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堪稱活神仙的楊厚:門下弟子三千,比之袁天罡不落下風

堪稱活神仙的楊厚:門下弟子三千,比之袁天罡不落下風

導語:

就中國歷史上,不乏神機妙算之人,亦不乏觀天文、識地理可知過去未來之人。但就現代觀點來看,多為掌握先進知識技術而妄托天命的欺世盜名之輩。即便如此亦有現代無法解釋之相,其中尤以鬼谷子、袁天罡為最。

但鮮為人知的是,在東漢初年便有一人神機妙算,可預算未來而無誤,知天使曉地理而善終。更有門下弟子三千,太后三請入朝的記錄,但卻被後世塵埃所掩埋,他就是東漢玄學家楊厚。

堪稱活神仙的楊厚:門下弟子三千,比之袁天罡不落下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祖孫三代,皆是神機妙算之人;河洛推步,祖父更得善終

楊厚無疑是兩漢時期最為著名的玄學家,而其以河洛之術演推萬事氣運更為世人稱頌,而這一切本領,皆屬於祖父教誨鑽研之功。楊厚之祖父楊春卿,在西漢末年便已有預測之能,只是不曾純熟而已,但其卻是為楊氏三代之玄術學習,打下了一個極其重要的開端。昔日劉秀兵蕩平蜀國公孫述,楊春卿自殺而死,臨死前卻給後世留下了一筆可享受百年的財富,即河洛之術。


據史料記載:漢兵平蜀,春卿自殺,臨命戒子統曰:「吾綈帙中有先祖所傳秘記,為漢家用,爾其修之。」

由此可見,楊氏一門早已將隱含漢家氣運的秘記掌握在手,楊春卿所處時代為莽亂之時,而所傳秘籍只可做漢家用。所以當時投身於最有實力興漢的蜀地,而中原常常易主,所以楊春卿便享受功名利祿而不就漢,這也正是其自殺之緣由。

而最為主要的,則是其告訴其子楊統的那句話,所謂先族所傳,為漢家用。先祖是誰人已不可考,但可就此分析一二,或與漢家張良有淵源,暫且不論。但關鍵在於,此術為秘術,且只為漢家用。

光武此時一統天下,延續漢家百年香火,自是此術重見天日之時。楊統服喪即畢,便學習此術,又從同郡人鄭伯山處,得習《河洛書》以及當時極其關鍵的天文推步之術。封建王朝,對於天文之術的重視不亞於對皇權的重視,正所謂君權神授,帝受命於天為天子。而楊統所習之天文推步之術,則為至關重要之術,而傳授其此術的鄭伯山,又是怎麼樣的存在,亦是謎題不可考證。但楊統所習此三術之後,河洛之術大為精湛,而其玄術亦為精湛!

有史為證,楊統擔任彭城令時,一州大旱滴雨不落,而楊統以河洛之術而推陰陽消伏,縣內頓時降雨!隨即聲名遠播,太守讓其為全郡求雨,楊統再此以河洛之術推陰陽,全郡雨露均沾。楊統通靈的名號打響,自此以後朝廷只要有異事或者是災禍,悉數訪聽楊統之意。而就原先秘術以及天文推步之術基礎上,楊統又作萬物解說著作兩篇,名為《家法章句》、《內讖》。當然,基於此楊統可謂青雲直上,是為光祿大夫。

而史書中對於楊統的河洛之術與其功績,多有記載,更有不少野史越傳越神。但楊統只是個開端,真正的玄家則為楊統之子,楊厚(字仲桓)。

堪稱活神仙的楊厚:門下弟子三千,比之袁天罡不落下風


少年顯天賦,建言獻策除國難;入仕於朝中,五次斷言皆應驗

楊仲桓為楊統之子,自小聰明伶俐而深諳為人之道,且精於學習河洛之術,少年之時便精通不少秘術。而其少年成名之作,則受其父楊統恩隆彌久。安帝永初二年,擔任侍中的楊統與楊仲桓皆在京城,是時星象大異,太白星入斗宿,洛陽大水瀰漫。史料也多有記載:

《續漢書》曰:時正月乙亥,太白入北斗中,以為貴相凶也。又京師及郡國四十一雨水,鄧太后專政也。

自是天降異象,定然要請楊統推步進言,但此時年老的楊統知道,此事為朝廷第一大事 ,搞不好要殺頭,搞好了便可聲名遠播。於是,楊統將兒子楊仲桓推向了前沿。對曰:年老耳目不明,子厚曉讀圖書,粗識其意。

就這樣,楊厚代替其父解讀天相,楊厚說諸皇子多在京城,容非有常,應該全部遣返回各自國中。鄧太后聽從其言,果然太白縣滅,水退。楊仲桓的預料以及對策,皆應驗。鄧太后心喜,招之問自己專權一事,結果楊仲桓對答不合太后之意。


