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世子朱載堉:鋼琴樂理的鼻祖,沒有他就沒有現代音樂

明朝世子朱載堉:鋼琴樂理的鼻祖,沒有他就沒有現代音樂

鋼琴是現在非常主流的一種樂器,暑假,很多家長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報一個鋼琴興趣班。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鋼琴,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西方很多音樂家,都是鋼琴大師,比如貝多芬、莫扎特。

但歷史的事實卻是,鋼琴,是由一位明朝時期的中國人發明的,這個人叫朱載堉,明朝皇室宗親,父親是一個藩王。

縱觀咱們華夏曆朝歷代,要說奇葩朝代,那麼明代絕對是榜上有名的。也不是說這個朝代奇葩,而是奇葩在這朝代的那些皇帝身上。你看明太祖朱元璋竟是乞丐出身,貴為皇帝的明成祖朱棣還和侄子搶飯碗,朱高熾這位皇帝則是個十足的吃貨,皇帝的威嚴都不顧了嘛?當然還有許多,我就不一一例舉了,只是覺得明朝皇帝的操作真心令人不懂啊!

朱載堉之父鄭藩王朱厚烷,一個儒家學說的死忠粉。雖然貴為藩王,但沒有那些富貴之人的醜陋嘴臉,是個十足的老實人。

「老實人」,嗯,少不了一根筋的時候。嘉靖皇帝在繼任期間,仁賢改革,出現了「嘉靖中興」。

這本來是值得一贊的事,可不知後來這位皇帝哪根筋搭錯了,開始求仙問道,嗨到入土。

在眾人上朝焚香供拜黃帝之時,朱厚烷卻各種上書狂懟。連皇上都敢懟,下場就是削了你的爵位,再給我去牢獄好好反省。看見父親就這麼無端入獄,朱載堉這位孝子中的戰鬥機一怒之下搬出宮外,自建小土屋立下flag:父親出獄之日就是我回宮之時。

再次回返宮中,早已是19年之後。這十幾年也讓朱載堉從淡泊明志轉向仇富,我想肯定是父親入獄一事讓當初的少年早已深諳世事了吧。父親去世後,本當繼承王位的朱載堉辭掉王位,朝野上下稱其為「天潢中之異人」。

這麼稱呼他也不為過,身為奇葩皇室的那個明朝之中,身上多多少少也遺傳了「奇葩」的基因啊,思維肯定是異於常人的嘛。

大約三百多年前,世界上的第一架鋼琴誕生了,而它誕生的基礎就建於「十二平均律」之上。

而這個理論正是由朱載堉發明的,其別名又稱「十二等程律」,這是一種對樂器調律的數學原理,將一個八度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等分稱為半音,是最主要的調音法。

音高八度音指的是頻率加倍(即二倍頻率)。八度音的頻率分為十二等分,即是分為十二個等比級數,也就是每個音的頻率為前一個音的2的12次方根。就好比咱們上台階一樣,每個台階的高度都是精確相等的。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是精確相等!精確相等!精確相等!可別以為大概就行了哦。

當前世界上已知的十有八九的樂器定音,都是在「十二平均律」的基礎上完成的,它被西方普遍認為是「標準調音」。我們回想古裝影視劇中的吹拉彈唱,不難發現其曲調的節奏感與旋律感與現代音樂的區別,這恰恰是「十二平均律」帶給我們音樂享受中最直觀的變化。

那麼朱載堉是通過什麼方式來完成十二平均律的計算工作呢?相信我們小時候都學過珠算吧,朱載堉就是用他發明創造的九九八十一檔雙排大算盤完成了開平方、開立方的複雜計算。

在我們的固有認識中,珠算只能加減乘除。其實算盤,遠比我們想像的功能強大,加減乘除只是其基礎功能。在我們看來很複雜的開方、乘方運算,都能用算盤完成。

嘉靖三年,著名的晉商數學家王文素完成了當時全世界領先的數學巨著——《算學寶鑒》,裡面就講到了很多現代大學高等數學課程的內容。裡面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是微積分。

這本書後來被傳教士翻譯到了西方,牛頓和萊布尼茨拜讀完之後,將微積分演算法進一步系統化,並在西方傳播開來。現在我們很多大學生挑燈夜戰準備考試的時候,都會抱怨牛頓和萊布尼茨,他們為什麼要發明微積分這麼「變態」的數學。

其實,這些東西,像鋼琴一樣,都是我們中國出口轉內銷的東西。

朱載堉將這種音樂的數學原理研究了個透徹,並為此寫出了卷帙浩繁的《樂律全書》。朱載堉所發明的十二平均律,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直到現在誰也不能推翻它、動搖它,他所用的演算法,算出來的數字,直到現在還在使用。

17世紀,朱載堉的十二平均律的書籍被傳教士帶到了西方,引發了一場音樂界的革命。

巴赫這位近代音樂之父在他之後寫下了名作《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十二平均律是西方學者公認的音樂學和音樂物理學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大發明。要是這麼說起來的話,如果巴赫是鋼琴之父的話,那麼我們的朱載堉就是名副其實的鋼琴祖父。

朱載堉如此厲害,但其實,音樂只是他所長之一,人家追求的是全方位發展。在曆法方面,他堅持每天測量太陽過境的時間變化,通過多年的觀測和計算得出了一年具體天數的計算公式。專家發現計算公式和現代儀器測量的誤差只有17秒到21秒。

搞藝術的嘛,舞蹈怎麼能少?他還對中國古代舞蹈進行了總結性的研究,他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舞學」這個詞,並為其規定了四綱八目,還親手繪製了大量的舞譜。

他編創的天下太平字舞譜被認為是大型團體操的前身。中國古代的音樂和舞蹈往往是相連的,他將它們又分成兩個學科。在音樂上提出三步教學法,第一個就是老師教唱,可以一人學,可以眾人學。第二個就是可以記譜,讓學生看著譜來試唱。第三個是樂器伴奏。而我們現在的音樂教學也是沿用了這種方法。

公元1611年,朱載堉長眠在沁陽九峰山下。而他的畢生心愿就如他寫的《醒世詞》那樣:生前有一院,死後有一丘,足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佑講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清朝末年駭人聽聞的三件怪事,滿清不滅天理難容
晚清最後的英雄: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壯烈殉國,卻被全家流放

TAG:海佑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