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642年,大明王朝不是沒有機會!崇禎帝太要臉,大明亡了

1642年,大明王朝不是沒有機會!崇禎帝太要臉,大明亡了

文/花開無田

歷朝歷代的亡國之君,大多是一些暴君,只知奢靡享樂,荒廢朝政,縱情聲色。一如寵幸妹喜亡國的夏桀,聞名遐邇的商紂王與妲己;只知美色,做《玉樹後庭花》的陳後主,但卻獨獨有一位亡國之君,顯得與這些人格格不入。他上任伊始便以雷厲手段剷除了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在位十七年,更是兢兢業業,勤於政事,而在衣食住行之上更是節儉至極,可是大明王朝就在這樣一位勤勉之君上亡國了。

而歷朝歷代的興亡更替,其實也絕非是一日之寒。但在朝堂之上,崇禎帝事實上,曾經有過數次機會挽救危局,但次次莫不是因為「臉面」而功虧一簣。

當時間定格為1642年,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剛剛和清朝進行了一場大決戰。春寒料峭的三月,寒風刺骨。松錦之戰,時任薊遼總督,崇禎帝的股肱之臣洪承疇率13萬明軍「君子成仁」,祖大壽降清,盧象升戰死,孫承宗殉國,偌大的遼東,松山失守,錦州失守,唯余寧遠一城。而將領可用之人也只有孫傳庭與吳三桂。

於此同時大明王朝內部,日漸壯大的李自成與張獻忠,無時無刻不在消耗著大明王朝這頭雄獅的體力。

當崇禎帝還沉浸在洪承疇為國殉難的悲傷之中,輟朝三日,並且以王侯規格「予祭十六壇」,並為洪承疇寫下洋洋洒洒的祭文「自李自成、張獻忠等賊肆虐……卿受命援錦,親臨戰陣,未能告捷,壯烈殉國,遂成國殤。嗚呼痛哉!……」

可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當崇禎帝還沒祭奠完畢,遠方傳來消息:殉國的洪承疇降清了。

這就很尷尬了。為了臉面,崇禎帝只好把這一消息定義為謠言。而於此同時,遙遠的遼東,皇太極正興高采烈的喝著烈酒,似乎更沉浸在能夠進入中原的夢想之中。這一切,無不是因為洪承疇,這位大明的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有了帶路黨。

形勢危急,儘管明成祖朱棣曾經留下了「大明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遺訓,但是內有賊寇,外有強敵,此時此刻的崇禎帝意識到也只有「安外才能攘內」,為今之計,只有先穩定遼東局勢,將主要兵力用於剿滅日漸勢大的李自成、張獻忠,然後徐圖大事,休養生息,再戰遼東。於是,他終於邁出了第一步,派人與皇太極秘密議和。

若說此時的皇太極有雄才大略,意圖吞併天下,則未免有點附會。因為這位在聽聞崇禎帝的議和後,喜上眉梢。更是給朝鮮國王信中提到「彼(明朝)既請和,朕意欲成和事,共享太平之福。……昔大金曾亦一統,今安在哉?」

但是面對議和,也不是沒有阻力的。至少祖大壽、祖可法等人,就不是很同意。現在應該一鼓作氣,削弱明朝,進而滅亡明朝。沒錯,傷人最深的恰恰就是前任。對你最恨的恰恰就是曾經與你一條戰線的,因為他們想要洗白。

而皇太極,顯然至少此時此刻是厭倦了征戰,沒有吞併明朝的想法。只要明朝承認大清國的正統地位,可以成為明朝的附屬國,但是明朝需要每年給一萬兩黃金、一百萬兩白銀即可。作為回報,清國則上貢每年貂皮千張、人蔘千斤。並且以塔山為清國界,以寧遠為明國界,設置互市。

這是喪權辱國嗎?這是以地事秦嗎?是的,但是當面對存與廢,生與死,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更何況,皇太極並沒有獅子大開口。

雖然年長,雖然此時的清朝更盛,但他更是在給崇禎帝的信中尊崇有加。「小國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圖大位,而起此念也。……謹奏。」 如果這一年,崇禎帝能夠答應這個和約,然後組織兵力,避免雙線作戰,對付李自成、張獻忠,大明王朝何至於滅亡!

但是出事了!時任兵部尚書陳新甲,將密報放於案牘,卻被家童派人抄寫散發。

一時間,兵部尚書陳新甲,賣國求榮!大街小巷,人聲鼎沸。在文人眼裡,他們滿口忠義,禮義廉恥……而崇禎帝在聽聞之後,下詔斥責陳新甲,而陳新甲更是直言乃是奉命事!「我,大明皇帝朱由檢,又怎麼會和蠻夷、韃靼,建奴,奴酋議和!

於是,陳新甲死。為了臉面,明清之間的議和,不了了之。接下來,皇太極發動了第五次南侵,大明陷落88城池,被劫掠無數。

留給崇禎帝,留給大明的大門也緩緩關閉。你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更像是一句,歇斯底里的自嘲,你不是,誰是!你太愛惜你的臉面了。弔死在那顆歪脖子樹上,也怕不是你最後的臉面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開無田 的精彩文章:

他是千古一帝,但晚年昏聵,寵信1小人用幾個「娃娃」,害死妻兒
南明朝危在旦夕,周鶴芝赴日本請3萬日軍救援,為何始終沒見來?

TAG:花開無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