據《袁山松書》記載:鄧太后問厚曰:大將軍鄧騭應輔臣星否?對曰:不應。以此不合其旨。

而經過星象風波後的楊仲桓,再一次回歸故地修習河洛之術,不聽州郡甚至是朝中三公之命令,即便是派車輛來特徵他,也不去。當然楊仲桓這樣任性是有原因的。

其父為尊是其一,三公大臣有求與己是其二,朝中鄧太后干政是其三。

但胳膊終究是扭不過大腿,永建二年,順帝特旨招楊仲桓進京,萬般無奈之下楊仲桓帶病北上。進京之後的楊仲桓可謂是青雲直上,陳漢三百五十年之厄等悉數奏之。

堪稱活神仙的楊厚:門下弟子三千,比之袁天罡不落下風

官拜議郎後三遷侍中,皇帝每有時政必訪問於楊仲桓。永建四年,楊仲桓進行了第一次預言。其時楊仲桓上奏說今年夏天將寒氣大盛,會有疾疫蝗蟲之害,當早做準備。朝中多以其危言聳聽,不予辦理,結果當年盛夏六州飛蝗瞞天,疫氣橫行。

自此,朝中諸位大臣乃至皇帝王公皆尊楊仲桓之言,不曾違背。蝗災之後楊仲桓又上奏說西北二方有兵氣,應該準備軍隊裝備禦敵防禦。臨當西巡的車架,因為楊仲桓的奏言而停了下來,陽嘉三年,西羌寇邊,次年烏桓進兵圍住了度遼將軍……

除此之外,就國內的大事預言楊仲桓也照奏不誤。永和元年,楊仲桓再一次上奏言道京城會有水災,還會有火災,如果今年任免三公中的任何一位,蠻夷就會反叛。當年夏天,洛陽城暴水千餘人喪生。當年冬季,承福殿災,太尉被罷免。不久之後,荊州交州的蠻夷殺了長吏,寇城郭,即蠻夷反叛。皇帝未曾聽取楊仲桓的建議,也不是一次兩次,而楊仲桓的預言卻是言出必現。就在免三公蠻夷叛亂之後,楊仲桓又預言說「陰臣、近戚、妃黨當受禍」。

果不其然,第二年宦官與帝乳母廢退,第三年中常侍張逵等因為大將軍事而連坐浮誅。楊仲桓的預言在當時言出必現,世人多稱頌其為「活神仙」,以表尊崇。但即便是世人尊崇,閹宦卻不尊之,即便是楊仲桓預言到宦官的厄運,亦是不聽。且其時宦官當權,閹人當政,故而楊仲桓的預言在事前不會被上層所信。

堪稱活神仙的楊厚:門下弟子三千,比之袁天罡不落下風


順勢而為,不泄天機乞骸骨;弟子三千,祠廟香火續百年

經歷三代人的演習,準確來說是經歷楊統和楊仲桓畢生的鑽研,對於河洛之術精通日久。那麼楊仲桓真的只能預測演算到當時的事件,而算不出將來幾十年甚至是更遠一些時候的事件嗎?顯然不是如此。

如果說早年的楊仲桓沒有精通推步之術,無法推演出後世,那麼老年的楊仲桓則一定是洞若觀火。就其祖父所言而看,這套先祖所傳秘術,只為漢家用,換句話說這套河洛之術只是一小部分,是整套河洛術中的冰山一角,自適應與大漢王朝而已。那麼適用於大漢王朝,東漢王朝是漢家的王朝,定然適用。

其次,楊仲桓習百家之長,除卻先祖所傳之秘書外,更有配套的《河洛書》以及精湛的天文推步之術修習,此外還有其父楊統的畢生研究,且有《家法章句》和《內讖》二書為參考,資料萬全,怎麼可能楊仲桓什麼都沒有研究出來呢?

就楊仲桓的預言史來看,解讀天象以及提供對策自是信手拈來,年少之時便精通此術。而入仕之後,預言當年的事情,如六州蝗災準確無誤。而隨後的預言則是數年後之事,如西兵寇邊、妃黨受禍等。就此看來,楊仲桓對於漢家的百年天下,早已是洞若觀火。

即是洞若觀火,自然對於後世諸人結局皆料知一二,於是對於朝中之人,多有避諱。權傾一時的大將軍梁冀派遣其弟攜帶財寶無數想見楊厚請教問題,楊仲桓稱病不答,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此人非善類,避之猶恐不及。其次,本初元年,梁太后備厚禮聘請楊厚,楊厚仍然不去。

此時的他專修黃老之術,收錄門下弟子三千,況且是有名錄可考的就有三千,悉數弟子有多少,可猜之。知漢家氣數,所以楊仲桓便不在白費心機,於是乎順勢而為,急流勇退而收錄弟子教習玄學之術,則優者而傳河洛之術。建和年間病逝,年八十二。


結語

古代玄學術家集大成者眾多,而出類拔萃者鮮有之,盛唐袁天罡最為著名,推背圖最為耀眼。然東漢楊仲桓亦為出彩之人,比之袁天罡有過之而無不及焉,雖未同朝然同宗同術者也。所謂河洛之術,袁天罡亦修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評說 的精彩文章:

此人曾幫助一名乞丐,21年後乞丐成億萬富翁,攜百萬支票前來酬謝
更始帝劉玄:人格分裂的典型代表,為何能成為一代帝王?

TAG:歷史評說 |