的糧草重地,如果被埋下一顆釘子,那麼安祿山想要揮軍南下,就成了痴人說夢。

顏真卿原本只是一個書生,並沒有多少帶兵的經驗,可是在國家危難之際卻能夠挺身而出,被大唐力挽狂瀾,到了建中4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反叛大唐,顏真卿作為唐朝的使者前去勸降,但李希烈卻不為所動,揚言要殺死顏真卿,面對叛軍,顏真卿義正言辭,絲毫不為所動,最後死在叛軍手上,如此忠肝義膽的人物成為文官的榜樣,而顏真卿的書法在文學史上有非常高的價值,後世文人無不敬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少點兵 的精彩文章:

三國第一謎團,關羽的首級去哪了?曹操隱瞞了1800年,在這裡
歷史上最長的一次內戰,戰爭打了1400多年,到現在他們還在打

TAG:三少點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