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商產業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專題—2019年珠海市產業園投資前景研究報告》發布

中商產業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專題—2019年珠海市產業園投資前景研究報告》發布

中商情報網訊: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寫入十九大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利於深化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對港澳參與國家發展戰略,提升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珠海區位優越,瀕臨南海,東與香港水路相距36海里,南與澳門陸地相連,在港珠澳大橋的聯通下,珠海成為內地唯一與香港、澳門同時陸路相連的城市,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珠海市重點布局智能家電、機器人、高端晶元、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跨境金融、商務會展、休閑旅遊等產業,為了更好的了解珠海市產業園區的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特推出《粵港澳大灣區專題——2019年珠海市產業園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報告》從六個方面分析當前我國產業園概況、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布局、珠海市經濟運行及產業布局、珠海市產業園現狀、珠海市產業園案例以及珠海市產業園發展前景。同時,報告最後一部分為附錄,統計匯總了珠海市產業園區名單,包括產業園區的所在地、面積、入駐企業等。以下是報告詳情:

PART1:產業園概況

根據當前我國各地的產業園區設立和建設情況,結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定義,對產業園區可做出這樣的定義: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通過行政或市場化等多種手段,划出一塊區域,制定長期和短期發展規劃和政策,建設和完善適於工業企業進駐和發展的各種環境,聚集大量企業或產業,使之成為產業集約化程度高、產業特色鮮明、集群優勢明顯、功能布局完整的現代化產業分工協作區和實施工業化的有效載體,包括各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特色工業小區、技術示範區等。

PART2: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布局

產業園區是培育科創產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作為產業發展重要引擎的產業園區,勢必迎來如火如荼的發展機遇,也勢必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未來將在粵港澳大灣區新一輪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將是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園區的一個「黃金時代」。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一般分為灣區西岸、東岸以及港澳地區。其中,灣區西岸包括廣州、珠海、佛山、中山、江門以及肇慶。灣區東岸包括深圳、東莞、惠州。港澳地區包括香港、澳門。

PART3:珠海市經濟運行及產業布局

珠海市重點布局智能家電、機器人、高端晶元、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跨境金融、商務會展、休閑旅遊等產業。

總的來看,珠海產業發展戰略格局以參與全球中高端競爭和科學崛起為指引,按照「高端起步、合理布局、集聚發展、創新驅動」的方針,打造三大板塊、一區一帶的「三高一特」產業發展戰略格局。

PART4:珠海市產業園現狀

珠海工業空間結構在近中期由9個產業園區逐漸過渡為3大製造業組團,分別為:

東部高新技術製造組團,包括高新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電器機械及器材製造,先進裝備製造(智能電網、機器人),生物醫藥;

西部臨空製造組團,包括航空產業園核心區和三灶,重點發展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

西部臨港製造組團,包括新青,富山,平沙,以及高欄港,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海洋裝備、港口機械、軌道交通裝備、清潔能源、遊艇),電子信息,電器機械及器材製造,生物醫藥,石油化工。橫琴新區發展新能源和生物醫藥,保稅區繼續發展保稅加工和物流,南屏工業園工業逐漸轉移至高新區和富山園區。

PART5:珠海市產業園案例

PART6:珠海市產業園前景

總的來說,粵港澳大灣區正在快速發展中,產業集中、結構優化、多地加強交流與合作,未來在全球經濟舞台上將越來越突出及重要。粵、港、澳三者在大灣區中扮演角色不同,珠海市緊抓重大機遇,緊密與粵港澳其他城市群的聯繫,加強區域創新合作,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開放發展新格局。

報告最後一部分為附錄,統計匯總了珠海市產業園區名單,包括產業園區的所在地、面積、入駐企業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商情報網 的精彩文章:

2019年1-6月天津市生鐵產量及增長情況分析
2019上半年黑龍江省產業投資熱度區縣排名:富裕縣位居榜首

TAG:中商情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