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電報電傳年代

電報電傳年代

上世紀50年代,電報是最快速的通訊工具,雖然不普及,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仍能不時感受到「電報年代」的速度。

那時候日曆上除了日期,還有一個小字,並註明是「今日代電」。「代電」就是發電報時用以代表這一天的一個漢字。比如1956年7月8日的「代電」是「齊」字,發電報的時候最後寫上個「齊」,對方就知道是1956年7月8日發出的。

報紙上常常看到的廣告,會註明發布廣告單位的電話和「電報挂號」(電掛),那是4個阿拉伯數字。利用「電掛」,發電報時就不必寫這個單位的地址。電報費按字數收費,比較昂貴,利用「代碼」可以省去不少電報費。

電報電傳年代

清朝的電報總局機房

歷史課中提到的現代史上的「馬日事變」,發生在1927年5月21日,「馬」就是代表21日(「代電」)。地理課中有許多鐵路的名字,如「滬寧鐵路」「粵漢鐵路」「隴海鐵路」等,這些省市地名的簡稱,在電報中都用得著。

電報傳入中國是清光緒三年(1877年)。據記載從天津發往通州的電報每個字銀圓一角,這在當時相當於16斤大米或30個雞蛋的價錢。為節約用字,人們就設法用特定的漢字代表月份和日期。

一年有12個月,正好可以用人們熟知的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替。清代的狀元洪鈞,就是《孽海花》小說中提到的那位,發明了「韻目代日」的編碼方法。他從《平水韻》中挑選出一些韻目來代替日期,如: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歌、六魚……

因為舊時讀書人自幼就諳熟《平水韻》,它和地支數字同樣的現成,不必特意記誦,非常方便。西曆卅一日通常用「世」或「引」字來代替:「世」字可看作「卅一」的合體,「引」字則形似阿拉伯數字31。

電報電傳年代

早年收發電報模型

中國近現代文章中常有「艷電」「灰電」「皓電」「宥電」等,譬如「艷電」特指汪精衛1938年12月29日表示其支持對日妥協政策的電報式聲明,有些人因為不了解「韻目代日法」而鬧出笑話,認為是汪精衛與情婦的聯絡電報。

這種記日法在電報領域用了70餘年,一直延用到上世紀50年代。由於白話文興起,後來的人越來越不熟悉《平水韻》,就在日曆上標出「今日代電」了。

上世紀60年代,普通電報每個漢字收費是3分,城市間一般6小時送達;加急費用加倍,縮短到3小時。標點符號按字計費,阿拉伯數字4個及以下算一個漢字。那時候,郵政與電信不分家,拍發電報要到郵電局。

到櫃檯先要一張「電報紙」,按照提供的樣張,填寫收(發)電報人姓名、地址、電報正文等內容,交給營業員審核。營業員會幫助修改,然後計費。文革時,營業員主要審查電報內容,意思不明而又堅持不改的,不予拍發。

電報電傳年代

郵電工人和技術人員自行設計製造了我國第一台電子式中文電報快速收報機

電報由郵遞員騎摩托車派送,需要收報人當面簽收,或家人代簽。收到的電報像一封信的包裝,有統一的封袋。沿著騎縫撕開,取出的就是已經譯好的電文,如:(上海市)成都南路(99)弄(2)號陳科(21)日抵蓉毅,這是給陳科的電報,意思是請他本月21日到成都,發電報的是一個叫「毅」的人。

文革期間,鐵路局規定,要憑乘車人電報才能買月台票接站,一時電報量大增。那年頭,平民百姓典型的電文無非是:「父病速歸」「15日50次5廂抵穗」之類。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使用電傳,就是透過電傳打字電報機發出的電報,即傳真電報。電傳機一般裝置在單位機要室。電傳里的英文幾乎全是縮寫,諸如ASAP(儘快)、ETA(預計抵達時間)、ETD(預計離開時間)等常用詞語。傳統的英文電報也是使用這些簡寫詞語拍發的。電傳稿要求簡潔明了。比如電文開頭的YT24,就表示「貴方24日的電傳已經收到」。有電傳進來時,機上有鈴聲通知,並會按收到的電文自動在紙帶上打洞。收報結束,取出紙帶,放到機器上後按鍵,它就會快速打字,將紙帶的洞譯成可閱讀的文字打在紙上,透過「自動複寫紙」,可以一次打出幾份。

往外發送電傳,程序正相反。先在機上打入電文,機器會在紙帶上打洞,將打好洞的紙帶取出,放到輸入口,按輸出鍵,電文就會發出。那時候,只有對外的單位和機構,經過申請批准才可以裝備電傳機。而西方國家則人人都可以隨意安裝電傳機,只要願意付費。

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圖文傳真開始通行,它能直接傳送圖表和筆跡,信息量比電傳大得多,而且收發方便,逐漸取代了電傳。不過,直到90年代,電傳機仍然是必備的專業設備。電傳交往有個好處,就是一旦接通,對方會自動回應,白紙黑字,無法抵賴說沒收到,因此具備證據意義。所以直到現在,銀行和金融機構仍在使用,但外界知道電傳的人就很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精華 的精彩文章:

解密日軍《津石鐵路》檔案
別開生面的晚清譴責小說

TAG:文史精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