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周易》有哪五個版本,區別在哪?《周易》為何會稱之為《易經》

《周易》有哪五個版本,區別在哪?《周易》為何會稱之為《易經》

《周易》是卜筮之書,被譽為「大道之源」,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

西漢初期,尊崇「黃老學說」,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經濟上實行輕徭薄賦。西漢漢武帝時期,從政治上和經濟上進一步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已成為封建統治者的迫切需要;主張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已不能滿足上述政治需要,更與漢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觸;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顯然與漢武帝時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

故,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提議「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漢武帝的做法是「罷黜百家,表章六經」(PS: 也就是我們現今熟知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效仿先秦與漢景帝把道家黃帝與老子的著作稱經的做法,也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稱為「經」。將《周易》和《易傳》合為一本,被稱為《易經》或直接稱為《易》。自此以後,《周易》、《易經》、《易》混合使用,有稱《周易》,有稱《易經》,有稱《易》,其實含義都一致。

《周易》的五個版本

1、世傳本《周易》

也稱通行本《周易》,漢文帝時期漢儒根據古本進行編修而成。漢武帝時期為加強中央集權制,「獨尊儒術」將《周易》和《易傳》稱為《易經》,一直沿用流傳至今。

2、帛書《周易》

1973年12月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3號,與其它27種帛書一起出土,原盛於一漆盒內。(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位於湖南省長沙市。)

長沙馬王堆漢初帛書《周易》,是不晚於漢文帝朝的古本。佐證了通行本《周易》應為漢文帝朝漢儒根據古本進行編修而成。

世傳本《周易》和帛書《周易》在許多卦爻辭的用詞、用字是都不相同,故這兩個版本的《周易》可以相互印證著參閱。

例:《屯卦》中的「乘馬班如」,帛書《周易》寫作「乘馬煩如」;「即鹿無虞」,帛書《周易》寫作「即鹿毋華」。

3、阜陽漢簡《周易》

中國西漢前期汝陰侯墓中出土的簡牘,1977年在安徽阜陽雙古堆 1號墓發掘出土。這批漢簡分為竹簡、木簡、木牘3類簡文。

4、楚竹簡《周易》

戰國楚竹簡《周易》,分為上博竹簡本和清華竹簡本。

上博本是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戰國楚竹書1994年從香港購回

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收藏的戰國竹簡2008年7月從境外拍賣所得,文字風格主要是楚國的。

楚竹簡《周易》是最接近初本《周易》的現今所知的最早版本,比帛書《周易》漢簡《周易》都要久遠,故我們在解一些難於理解的卦爻辭時,可以借用楚竹簡《周易》。

例1:《比卦》的卦辭中世傳本《周易》寫作「原筮」,帛書《周易》寫作「原筮」,漢簡《周易》此卦辭缺失,楚竹簡《周易》寫作「備筮」,故我們在解《比卦》的卦辭時,我們便需要考慮為何西漢時期寫作「原筮」,戰國時期卻寫作「備筮」

例2:《比卦》的上六爻爻辭中世傳本《周易》寫作「比之無首」,帛書《周易》寫作「比無首」,漢簡《周易》寫作「比無首」,楚竹簡《周易》寫作「比無首」,故這四個版本的《周易》相互一印證,我們便知道世傳本《周易》「比之無首」中的「」字是漢儒私自添加的,本來是沒有的,原文應為「比無首」

5、石經《周易》

石經《周易》其實就是刻在碑石上的世傳本《周易》,1922年於洛陽太學舊址發現,後十餘年陸續有所出土。

公元175年,東漢漢靈帝時期著名學者蔡邕[yōng] ,楊賜,馬日[mì]磾[dī]等人建議,將儒家經文典籍刻制在碑石上,供學子們正定校勘,作為向太學生講授的標準經本。

從東漢漢靈帝熹平四年至漢靈帝光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75年到183年,石經歷時近9年才製作完成,立於河南洛陽原太學門前,也就是今天的偃師市朱家圪壋村,被稱為《熹平石經》。整套石經某刻有《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等7經,共刻制46塊石碑,200910個字是中國第一部儒家經典刻石,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價值和書法價值。

以上便是現今周易的五個版本及其區別,其中世傳本《周易》和帛書《周易》六十四卦是完整的,帛書《周易》僅僅個別卦的卦爻辭的個別字有所缺失,但不影響整體參閱;其他三個版本的六十四卦並不完整,缺失部分卦的卦爻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梓歸 的精彩文章:

師:卦七,坤上坎下,地水師;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

TAG:梓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